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珍
大庆市东风中学 163311
【内容摘要】随着高考临近,作为高三历史学科的备课组长,我分析近五年历史高考全国卷的命题规律和特点,站在历史学科的学术前沿,从宏观层面预测高考的命题趋势;以课堂教学实践和大庆市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分析学生在答题方面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对症下药,使高考复习备考更 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因此,我提出了历史备考策略与方法,最终实现科学有效备考。
【关键词】高三历史 备考策略与方法
一、精准教研:
精研考纲、考试说明、近五年全国二卷历史高考真题,按照“纲纲对照”、“纲题对照”的具体要求,找准方向,整合教学内容,从保普本出发,找出复习重点内容,不求面面俱到,追求真实有效。
二、精准备课:
历史组三个人每周轮流作为集体备课的主讲人,每位主讲人主要备每课的课标要求(考试大纲、命题趋势)、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知识线索的梳理)、知识拓展(教材补缺并 依据高考试题衍生的重要知识点,也可作为小专题梳理,更有针对性)、知识梳理(构建主干知识体系---画出思维导图)、高考预测、分层教学---习题配备和学习状态分析(主要近五年高考试题、小题练透、必刷题、周末、周测试题)A层学生所有题都做,B层学生以选择题为主,尤其切合普本临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的试题,以基础题为主,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积极性。
1、复习方向的把握:一轮、二轮及三轮复习主要备课内容,复习近五年高考命题中所占的比重、命题方式,以及复习的内容在2020年高考命题中考查情况的推测、学习状态分析、复习建议。
2、习题的配备与处理:在研究高考考纲、考试说明的前提 下,结合普本临界生的学习实际情况选编试题,让学生做会近五年高考试题的同时,适当选择稍容易些的高考模拟试题强化训练,要删、选、组适合普本临界生学生的习题。
3、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状态的分析:针对普本临界生,每一次考试前后发挥导师制的作用,关注上课的听课状态、注重课前提问、认真检查作业完成质量、培养学习历史的学习意志品质、还有利用下午自习时间与这层学生沟通交流,并让他们认识到夯实基础知识、时空观念、记忆重大的历史 事件、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答主观试题的答题技巧及答题术语的重要性,每天有计划的督促他们记忆大事年表、阶段特征和重要事件的答题术语,使他们真正感悟到学习历史的趣味性。
三、精准上课:
充分利用正课前五分钟的课前提问、下午自习和晚自习的个别辅导答疑(督促背诵大事年表和重要时期的阶段特征)、周六时间。尤其周六时间教师在课堂上领着学生学、练、磨、测试,从基础抓起,在慢、细、实上下功夫。针对高 频考点,尤其学生掌握不到位的高频考点或者专题,讲述时少而精,反复练,练反复。
“好事多磨”,“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到学生学会为止。同时做好习题及试卷讲评课等不同课型的研究工作,在习题及试卷讲评课中,要以题带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列出小专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同时关注近几年高考中重要历史概念的讲解。可以采用ppt课件的手段,将本课重要的历史概念或者小专题打在课件上,做到讲练结合,讲评要讲学习方法、讲答题规律、讲易混淆点、讲易错点、讲答题规范、讲最佳得分点。每一次大型考试过后,要根据智学网历史学科班级各个试题的得分情况、易错试题等等,将试卷的选择题与主观题的讲解要突出讲授怎样审题、错因 分析、解题规律总结、解题方法、评分标准、应试技巧指导以及题目的拓展变式。让学生明确错因、查找规律,对于重要考点错误率比较高的类型题,选题组成小篇幅的限时训练习题,强化训练,重点进行弥补,力求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
四、精准落实:
1、夯实基础、立足考纲,突出主干知识内容,合理安排时间督促普本临界生记忆历史大事年表和重要时期的阶段特征,把握整体的历史线索;
2、培养学生具有高考意识,强化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3、关注近五年高考试题,平时自编题、周测和周末试题,细化能力培养,让学生明确易考点、易错点、易混淆点,强化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吃透高考试题及其高考试题的变形试题,强化2018、2019年高考模拟试题的训练,提升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抓好课前5分钟提问、关注课堂学生听课状态、作业完成质量,周测试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并及时解决;
5、每周练习一道25分综合题、一道12分的开放性试题,学 生准备专门的本进行练习,做完后收上来,教师仔细检查,找出写得好些的范文,给同学们展示并讲评,从而规范学生答题以及提升答主观题的综合能力;
6、古今贯通,中外结合,以通史或者小专题形式构建整体的主干知识体系,画出思维导图,加强能力培养,形成综合性的历史思维与历史学科能力;
7、关注新闻时事热点(如: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特朗普的减税与新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带一路、国家统一、亚投行与世界金融体系、唯物 史观、大数据与网络安全、全球化与民族主义)、注周年纪念日、2019年与2020年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讲话,关注流行语: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注多元史观、优化历史思维,突出学科素养,树立学生正确的国家观,增强考生对祖国的认同;树立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增强考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增强考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坚持唯物主义史观,增强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同。
8、高考前一个月督促学生做大教育考试中心预测模拟试题
9、重视历史学术著作或思想、关注历史研究前沿。
参考文献 :[1]朱建勇. 浅谈高三历史高效备考策略与方法[J]. 高考, 2018(29).
[2]翟宁. 浅谈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策略[J]. 读天下(综合), 2018, 000(019):P.22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