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丽珍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罗定中学城东学校 527200
引言
读后续写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学生的阅读水平,通过以读促写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进行合理有效的读后续写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但学生在进行读后续写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续写内容与原文思路不符,续写文章语言错误较多等,据此,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步骤,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以促使写作能力的提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英语教育也在不断跟随时代的潮流发生着变化,读后续写就是其中重要的变化部分,读后续写是基于阅读前提下的写作题型,它与以往的阅读、写作不同的是,读后写作是将二者有机糅合,既能考查学生的词汇基础和句式的掌握,又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本文将就读后续写题型进行一些探讨,并提出相关技巧,以推动学生英语成绩不断提高。
一、读后续写题型解读
读后续写是将写作与阅读联系起来,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题目一般提供350字左右的文本材料,多是贴近生活兼具趣味性的记叙文,给读者提供比较大的想象空间,难度系数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要求学生按照材料内容以及所给段落的开头语写一篇大概150字的作文,所写的文章与给出的文本材料要形成完整的结构,在情节、内容方面要高度衔接,且续写的内容合乎逻辑,语言具有连贯性。
二、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提取和整合有效信息的能力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获取和整合信息的阅读技能,导致其获取的信息不是缺失就是错误,如缺少关键人物或人物关系混乱。
(二)续写内容与原文思路不符
学生在阅读文本后进行文章续写时,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续写的文章中所表达的思路与原文的主题意境不能够恰当的贴合在一起。
(三)情节设计不合理
许多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时,在对文章还没读懂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续写,使得续写的内容与原文风格不相匹配,甚至会跑题,这样续写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
三、读续写的教学策略探究
(一)加强学生的思维锻炼
学生读后续写能力的培养,不仅仅要注重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还要在课堂上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并且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爱,让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英语的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添加情景或者导入一些游戏,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乐趣中完成知识的积累。因为读后续写很重视学生的思维逻辑,所以可以以此为出发点来进行游戏的设计。比如,小组对话,要求学生至少编7到8句话,而且结局是美好的。
例如,第一个学生的第一句话是Mary and her husband were having a holiday on a beach.第二个学生接着编第二句:Then, they saw a girl who looked anxious going towards them. 第三个同学接着编下去,以此类推,通过小组成员的编写接龙,使其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有趣的小故事。这个游戏在实际的实施中,由于其对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可以允许学生借助一些辅助手段来完成语言的组织,要将关注重点放在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上,使得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逻辑性充分锻炼。
(二)重视提升学生的核心语言素养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词汇辅助,但是学生必须学会建立自己的词汇储备库。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采取了以下策略。一是培养学生记录佳句的习惯。准备佳句本,通过定期分门别类地整理,最终形成自己的词群、句群储备库。二是让学生广泛阅读书虫、床头灯等简化类英语读物,学习著名作家布局谋篇的技巧,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并激发想象力。为了督促学生阅读,每周由一名同学用英语复述所读小说的情节,其他学生就该叙述提出自己的疑问,如人物关系、结局细节等,从而刺激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三是续写训练之后教师要分层次地面批面改,并组织同学之间的互相点评。重点就放在行文情节和语言特征是否紧扣提示信息,是否符合正常的逻辑。结尾不求新奇,但求合情合理。
(三)在读后续写中加入构思环节
学生在阅读之后写作之前,需要增加一个新的环节也就是构思。学生通过阅读来了解原文中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并以其为基础来进行后续事件的构思,使得逻辑思维与写作进行适当的分离,让学生可以将全身心投入到思维推理中,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以往边写作边构思所带来的双重压力,将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有效的集中,可以保证续写逻辑的合理性。同时,将构思与写作分离,还使得学生能在写作时,将注意力放在语言的设计上,并对事件的描述加以丰富,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有效梳理文章脉络要点,保持各要素间协同
在明确文本主题之后,教师接下来要指导学生对文章的脉络要点进行梳理。与普通的写作不同,普通的写作给学生一个主题,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但"读后续写"这种新型写作题型不一样,是对所给文本材料的续写,所以人物、地点、情节等各个方面受到了严格约束,学生必须要保证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续写内容与所给文本内容之间的衔接性。在指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学生一起完成思维导图的构建。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整个文本内容呈现出来,既形象直观,又便于学生掌握故事的梗概,心中对文本脉络也有了大致定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保证各个要素的协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分析情节脉络,抓住文章内容理清基本思路,例如,在故事类文章中,学生可以通过人物的行为和场所,推断人物的行为,例如“ban”“pay-in slip ”“credit card”等单词,可以提醒学生故事的开展场所在银行金融方面;获取了基础的情节场所信息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搭建故事情节,且情节必须符合日常的行为逻辑,一般可以从文章的线索中得到故事发展的启发,如“when”“what”“why”“where”“who”等事件发展要素,增强学生对情节的续写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任何复杂的题型,只要掌握技巧和方法,都能有效解答。高中英语"读后续写"题型虽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但同样有规律、有方法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