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路平
德清县华盛达外语学校
摘要:在初中科学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自身教学工作的优化创新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影响,从而能够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断落实“教学评一致”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学工作高效开展。科学课程教学是学生科学知识学习与思维能力培养提升的重要前提,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能够不断对这一课程教学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完善创新,促使学生能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提升,促进初中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评一致;构建策略
一、引言
在初中阶段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课堂学习以及教学评价工作都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教师应该高度明确教学评一致的课堂结构构建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落实创新优化,促使这一教学工作能够得到高效开展。同时,教师应该这一课堂教学结构的构建对教学工作开展的积极性作用,进而进行构建策略研究,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
二、教学评一致课堂结构优势
(一)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初中阶段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培养提升对教学工作的重要影响,从而能够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课堂结构,促使学生能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性得到充分提升。在传统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工作中,由于教师不能够重视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与参与教学评价过程中对知识的有效掌握与能力提升,长期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单一的教学,难以满足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培养提升的高度要求。因此,在当下初中科学课程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落实教学评一致的课堂教学结构展开教学,促使学生能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积极性的培养提升,充分满足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提升的高度要求,促进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教师应该明确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对自身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优化完善,满足学生课堂学习需求。
(二)落实生本理念
在初中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从而能够在课堂教学工作中不断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能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自主性培养提升。但是,在传统的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师过于重视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同时教学结构不完善,导致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得到自主性培养提升,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因此,在当下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自身教学结构的创新优化,从而保证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到主体地位的培养提升,最终则能够满足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培养,促进教学工作高效开展。教学评一致的教学结构能够满足这一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
(三)落实巩固教学
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结束后,教师应该重视落实对学生的巩固教学,促使学生能够在参与巩固教学的过程中得到知识的充分掌握与能力提升。在初中科学课程教学后,教师应该重视落实教学评价工作,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评价工作中得到课堂所学知识巩固。而在传统的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师不能够重视自身课堂教学结构的完善优化,导致学生难以得到巩固提升,不利于后期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1]。因此,在当下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重视落实开展教学评价工作,促使学生能够在参与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知识巩固掌握,最终则能够满足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提升要求,为后期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良好前提基础。
三、综合化成就观要求教师关注“学会”的过程
从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要求来看,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认识的定位正在超越单维度的概念,走向了综合化。我国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要求,并倡导教师按照上述目标要求组织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三维目标”中,第一维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未来从事生产生活要所要具备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维目标是要通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了解和获取基本的学习、生活方式;第三维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三维目标”是对学生应该具备的基础学力的一种新颖的、具体的表述,分别侧重于让学生“学会”、“会学”和“乐学”,超越了传统的“双基论”观点,体现了一种崭新的、进步的学力观。日本学者梶田叡一指出,“扎实学力”(基础学力)由表层的显性学力(“知识、技能”与“理解、记忆”)和深层的隐性学力(“思考力和问题解决力”以及“兴趣与意欲”、“体验与实感”)相互作用,共同组成。
指出,“三维目标”的提出,并非是要排斥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地关注“在教学中,如何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什么地位”等问题。这些恰恰是教学中容易被教师忽视的部分。所以,教师在做教学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要学会什么内容(应该知道什么),还要关注学习的途径、方法、效果,即学会了什么,如何学会,怎样才算是学会。
四、教学评一致教学结构构建策略
(一)导致教学为基础
在初中科学课程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导入教学工作的开展,促使学生能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学习兴趣激发培养。通过导入教学的开展,能够充分落实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促使学生能够在进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教师有效引导,促进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教学案例一:在进行初中科学《细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对学生开展导入教学。在课堂导入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相关细胞视频简介的播放,促使学生能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学习兴趣培养,最终则能够促进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满足教学评一致课堂教学结构中教师教学的高度要求。
(二)自主学习为核心
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从而能够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巩固,促使学生能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促进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满足初中阶段教师教学生本理念落实完善的高度要求。
教学案例二:在进行初中科学《常见的植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并且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常见植物的归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能够得到提升,充分落实生本教学理念,从而充分满足教学评一致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要求,促使学生能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自主性的充分培养提升。
(三)教学巩固为目的
在课堂教学后,教师应该重视落实教学评价工作,促使学生能够在参与教学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得到课堂所学知识的充分巩固掌握与能力培养提升,为后期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良好前提基础。教师应该重视教学评价优化完善,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教学案例三:在进行完初中 科学《常见的动物》课堂教学后,教师应用微课课件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通过在微课课件中设置思考问题,要求学生应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最终得到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加强,满足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巩固的高度要求[2]。通过这一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促使学生得到知识的充分巩固掌握,为后期教学工作开展做好前提保障。
结论:通过对当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结构积极性进行分析,能够明确其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积极性作用,进而进行这一教学结构构建策略的提出,为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良好前提基础,促使学生能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积极性与自主性的培养提升,促进教学工作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金鑫. 基于课程标准抓好初中化学教学评一致性[J]. 好家长, 2019, 000(003):P.189-189.
[2]徐东方.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 华中师范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