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徐金双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徐金双
[导读] 摘要:在我国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背景下,水利工程设计与建设必须秉持生态理念,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在满足水利工程使用需求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在提升水利工程的水资源合理调配的基础上实现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广西桂耕土地工程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在我国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背景下,水利工程设计与建设必须秉持生态理念,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在满足水利工程使用需求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在提升水利工程的水资源合理调配的基础上实现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本文通过探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水利工程建设与我国城市的建设以及农业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水利工程是实现农田灌溉、水资源调配的重要手段,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更加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在以往的水利工程设计规划和施工建设中,由于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对水资源的污染,增加了水资源的浪费。生态理念下的水利工程设计,秉持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原则,有效提升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平,解决了以往水利工程设计与建设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借助水利工程设计规划的生态性,提升了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实现了市政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1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内涵概述
        水利工程设计中所秉持的生态理念是指在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规划与建设时,应当秉持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不断优化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更为有效的分配和利用水资源,在保障周边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的基础之上,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降低水旱灾害的发生几率,从而更好的为水利灌溉、城市生产及生活用水提供便利[1]。将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工程设计中,应当本着不破坏原有的轮廓、不破坏和污染水源地的原则,有效降低水资源浪费,在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的同时,实现保护与优化生态环境的目标。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现实意义
        将生态理念应用于水利工程设计之中,兼顾了绿色、环保、经济、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调配和管理,在发挥水利工程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维护生态环境,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在设计规划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后期建设与使用环节的经济实用性与环保性,既满足了水利工程的基础需求,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也通过合理规划设计降低了水利工程的建设成本,提升了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此外,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我国整体发展的重要问题,水资源短缺造成了土地荒漠化、沙尘暴、淡水湖泊减少等严重危害,如果不能合理的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科学的设计水利工程,将会严重影响干旱地区人民的生活及农业、工业等产业的发展,也会造成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将生态理念与水利工程设计相结合,是最大化的保护与利用水资源,维持人类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手段。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前期勘察工作不够细致周全
        在开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规划前,全面细致的勘察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这是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范围较广,不同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及水资源分布的情况都会影响水利工程的设计和规划,必须要借助实地勘查与测量工作掌握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区域的地质、水文、气候、环境等必要条件,才能够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2]。如果前期勘察工作不充分,导致设计方案不合理,在施工中必然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既增加了施工成本,也会导致会生态环境的破坏。
        3.2设计方案没有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环境,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但就目前情况而言,部分水利工程项目在设计规划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在设计规划中往往更加重视水利工程的功能性以及工程的经济效益,也忽视了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导致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产生了大量的资源消耗与浪费,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违背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初衷。


        3.3设计人员的专业性不足
        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是影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规划的重要因素,由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要兼顾水利工程的功能与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因此设计难度相对更大,设计人员既要具备水利工程设计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经验,同时还需要以生态学为指导,在水利工程设计中体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然而在实际的水利工程设计中,很多设计人员对于生态学领域的专业知识涉及不多,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使得水利工程设计中难以体现出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制约了水利工程生态效益的实现。
        4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策略
        4.1水文环境勘测
        首先,要全面勘察与测量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整体环境和水文条件,基于历史文件资料,依托现代化的数据测量与计算工具,制定完善的水利工程设计规划方案,尽可能利用精确的数据信息提升设计方案的匹配度,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对施工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利用,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其次,施工区域的水文条件和施工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在发生着变化,因此水利工程的设计规划不能仅凭经验和单一采集的数据,而是需要通过动态化的监测提取有效数据,以此满足水利工程建设和使用的实际需求;再次,要本着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通过科学的勘察与探测一起,摸清施工区域的水文走向,选取水量充沛,流向稳定的水源或具有蓄水能力的水库,通过合理的设计规划提升水利工程的抗洪抗旱能力[3]。
        4.2堤岸结构设计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既要确保其基本性能的发挥,又需要兼顾维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更需要结合过往的历史资料、经验和专业的水利工程设计知识开展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堤岸结构设计工作。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堤岸周边环境的监测与评价力度,建立完善的环境评价体系,通过强有力的监测约束促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同步提升,打造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相协调、相促进、相适应的良性系统,以有效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施工区域生态环境的动态化管理,结合实际的环境数据及时更新堤岸设计方案,以尽可能满足水利工程设计的生态需求。
        4.3河道改造方案
        河道改造会直接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功能,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不但要满足实际的使用需要,更需要遵循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维护河道生态环境,实现对河道资源的有效保护,提高河道两岸的绿化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的生态价值与环保价值。
        4.4岸坡防护设计
        水利工程建设的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设计规划的科学合理要求较高。在进行岸坡防护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岸坡防护的实际需求,在适用性与环保性方面加以协调,减少因岸坡防护施工对周边环境尤其是植被和动物造成的影响,实现岸坡防护与生态环境的互相配合,为岸坡周边的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尽可能减少在设计施工中使用混凝土等透水性能较差的材料,以有效维护岸坡周边的生态环境。
        结论:
        水利工程关系着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与利用,影响着周边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对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通过将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了二者的共同发展,体现出了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存,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重要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邓刚.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02):288-289.
        [2]张亚杰.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科技视界,2017(27):173+158.
        [3]陈志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03):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