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临沂工务段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铁路线路是铁路运输系统的基础,在铁路运输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经常保持线路设备良好状态,才能保证正常的运输秩序和各项运输任务的完成.然而,铁路线路在列车重力和列车运动产生的各种力的作用下,以及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会发生各种病害.本文将详细介绍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铁路线路养护维修办法,从而保证列车平稳,安全和不间断地运行。
关键词:铁路;线路;维修
前言
铁路是我国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随着铁路的不断提速,对铁路线路 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铁路所处环境的不同,在其使用过程中由于维修和养护方法的失误使得铁路安全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本文主要对铁路维修中经常出 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给出了维修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措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铁路运输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铁路运输切实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当前我 国的铁路运输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也要加强对铁路的监控,当前我国铁路线路的主要特点要进行必要的“状态修”,这样一来就完全避免 了养护维修当中的盲目性。在当前的状况下,如何有效的加强铁路线路的维修,切实建立起信息管理的数据系统对于我国的铁路运输来说 意义深远。在新的形势下,切实加强铁路维修公司的发展,可以为我国铁路运输的安全发展夯实基础,更好的确保我国铁路运输的安全发展。
一.铁道工务线路养护的意义
随着铁路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量越来越大,铁路线路的负荷也不断加大,导致我国铁路线路容易出现轨道尺寸变形和路基变形的问题,钢轨及其他零部件磨损严重,影响铁路线路的使用寿命和铁路的安全运输。因此,必须要加强对铁路线路常见病害的研究,及时维修铁路破损的区域并进行有效的养护,保证铁路运输能够顺利安全进行。铁路线路作为一个结构整体,其不仅轨道,路基,同时还包括桥隧建筑物,而且各个组成部分都发挥着不同的功能,轨道,路基及桥隧建筑物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受到破坏或是变形,铁路整体结构和功能性都受到较大的影响。铁路线路是我确保铁路机车和列车运行的重要保障,列车长年累月的不断运行,铁路线路需要承载车辆车轮的负荷,钢轨,轨枕及联结零件会受到不同痛苦呀然磨损,而且线路设备的性能也会不断变差,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做好铁路线种的维修和养护工作,确保铁路线路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下,铁路客运运输任务才能得以完成。在对铁路线种运行维修养护工作中,需要遵循防治结合,预防为主及修养并重的原则,确保线路的质量及设备的完整性,从而使列车能够安全,平衡的运行。
二.铁路线路出现病害的原因
1.道床的刚性会对轨枕上的压力和道床生应力造成比较大的影响,道床刚度和道床应力,枕上压力的刚度变化是同向的,而且变化的幅度也非常大,因此,道床的刚性会对维修的工作量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2.轨道的受力主要是列车的荷载造成的,轨道受力形变和荷载之间的关系是线形的,轨道结构受力变形和荷载增加的百分比是一致的。
3.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铁路运输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铁路运输速度和铁路运输承载量逐渐增加。从高速铁路项目不断建设以来,我国火车经过了多次提速,运行速度不断加快,负荷载重量也逐渐加大,导致列车与铁路双轨互相接触的轮毂之间存在较大的冲击作用,造成钢轨的磨损速度大大加快。
同时,铁路线路相关设备的发展和建设与铁路提速和铁路承载量的增加不相匹配,导致轨道并不能够满足当前运载需求,从而引起钢轨磨损的进一步加大。在这种情况下,铁路的日常养护和维修存在一定的困难,人力维护成本增加,维护频率加大,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提高对策分析
1.强化对铁路线路的维修与养护
工作人员在开展铁路线路的维修与养护工作时,应当关注如下几个关键点,其一,工作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的几何尺寸意识,在对轨道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时,需要综合考量车厢的重量、车厢中大型货物的重量,以此作为分析列车冲击力与轨道振动的基础性数据,量化分析与预测轨道的形变量。其二,工作人员应当在日常巡检过程中关注不良轨缝,通过定期监测轨缝大小的变化以及线路设备的侵蚀情况对质量问题加以预判,严格按照养护规范对相关设备的部件以及轨缝涂抹润滑油,以提高铁路线路的质量。其三,严格遵照线路作业规定,对检查发现的设备几何尺寸超限、轨枕失效、道床开裂等问题有针对性整改。其四,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鉴于线路养护维修工作的专业性,铁路部门应当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层次,锻炼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高铁路线路养护维修工作开展的质量。
2.加强对铁路线路的全面检查
铁路线路的全面检查内容包括铁轨冻害回落、绝缘接头、三防设施、曲线等,在实际开展线路质量与故障检查时,应当预先做好无缝线路的位移观测技术分析、高温或低温环境下铁轨的应力分析等工作。线路检查人员应严格落实不同巡检场景下的巡察制度,根据天气情况、铁轨温度等情况设计检查方案,对线路的关键环节如站专线、管内正线等应加大故障检查力度以及检查覆盖面,以便从细节部分及时发现铁路线路存在的故障。同时,检查人员也应当加强对钢轨接头、以往伤损加固处以及夹板等关键部位的检查,对于人眼无法直接观测的故障应当借助探测仪器开展无接触式检查,以确保全面检查工作落实到位。
3.注重对薄弱环节的设备性能
铁路线路养护与维修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一些薄弱环节,如钢轨接头部位、道岔部位等等,这些部位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线路的运行安全性,因此,在实际养护与维修工作中,应当采取规范、科学的方法以提升薄弱环节相关设备的性能。具体来说,检查人员可以充分利用无接触性仪器采集薄弱环节的三维定位数据、铁轨变形数据等,并以此作为质量问题分析的数据基础。在道岔进行养护时需要按照养护规范对钢轨进行打磨涂油,做好关联部位的润滑工作,以提高设备的性能。
结束语
铁路线路养护与维修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线路通行的安全性,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围绕养护与维修内容,遵循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原则,对铁路线路进行全面检查、对重点环节于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关注与设备性能提升,同时树立几何尺寸意识,在提高个人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提高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淑珍.提高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问题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2):4344.
[2]李长伟,王金虎,李华栋,户小明.铁路线路病害治理、维修和养护[J].中国铁路,2009(06):5457.
[3]武志鹏.对铁路线路病害治理、维修和养护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