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吕悦皓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吕悦皓
[导读] 摘要:在现代城市交通建设中,人们对现代城市政道路的安全要求不仅仅局限于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而是通过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结合安全管理科学和现代道路设计美学,促进现代城市政道路的快速健康发展。
        昆明理工泛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在现代城市交通建设中,人们对现代城市政道路的安全要求不仅仅局限于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而是通过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结合安全管理科学和现代道路设计美学,促进现代城市政道路的快速健康发展。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海绵新城道路给排水处理系统设计与建设的意义,以及传统海绵新城规划理念在推进市政道路,整体给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应用技术要点。最后, 本文提出了在推进市政路,给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传统海绵新城规划理念的三条有效途径,要真正以海绵新城建设理念设计政道路新城的给排水系统,首先要从生态人性化的角度设计政道路新城的交通,并促使其工程设计得到优化。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给排水设计;应用分析
        引言:功能多元化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然而,城市空间资源的极度稀缺导致城市相关设施建设受到空间约束,城市面临功能负荷过大的问题。海绵城市理念是应对城市发展功能超载的有效途径。城市给排水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正视这个问题。
        一、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生态城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旨在创建一个更加科学完善的生态城风水、雨洪保护管理体系。所以在很多人的时代,海绵生态城也被称为‘水弹性城市’。如果在我国城市综合排水系统建设之初,可以将我国的海绵状城市规划作为主要的理论研究依据,那么在强降雨和多雨天气下,排水系统能够有效地吸收、储存、渗透和净化城市雨水。在城市水资源利用需求日益增加的发展过程中,排水系统不仅可以合理释放早期吸收、储存和渗漏的雨水资源,还可以实现综合利用。在海绵城市,建筑时,所用的建筑材料较为特殊,需要具备渗水、防滑和吸音的特性。因此,如果一个城市能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海绵城市的发展理念,就能够不断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在一些一线城市,海绵新城建设理念下的海绵城市主干道立体景观设计更具特色,缓解了海绵城市热岛效应可能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要想提高一个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水平,需要彻底转变城市发展建设理念。在我国传统的推进市市政街道排水工程建设中,多年来的重点主要是街道路面的排水硬化,这就要求市政排水工程同时满足“快速排水”和“末端集中”的排水原则。海绵新城建设理念下,更加注重种草沟、雨水花园等基础设施建设,遵循“缓释减排”、“释放源头”的原则。这种设计理念更先进,从源头上减弱了洪涝威胁。
        二、目前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城市环境气象较为复杂
        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气象条件更加复杂多变,人们往往无法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气候变化,给城市市政道路地下排水系统建设带来巨大的管理压力。过去,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设计管理人员往往无法结合当地的气候、天气和气候条件组织设计管理。在这个设计过程中,如果设计中出现一些问题,设计工作就不能有效地组织起来。
        2.2降水利用率比较低
        从目前的相关科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很难知道,20%的自然生态供水系统确实存在大量的城市雨水流失,80%的城市雨水通过渗透渗入地下水表层。但随着城市水下地面和地表地质硬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目前只有20%的城市雨水能够完全渗入城市地面,80%的城市雨水无法形成地下径流,不能有效补充全市地下水,促进城市水资源。
        2.3施工和维护不合理
        对于城市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我们更注重地上空间的建设,而忽略了地下空间的建设。另外,目前专门从事地下管线工程的管理技术人员相对较少。地上基础施工与地下基础施工配合不够。同时,在许多大城市,建筑给排水配套系统的设计不能有效满足现代城市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许多城市给排水系统往往在建成后缺乏日常维护,维护方法往往不科学。
        三、市政给排水设计中海绵城市的应用要点分析
        3.1进行合理的规划工作
        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城市具体情况的调查和城市发展情况的研究,找出城市发展过程中给排水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对策。同时,城市中的河流、湿地、湖泊等生态水源也应得到相应的保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将这些河流、湿地、湖泊与蓄水设计相结合,从而在遇到暴雨、暴雨时有效避免城市内涝灾害。要加强城市给排水过程中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维护城市水资源平衡,科学合理设计水资源配置和控制程序,提高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系统性。在设计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制定相应的设计制度和各环节的设计标准,确保设计师的设计方案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要求。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选择一些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避免后续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给排水材料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
        3.2提升给排水系统设计人员的水平
        城市给排水系统能够有效满足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对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目前,由于海绵城市在我国发展较晚,缺乏足够的设计经验,无法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目前,在城市给排水设计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体现海绵城市的理念,应该充分利用水资源。应该说,要不断提高相关设计和运营人员的相关设计和运营能力,首先要不断加强对给排水系统相关设计和运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充分了解我国目前的海绵城市理念,了解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现状,增强自身的设计能力,创新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法。相关单位要能在申请过程中挑选一些高素质、高学历、高能力的专业人士,以提高设计师的整体水平。此外,在设计过程中,应能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先进的给排水技术和净水技术,以提高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雨水污水的净化效果。
        3.3人行道中渗透海绵城市理念的设计
        在市政工程总体排水设计项目中,人行路的城市总体排水设计至关重要。我们在进行现代市政和主干道整体排水工程的整体设计和施工时,也需要充分考虑采用这种海绵状的现代城市整体设计排水理念。当我们把人行,的道路设计成传统的大型公共城市车辆时,路面大部分是由防渗材料制成的。由于材料的特殊性,雨天不可避免会积水、湿滑,严重影响人们雨天出行的便利性。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实问题,在目前人行路的大规模城市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多年来一直采用海绵状的城市设计理念,要求在城市人行路的设计、铺设和施工过程中,尽可能选择透水性较好的海绵材料,使该材料能够快速吸收雨水,避免积水。而且这种材料的使用还可以起到调节地面温度和湿度的作用,保持地下水的及时补充和供应。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地区的发展水平非常有限。铺设人行路时,如果使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整体成本会比较大,面积负担不起这个成本。针对这种情况,在市政排水工程建设中,需要设置基础排水管。在具体设计方面,管道的倾斜度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保持良好的排水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海绵城市建设进程逐步加快。然而,在海绵城市,城市给排水处理系统的规划建设对海绵城市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和正常运行有着很大的直接影响,因此,相关规划人员仍需要在日常规划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海绵城市规划新理念的学习和应用。确保在有效解决海绵城市缺水和洪涝问题的同时,加强城市水资源的循环经济综合利用,促进海绵城市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和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放.市政给排水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渗透[J].智能城市,2021,7(08):34-35.
        [2]高俊杰.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1(09):117-118.
        [3]高进仑,杨阳.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1,6(05):203-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