如何实现物理课堂的高效性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期   作者:周云飞
[导读] 新颁布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就对学生应当具备的核心物理素养做出了详细的说明要求
        周云飞
        成都都江堰市领川实验学校  611838
        摘要:新颁布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就对学生应当具备的核心物理素养做出了详细的说明要求,要掌握基础性的物理知识,具备相应的应用能力、物理思维,有较强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对外界的客观规律有基本的认知和理解,同时拥有一定的实践应用技能。物理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支撑性学科,学生在高中阶段打好基础十分关键,如何发挥物理课堂的有效性,通过课堂主阵地帮助学生燃起兴趣,激发潜能,形成思维,培养能力,是当前教师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高效;新课程理念
        引言: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被重视,老师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到学生思维形成和能力开发上,而是重知识讲授,习题练习、模式套用等机械化的学习过程,这就导致了课堂效率相对低下,学习成效不够乐观。正是这种思想的制约下,加之高中物理本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较强,造成了物理学科成为学生普遍认为高中学习路上的“拦路虎”。要破解这一困局,就必须转换思想方法,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运用有效方法,实现高效物理课堂教学。
        一、立足课堂阵地打造主动学习平台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一定要转换原有的课堂教学理念,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交还至学生,努力让物理课堂更加的活跃、生动,成为学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乐园,更好的营造乐于学物理,深入学物理的课堂学习氛围。新课程标准明确的指出,应当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主动和独立的学习,积极的拓展多元的教学方式。因此,国家层面已经对这一工作做出了明确要求,因此老师要严格的按照新课标的精神,把物理课堂逐步的打造成属于学生的能力展示和思维平台,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和激励,让其形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和意识。
        以高中物理科学教育出版社物理教材中关于机械能知识的讲解当中,有一个学习的总遵循和支点理论,就是机械能守恒定律。让学生掌握了这一定律,才能对动能、势能等这写机械能量不同转换时产生的各类现象和问题有深刻全面的了解。老师可以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梳理分类,明确本节课堂教学的重点,而后让学生采用先独立预习的方法,对于动能、势能的转化机理、机械能的定义和守恒定律的由来与应用路径等重难点知识做系统的了解。在预习时,要为学生指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任务,可以通过问题探究的形式设置。比如机械能守恒定理是怎样得出的?该定律的应用有没有条件限制[1]?机械能守恒和动能定律有没有关联性呢?学生在学习解决问题的环节中,老师同时也要做好相关的提示辅导,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放手不管。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安排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之间的思维交流,提升预习的效果。
        二、以实验活动为基础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应用,也是拓展学生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对物理学习好奇心的有效手段。新的课程标准对物理实验教学也指明了方向,要“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结合物理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散思维、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各类思维能力。学生经过实际的操作和直观的观察,会对更加抽象的物理知识有了具体形象的感知,让物理更加的具有亲和力,不在是停留书本上的枯燥文字和图像。因此老师要充分的发挥物理实验的优势特性,把高中物理的实验课打造成让学生探究未知、验证理论、创新落地、想象力发挥的阵地,迎合青年学生对探索欲和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的特点,把他们的身心优势转化为物理学习的有效动力。
        仍以高科版物理教材中的设计到电学实验教学为例,在关于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学生在初中时期已经知道了欧姆定律,这就是该实验的开展的基本原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测量方法还有多样选择,包括了伏安法和半偏法等。老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器材和实验安装的图纸,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主动的动手进行组装,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老师之后对其在电压表、电流表、导线、开关、测量电阻的安装情况进行检查,做好纠偏和指导,确保装置安装正确。而后按照教材中的实验程序进行测量,在学生发现测量值与真实值出现较大差异时,会产生疑问,老师就要趁热打铁,引导其探究其中的原因,最后得出了重要结论,当Rx远大于RA或临界阻值时,采用电流表内接,系统误差使得电阻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反之,外接就会导致测量值变小[2]。结合这样的尝试、探究、动手、观察、思考的物理教学,能够让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以提升,对物理知识的认知更全面,学习兴趣也被进一步激发。
        结束语
        除了要通过学生主动性发挥和物理实验方法之外,还要结合生活实际中的物理现象、物理技术等,让学生对物理有更加真实和全面的认知,老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的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开发学生探究和创新思维,帮助其建立灵活高效的学习和解题技巧,从而让物理课堂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徐现清. 浅析如何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J]. 数码设计(上), 2018, 000(002):104-105.
        [1]陈新云. 如何实现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性教学[J]. 读天下(综合), 2018, 000(006):26-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