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思维导图解析植物主要类群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9期   作者:白海一
[导读] 生物学科是一门探索自然、生命生存发展的哲理课程,比较注重探究和实验能力

        白海一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曲堤镇中学        251412        
        
一、案例背景
        生物学科是一门探索自然、生命生存发展的哲理课程,比较注重探究和实验能力,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新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依据我校“小组合作理想课堂”标准,我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在生物学科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本节内容难以理解的不多,所以在讲解以前就要让学生对整个植物类群形成一个大的知识框架,了解植物进化的规律,主要从内部结构、繁殖方式等了解、认识及各类群的主要特征。
        二、案例描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当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成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三、案例分析
        下面我就以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为例,和大家共同探讨思维导图和植物类群的有效结合,形成严密的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识植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植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认识不同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及人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活动,提高观察能力、比较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关注种子植物的生活状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不同类群植物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增强生物科学的价值观,强化热爱植物、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认识植物系统进化树,组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认识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
   【教学难点】: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建议】:适当把握教学要求,采取直观形象的方式,让学生探讨不同的思维导图归类方法。
   【教学流程】:
        (一)情景引入:自然界已知的植物约有33万种。不同植物类群之间有没有亲缘关系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二)1.课前五分钟,感知思维导图。
        学生提前进入学案导读,教师给出框架,感知思维导图:学生整体浏览本节内容,了解本节的知识要点:绿色植物主要包括孢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孢子植物分为三种,被子植物分为两种,建构整体知识框架。
2.合作探究,创作思维导图。


        学生在第一步预习感知完成后,头脑中对本节内容的知识点有了一个整体印象,接下来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复习,各个击破知识点,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发散学习,创作知识点思维导图。
        (1)提出问题:“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句所指的是什么植物?借用诗句扩大生物知识覆盖面,衍射出藻类植物的分布范围是水域环境,进一步直接引导学生总结因水域环境在地球比例大,从而引出藻类植物的主要作用就是制造氧气。
(2)提出问题:“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诗句所指的是什么植物?衍射出苔藓植物的分布范围是潮湿的陆地环境,互动回答苔藓植物在形态结构上的特点,由于叶片非常小而薄,导出苔藓植物检测有毒气体的作用。
        (3)提出问题:中生代的蕨类植物异常高大,今天的蕨类植物还能够生长那么高大吗?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明确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是潮湿的陆地,它能在进化的过程中长的如此高大,在形态结构上是有原因的: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4)提出问题:松塔,是不是果实?引起同学们的思考,真正果实的成分:果皮和种子。顺利成章的明确了裸子植物的意义,再利用课件图片熟悉生活中常见的裸子植物。
        (5)提出问题:菜豆和玉米都是被子植物,它们的种子有什么区别吗?本部分以记忆图片的形式为主,首先明确各部分结构名称,集体记忆,单独提问,夯实基础,然后用对比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形式来加深理解,达到强化的目的。
        本节课对五个分支知识点的学习都通过提出问题、互动抢答、创作导图的步骤完成,通过本环节的学习,学生的知识水平目标达成,学习能力得到增强;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较好的落实了生物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和理性思维能力。
        3.归纳总结,凝练思维导图
        通过对五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对本节课有了一条明确的主线,教师因势利导的要求学生对五个知识点进行整合凝练,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图,理性思维更加完整,学习目标得到落实。
        4.评价修改,完善思维导图
        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在课堂中交流绘制经验,互相学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形成各具特色的思维导图,随后加强记忆。
   四、结论与思考
         固本浚源,行稳致远。利用思维导图教学,可以将复杂的逻辑思维问题可视化、简单化,从而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思维导图正是学生思维的表现,在评阅学生绘制好的思维导图中,就不难发现,有的学生思维活跃,他可以将教师传授的知识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甚至有的孩子将之前所涉及到的某个知识点联系到本节课绘制出来,对这部分学生教师要加强鼓励和培养,在记忆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继续训练思维。?
        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自主、合作、体验、发展”的探究性学习氛围,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且在合作中培养责任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生物课堂作为融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定会呈现出一番别样风景与味道。我们青年一代,一定要保护好当地动植物及自然环境,维护社会生态文明,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
注释及参考文献
1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
2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3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百度文库
4  中学生物教育教学案例        网校资源
5  初中生物教学方法新思维        《教师论坛》
6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本、教案及有关案例分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