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团林镇清产核资工作做法及成效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吉玉梅
[导读] 摘要:自2020年全县各镇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以来,各村在清理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核清摸准家底的同时,以规范资产管理、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为目标,集中开展了农户承包项目欠缴承包费的清收工作。
        山东省莒南县团林镇财经服务中心  276624
        摘要:自2020年全县各镇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以来,各村在清理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核清摸准家底的同时,以规范资产管理、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为目标,集中开展了农户承包项目欠缴承包费的清收工作。
        关键词:土地承包;分工
        团林镇各社区(村)通过广泛宣传、成立专班、入户清收等,着力解决集体土地承包费、租用集体设施租赁费欠缴、失收等问题,让村级资金收支、四荒地及汪塘等经营性资产合同管理公开通明,有迹可寻、有据可查。截止到去年底,全镇58个自然村全面完成了清欠任务,收缴各类承包费1800余万元,登记备案集体发包土地资源面积6900余亩、新签订监管各类承包合同3650份,处理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
        一、工作开展中的主要做法
        (一)全面摸排、细化工作措施。针对部分村承包费清收工作存在等待观望停滞不前现象,镇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会议进行研判,分析各村工作停滞不清的原因,找准症结,然后包村干部及镇主要负责人分别约谈村支部书记,把主要干部的思想统一到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上来。各村要结合实际需突破,化解工作难题,夯实工作基础,确保清理处置到位。
        一是个别村长期未清收承包费,致使农户存在“谁占了就是谁的”想法,无理由拒缴承包费。社区、村要组织人员进行入户清收,对拒不配合的“老赖”,终止原承包合同,收回承包项目,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起诉,依法依规清收;涉黑涉恶列入扫黑除恶范围移交公安、司法部门予以严厉打击。
        二是对党员、村干部、公职人员拒缴承包费的由镇组织、纪检、社区进行诫勉谈话,最大程度的做好思想工作、限期缴纳承包费。不听劝告的,按组织纪律相关规定顶格处置。
        三是确实无经济能力缴清承包费的,在依法依规不漏一户完成清收工作的基础上,在政策范围内给予适当照顾。有劳动意愿的户,村集体可以优先提供该户务工岗位,抵顶承包费;年内无能力缴清承包费的,经会议研究通过后,可以签订分期还款协议,协议期最长不超三年;对特别困难的贫困户、病灾户欠缴承包费的,村集体可以通过“四议两公开”的民主程序进行研究和评议,给予适当减免等。
        (二)强化分工、落实责任到人。镇、村分别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清零攻坚”工作小组,充分发挥村“两委”成员、退休老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引领作用,入户做实、做透未缴纳承包费户的思想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对清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难点进行研究讨论、制定工作措施。实行村干部片、党员包户,分工负责、形成工作合力,层层落实工作责任。
        承包费清收工作在部分村务事项处置不规范、不及时的村集体中,必然涉及村集体与农户的历年经济往来事项,相关村务、财务的处置也是保稳定、促发展的基础工作。

在处置过程中,各村集体要在坚持实事求是、民主规范、公开透明的原则,妥善处置,严禁出现村干部“乱开口子、私开条子、胡送面子”的违规违纪行为发生,杜绝村集体资产资源流失,保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保值增值。
        (三)严格督导考核、建立长效机制。镇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工作的指导、推进、落实。镇纪委、组织、财政、经管、审计等部门负责该项工作的督促验收,对工作开展情况实行日调度、日总结。严格奖惩考核,工作完成结果列入村干部年度考核,对清收率列后几位的村扣减村干部绩效报酬。承包费清收工作也是村集体资产资源清理规范的过程,各村要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的落实,规范资产资源台账管理和合同管理,要着眼周边和村居经济发展落实承包项目价格、期限等,在保障农户既得利益的同时,切实保障村集体权益,防控村集体资产流失,确保村集体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化解了干群矛盾。通过清理各类项目承包合同并实地测量,查清了地块面积、四至范围及承包费标的额并进行及时清理追缴、有效解决了大部分村土地资源分配不公、群众意见大、基层工作难开展等问题,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也化解了一批隐患纠纷和干群矛盾,老百姓心里敞亮了,心气顺了。
        二是摸清了村集体家底、解决了村集体增收难问题。各村通过全面清产核资,该收的承包费收回了,该偿还的债务偿还了,该清理的实物资产清理了、土地资源丈量了,债权债务理顺了,有效解决了部分村集体村集体增收难、财务开支混乱、集体“三资”底子不清的问题,确保了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村里有钱办事了。
        三是树立了镇、村两级干部的威信。农村集体项目承包费收缴历来是个“老大难”问题。不论是乡镇干部,还是农村两委干部,都在这次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中体现了品行端、作风正、能力强、方法活的良好形象。办法往一处想、路往一处走、劲往一处使,使得全镇大多数村多年没解决的难题得到了化解,因为经济往来形成的债务纠纷也找到了解决思路,不管遇到多大的难题,最终都得到了妥善解决,赢得了群众的满意和信服,在群众中树立了我们基层干部的威信,党员干部队伍经受住了考验,班子战斗力增强了。
        参考文献
        [1]农村“三变”改革与集体经济增长:理论逻辑与实践启示[J].张应良,徐亚东.农业经济问题.2019(05)
        [2]产权秩序与农村基层治理:类型与比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政治分析[J].桂华.开放时代.2019(02)
        [3]通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理解乡村治理:文献评述与研究建议[J].仝志辉,韦潇竹.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
        [4]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法治困境与出路[J].房绍坤,林广会.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
        [5]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需抓牢清产核资和财务管理[J].丛春龙.大众投资指南.2018(23)
        [6]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需抓牢清产核资和财务管理[J].张世云.农村财务会计.2017(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