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期   作者:封敏
[导读]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经过时间的沉淀,已经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封敏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落星堡小学 722400
        摘要: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经过时间的沉淀,已经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传统文化是时代变迁很容易带走的财富,所以应该积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将传统文化渗透入小学美术的教育中。增加学生们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机会,引导学生们透过课堂学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可以给学生们创造出轻松、典雅的学习氛围,而且有助于教师利用传统文化的概念为学生提供更立体、更有艺术气息的教学环境,来激励学生独立完成画作的自信心,使学生形成对美术文化知识更灵敏的感知度。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1引言
        我国悠久的历史沉淀是古代人民的劳动成果,在今天看来它们是精神文化瑰宝。所以,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这要求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肩负起引导学生学习并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从小学美术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仍然采用老式教学模式,将自己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强行灌输给学生,没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此种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美术时,没有自己的思维,只停留在照本宣科的阶段。因此,将传统文化渗透入美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进行自我创作,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2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2.1小学美术教学的特点与传统文化知识高度契合
        传统文化的形态多样,其中以国画最具代表性。其展现出来的优美意境和画家苍劲有力的笔锋带给我们诸多享受,以水墨作画将画作达到极致的美感充分表达。小学美术教材中也收录了一部分意境丰富的国画作品,给学生们带来了视觉的震撼。因此,可以得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传统文化有大面积知识的交叉,两者之间具备一定的知识契合度,这为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2.2小学美术教学更好地助力于传统文化传承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初见变化,甚至已经构建了自己独有的一种审美观念,主要表现在对美的事物会产生喜爱的情感上。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既可以改变传统美术课堂的教学模式,又可以为课堂增添新的临摹作品,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接触面。当前小学美术教育环境中,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指引学生感知艺术力量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中去,为传统文化能够源远流长作出贡献。


        3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3.1帮助学生充分感受国画的艺术魅力
        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为学生接触国画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再伴有教师的专业指导,学生对于国画的学习就有了具体的努力方向,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国画的兴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喜爱情怀。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国画中都有展示,包括古人的奇妙思想、劳作的情景以及道德观念等。这些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学生会在无形中以有智慧的古人为榜样来约束自身行为规范。因此可以看出,国画不止是笔墨丹青的结合,更有着别样的艺术魅力和教育意义。
        3.2将正确的家庭观念植入学生心中
        因为传统观念对爱国、爱家情怀的重视,先有国才有家的思想深入民众心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旨在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将正确的家庭观念植入学生内心深处。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可以进行传统文化的延伸教学,可以带领学生给所学习的语文课文设计插图。例如:古诗《游子吟》中“临行密密缝”的画面就有着丰富的感情色彩,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在仔细观察平时为自己处处操劳的母亲之后创作出插图。学生在对母亲进行细致观察时会体会到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教师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好地做到了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将正确的家庭观念深植人心。
        3.3提升学生传统文化艺术涵养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开展美术教学体验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们通过自身体验去感知艺术的美感,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进行课堂体验活动前,教师将学生分好组,分发好工具,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创新。在学生对作品进行展示时,教师应该用规范肯定的态度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评价,以便于学生们可以在下一次创作时有更深层次的进步,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力,打造出具有传统文化艺术涵养的优秀人才。
        结语:
        当今时代下,素质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目标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而做好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是实施好素质教育的开端。小学美术教学应该以从根本出发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为主要目标,来完成教学任务。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知识,不仅可以为学生学习艺术提供灵感、陶冶情操,还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艺术创作精神、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醒学生时刻不忘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责任和担当,为民族和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嵇美艺.小学高年级年画教学的实践研究——以杨家埠木板年画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26.
        [2]欧阳婷.二十四节气引入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可行性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28.
        [3]李倩雯.图像文化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的趣味性教学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6: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