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 刘田田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刘田田
[导读] 摘要:当前,经济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
        山东蓝天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250132
        摘要:当前,经济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建筑物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直接联系,建筑质量受到社会中各个领域的重点关注。在建筑行业中,建筑材料对于建筑项目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在建筑材料投入到施工之前,需要根据相应的检测标准以及规范对施工材料进行相应检测。在此基础上,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也间接影响了施工质量,需全面进行提升。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更加科学化、智能化、多元化,只有不断提升建设质量,积极应用新型技术,才能促进建筑行业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作为建筑材料检测机构,若未进行严格、高效管理,将会造成材料检测结果发生错误,如果将这些材料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将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材料检测机构必须做好内部管理,使检测流程更加科学、优质,才能出具权威性、精确性的检测结果,为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性与建设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1建筑工程建筑材料质量管控的作用
        无论哪种类型的建筑项目,建筑材料质量都直接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和成本的控制。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建筑材料类型较多,主要包括砂、钢筋、水泥、外加剂、膨润土、粗细骨料、石材以及土工布等。施工过程中要对全部材料实施严格检验,严禁劣质材料进入工程中。对建筑工程来说,实体是由主体材料和辅助材料共同形成的,辅助材料主要是半成品、构件等。要提升建筑材料的质量,就要确保材料按质、按量、按时供给。由于施工中材料的质量受自然因素、人员技术能力等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动态管理,进行必要的调整,对工程材料质量控制给予高度重视,其重要性集中体现在:1)确保建筑工程科学合理的施工和管理,进一步提升工程材料的管理水平,达到标准规范要求。2)通过有效的材料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可以进一步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撑。一旦质量较差的材料应用到工程施工中,会造成后续频繁维护,抬升维护成本。严重情况下建筑工程因材料质量问题会出现返工的情况,甚至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经营损失。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控制是满足施工标准要求、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根本保障。
        2影响建筑材料化学分析检验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
        2.1原材料
        原材料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直接因素,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材料就是混凝土,混凝土的质量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团队在配比混凝土之前,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严格审查,但是有很多建筑工程承包单位,为了蝇头小利,克扣原材料的采购成本,选择价格较低的原材料来制造混凝土,导致混凝土的质量达不到工程标准,威胁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建筑工程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原材料的把控,从源头减小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2.2化学分析检验工作的方式与流程不规范
        标准的检验方法和流程可以有效地保证检验工作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是,在实际的化学分析检验工作中,由于检验工作人员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差异,检验工作方法的选择不合理的,这会影响检验工作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在控制水泥质量时,如果标准稠度的水量选择不正确,可能导致水泥凝结时间不符合要求。此外,对后期水泥中反映的结果的分析不够详尽,导致无法获得准确的水泥质量检验报告等。
        2.3检测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能力
        在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人员的专业检测能力对检测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当前,大部分的检测工作人员缺少相关检测的专业知识,基本上都是受过相关简单的培训就直接上岗了,这样就导致每个材料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都不相同[6]。在对材料的实际检测中,缺乏专业技术能力的检测人员不能严格按照现相关的检测规范进行检测,在对参数进行设置时也没有依据。还有的检测人员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对工作不能提起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检测出来的材料结果是不可靠的,这就给工程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2.4检验人员技术水平低
        一些检验员的专业技能低下,整体素质较差,对建材检验的标准要求或工作程序不完全了解,或者检验过程不规范,不严格,对材料的检验产生了不利影响,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2.5实验室检验工作条件不符合标准
        根据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化学检验工作过程中使用的标准材料,仪器和设备对存储环境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化学检验工作中,许多实验室的条件不能满足这些规范的要求,从而导致检验工作结果的误差[1]。
        3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方法
        3.1对水泥检测的分析
        在建筑材料运送至施工工地前,需要出示材料质量检测报告,证明工程材料的质量具有可靠性,水泥的质量检测合格证明需由水泥厂的质检部门对建筑工程单位出示,质量检测报告需盖有质量检测部门的专属公章,同时需备注材料的各类基础信息,包括混凝土所使用水泥的品牌、品种、厂标等诸多标识。同时还需标明水泥基础材料的组分。对水泥的MgO2的含量以及SO3的含量进行明确标注,明确标示水泥的细度、安定性、强度以及烧失量等诸多信息。水泥的质检报告是混凝土配合的重要依据,所以需要在混凝土入场前明确了解相关情况和质检信息[2]。
        3.2技术管理方法
        为避免管理工作与材料检测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建筑材料检测机构应实施检测技术管理,确保材料检测结果与实际工程材料适量完全相符。材料检测机构应着力提升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与综合素养,增强各种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与此同时,由于市场中不断涌现各种新型材料,传统的检测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与建筑材料检测需求,因此应积极引进各种新型检测技术,从而更好地对新型材料进行准确检测,提升检测结果稳定性。检测机构还应使检测人员、设备之间获得协调配比,降低对建筑材料质量结果的影响程度,只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在检测机构中形成完善的检测技术管理工作,从根本上确保检测水平与准确性,更好地应用各种检测技术提升检测效率[3]。
        3.3完善标准的检测程序并严格落实
        建筑工程建筑施工材料类型较多、规格多样,造成了对不同材料的检测程序有所差异,所以要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检测试验程序和标准,严格遵照材料检测具体需要和标准选择试验程序,只有保证试验目标以及操作流程的有效性才能保证材料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尤其是对钢筋、水泥等主要材料,更要严格遵照检测试验程序进行,保证检测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4]。
        结束语
        混凝土原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综合质量有重要影响,所以项目管理者应重视混凝土原料质量的管控工作,采用科学的检测方式,以精确掌握混凝土原料的质量情况。在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及控制过程中,会涉及较多计算以及各类标准,检测人员需熟练掌握计算公式,并能通过各组分的性能参数,确定组分对混凝土拌合的适用性。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及控制对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技术人员需按要求进行严格检测,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原材料予以清除,使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及控制工作,发挥应有的意义和价值[5]。
        参考文献:
        [1]顾力军.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探析[J].江西建材,2021(04):35+37.
        [2]孔德丽.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1(04):1-2.
        [3]施煜.建筑材料检测机构管理对检测质量的影响[J].广东建材,2021,37(04):19-20.
        [4]翟祥军,武玲.某水电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测、病害分析与治理[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1,19(02):172-177+190.
        [5]刘树江.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及控制方法[J].房地产世界,2021(06):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