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鹏飞
广西省河池市凤山县民族小学,广西省河池市547000
摘要:作品欣赏作为美术教育中基础且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美术改革日趋深入的今天,欣赏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中的创新应用也开始受到人们重视。鉴于此,文章从欣赏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中实践的意义入手,分析美术课上能实现欣赏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的策略,希望借此能推动有助于小学美术教育的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前言
欣赏,通俗而言就是人们根据自身喜好而给予周遭人、物、事的一种评价,是好、恶的起源,更是情感的起点。自情感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受到关注以来,基于“欣赏”的欣赏教学模式也开始受到人们关注,这一教学模式利用了小学生的心理,是一种能借助学生心理实现教育指导效果的举措。随着欣赏教学模式在学科教育中的普及,欣赏教学模式开始被运用到小学美术课程中,丰富了小学美术课程同时,也为小学美术教育革新提供了动力。
一、欣赏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中实践的意义
(一)能实现对小学生审美的培养
美术作为一门蕴含艺术气息的学科,欣赏教学模式在这一学科课程中的应用能进一步强化这一学科为学生带来的审美体验,从而实现启迪小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为后续小学生将艺术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贡献一份力量。以人教版小学美术《设计文化衫》内容为例,当教师在这一课程中应用欣赏教学模式时,教师就能将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文化衫”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在欣赏中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审美,实现这一环节美术课美育的目标[1]。
(二)能实现小学生创新意识启蒙
模仿是创新的源头,只有学生在源头上理解了美术作品,学生才能在后续的美术作品呈现中在已有案例的基础上做出创新,进而实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启蒙学生创新意识的作用。以人教版小学美术《彩线贴画》课程为例,当教师将欣赏教学模式应用到这一课程中时,学生就能在教师的示例的欣赏作品中获得自主创新“彩线贴画”作品的思路,进而达成启蒙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2]。
二、欣赏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中创新实践的方法
着眼以往欣赏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里应用的不足,笔者建议在后续美术课中创新实践欣赏教学模式时,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欣赏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中运用的目标
就目前小学美术教材来看,虽然这一教材中专门用于欣赏的课程比较少,但笔者通过对教材的研究,笔者认为其实教材中涉及的很多课程都可以渗透欣赏教学,所以,在后续小学美术课中欣赏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时,教师应突破以往教材设置的条条框框,将更多内容与欣赏教学模式融合在一起,借此丰富学生的欣赏范围,收获更好的美术欣赏教学效果。
比如,在后续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以往将欣赏教学模式集中应用于“文化古籍”、“古典建筑”等传统意义上的欣赏作品上,将更多元的作品作为欣赏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丰富学生对“美”的认知,从中强化欣赏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应用的效果。
(二)创新欣赏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中应用的方式
在创新欣赏内容的前提下,教师也可以将创新实践的重点放置在创新欣赏教学模式应用模式上,以此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欣赏美术作品,获得审美能力、素养方面的提升[3]。
一方面,教师可以从设计情景的角度出发,将美术作品中涉及的情景还原到小学美术课堂上来,通过这一情景创设举措让学生能更进一步沉浸在美术欣赏中领悟作者想要表述出的情感。以人教版5年级美术《微观世界》为例,在这一课程应用欣赏教学模式时,教师就可以在班级中为学生营造微观世界,以此提高学生美术欣赏时的沉浸感。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美术回归到生活中去,借助美术这一学科的生活特性,让学生调研、品味生活蕴含的美术,以此拉近学生与美术欣赏间的距离,实现欣赏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以人教版5年级美术《喜怒哀乐》为例,在这一部分课程中应用欣赏教学模式时,教师就可以从生活中人的表情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记录不同人的表情,以此深化学生对“喜怒哀乐”的理解[4]。
(三)革新欣赏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中运用的载体
在上述小学美术课程中欣赏教学模式创新实践举措的基础上,笔者建议教师也应该将现代化的载体运用到这一美术作品欣赏环节,借此推动美术欣赏环节与时俱进,提高欣赏教学模式小学美术中实践的效果。比如,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将电子白板、VR眼镜等设备运用到美术欣赏教学中,一方面,凭借这些现代化技术应用提高小学美术课的时代特色,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美术课欣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则可以凭借这些技术优势为学生带入更直观的美术欣赏体验(以人教版6年级小学美术《浮雕》为例,教师可以基于这一课程内容将希沃白板应用到课程欣赏环节中,在学生欣赏浮雕作品前,由教师将待欣赏作品的全面导入到白板中,而后让学生通过希沃白板多角度观察浮雕,提高这一环节欣赏的细致度,也优化这一环节学生欣赏的效果),并引导学生参与到美术实践中来,彰显欣赏教学模式在这一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效果[5]。
结语:
综上,对于小学美术课发展而言,创新教学模式在美术课中的应用是这一学科发展的新契机,所以,在后续小学美术课程设计中,教师应紧握这一教学新模式带来的课程发展机会,推动这一课程的完善同时突破以往小学美术发展的困境,借此帮助小学美术更好的发挥其存在价值,帮助小学生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楚辛. 浅析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实践与创新[J]. 文渊(中学版),2020(8):74-75. DOI:10.12252/j.issn.2096-627X.2020.08.101.
[2]陈瑜洁. 小学低年级美术欣赏教学创新研究[J]. 新智慧,2018(12):12. DOI:10.3969/j.issn.1674-3717.2018.12.010.
[3]廖辉祥.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20(24):157-158.
[4]刘晓燕. 微课程资源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人文之友,2020(3):238.
[5]邢洁.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欣赏课程中的应用[J]. 散文百家,20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