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强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黄屋屯镇中心小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钦州市 53500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们将更多的关注度放在了综合素质教育上,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应试教育上。特别是小学阶段道德法治教育,因为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基础学习阶段,这一阶段的道德和法治教育对于他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是非观至关重要,开展道德和法治教育,也能够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面对一些矛盾和问题。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现阶段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尚浅,他们对于互联网世界完全没有抵制力,也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所有的信息在他们这里都很难被有效的过滤,这就造成了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沉迷于短视频无法自拔,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他们会变得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是非观,他们容易被一些不良思想带偏。作为学校和教师,要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性,针对目前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优化和创新,为国家培养真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方式陈旧而单一
由于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很多教师都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上,这样就导致了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讲述的大多是必考题型和知识点,教学内容单一。在这种“灌输式”教学方式下,学生很难对该科产生足够浓厚的兴趣,而由于对学习成绩的重视,也导致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较为单一,教师不会根据学生的进步和表现进行客观评价,这样一来成绩好的学生越来越好,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教师的照顾,很容易产生处处不如人的想法[1]。
2.课堂气氛枯燥而无趣
道德与法治课堂本来是一堂生动有趣的课程,因为它可以联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不会进行生活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浇灌”,这样学生就会对道德与法治课堂产生抵触的心理,在这种压抑的课堂气氛下,学生无法与教师进行有效的互动,当他们出现一些疑惑的问题时,也得不到有效解决,长此以往学生的负面情绪和错误的价值观会逐渐滋生。
3.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角
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没有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依然是课堂上的主角,学生的诉求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短时间应付考试,但是学生无法学以致用,无法与日常生活进行有效联系,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下降[2]。
二、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质量
1.转变教学理念
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同时教师要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讲述这堂课的意义,为何要开设这堂课?只有当学生明白了什么叫作道德与法治,才能让其学习的动力提升。
而且教师还要多进行引导性提问,让学生将书本上的课题与生活中的事件相联系,多让学生提问题,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疑惑,让学生不至于在生活中走弯路。
2.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互动的频率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知识点众多,而且理论知识和生活结合密切,作为教师需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的开展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利用小组学习和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提升,让他们对于课程的好奇心增加。举个例子,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重现课本中的场景,比如搀扶老年人过马路,模拟社会打架斗殴场景,重现查酒驾、禁毒等反犯罪活动,让学生能够明白有些东西是沾不得的,让他们从小就学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这样才能逐步的完善小学生的是非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其实学生对于社会中的一些现象,都有着自己的简单想法,他们并不是没有自己的看法,只不过在以往的课堂中往往压抑了自己的观点,所以当师生互动的频次增加后,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看法,让他们能够愉快地和自己交流,而不是有所顾忌。举个例子,对于社会上热议的“摔倒老人该不该扶”的现象,教师可以以此为话题与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是支持去扶老人的,觉得年轻人有义务去做这件事的,另一组则是持保留态度,觉得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要多留一个心眼的,两个小组进行激烈的讨论,这样学生的参与性更高,也都愿意为自己的观点去辩论,课堂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3]。
3.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教学效果得到提升。比如教师可以多在课堂举例,让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案例与课本上的知识点得到结合,这样能够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一般。举个例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找出近年来一些网瘾少年猝死、通宵上网导致眼睛视力急速下降及网瘾少年犯罪等案例,让小学生回忆自己是否看过类似的新闻,当看完这些新闻之后都有什么感受,自己身边是否有沉迷于网游的少年,他们平时都有哪些不良嗜好等。在案例的层层推进后,教师需要抓住机会,为学生讲述网游的危害,在游戏的过程中应当如何防止沉迷于其中等,最后再让小学生以本堂课为主题去思考,去写一篇作文。现在是一个互联网信息社会,学生从小就接触了各种电子产品,对此教师要针对这一特点,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设备,给予学生更加生动的案例展现。比方说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禁毒的纪录片,让小学生明白禁毒警察的艰辛,明白毒品对于一个家庭的伤害有多大,对于社会也造成了诸多不稳定的影响,当学生们观看完纪录片之后,就会对那些吸毒贩毒的人恨之入骨,并且个个长大都想当禁毒警察[4]。
总结: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对于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大帮助的学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需要引起学校和教师的足够重视,对于现有的问题加以改进和优化。互联网社会的来临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教师要跟上潮流,紧跟时代发展,转变教学理念,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互动的频率,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社会观,让他们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闫兆影.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9):93.
[2]郭柯敏.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9,(26):31-32
[3]周芳.浅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8):95.
[4]张冉.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3):7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