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遮盖时间对单眼轻中度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期   作者:李晓燕
[导读] 目的 探讨不同遮盖时间对治疗单眼轻中度屈光不正儿童的临床治疗效果
        李晓燕
        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遮盖时间对治疗单眼轻中度屈光不正儿童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3-6岁此类90例患儿随机分成A、B两组经验光配镜;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遮盖时间+目力训练治疗,其中A组每天的遮盖时间是B组的两倍。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比较两组患儿视力改善情况。结果 A、B两个小组在经过1个月的治疗时视力矫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2个月时差异缩小,但仍具有参考性的统计意义(P<0.05),3个月后,A、B两组弱视眼的视力改善情况已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遮盖时间越长对儿童中轻度屈光不正弱视患儿的视力改善越好,单眼轻中度儿童屈光弱视遮光的治疗短时有效,依从性好。
关键词:屈光参差性弱视;遮盖疗法;最佳矫正视力
        在临床上,弱视是儿童发育期间常见的眼部疾病。有数据调查指明,国内儿童弱视情况在儿童视力不良中占到了60%[1]。此类患儿视力低于正常水平并伴有双眼立体视功能缺损,所以眼科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儿童弱视的有效治疗。对此类患儿目前主要采取医学验光,配戴合适眼镜来进行治疗,基于改善患儿视力的基础上采取遮盖疗法和弱视训练,矫正患儿弱视眼,矫正视力。由于需要高频率的密切观察在遮盖治疗中儿童被遮盖眼的视力,使得复诊率增高,患儿依从性差,从而不能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2]。本文即将阐述通过不同遮盖时间对屈光参差性中度弱视患者的治疗的成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抽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眼科门诊3-6岁轻中度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90例,随机分成A、B两个治疗组,其中A组45例,男性23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6±1.5)岁;B组45例,男性20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5.1±0.4)岁,两组患儿在年龄和性别上无显著差异(P>0.05)。此项研究已征得患儿监护人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弱视的标准及除外标准  弱视标准:诊断依照弱视诊断专家共识(2011年)确诊为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标准为双眼经视力矫正、屈光以及外眼及眼底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在眼部的发生,两眼球镜差高于1.5DS,柱镜差高于1.0DC,双眼视力相差两行及以上。轻中度弱视在弱视分类中的标准是弱视眼0.2≤最佳矫正视力(BCVA)<0.8。除外标准:形觉剥夺性弱视、斜视性弱视、其他方式治疗的弱视以及合并其他眼部疾病或病理性改变者;有其他脑部疾病、精神病患者;不遵从医嘱或不能配合完成随访者不纳入弱视的标准。
1.3治疗方法
1.3.1佩戴眼镜  两组患儿均经门诊验光,佩戴眼镜,并给予阿托品滴眼液4天,2次/d。在治疗过程中,根据验光报告及双眼视力改善情况,适当进行调整更换合适的眼镜。
1.3.2遮盖疗法  对两组患儿采用眼贴遮盖非弱视眼,A组患儿每天遮盖3小时,B组患儿每天遮盖1.5小时。
1.3.3 弱视训练 在老师或家长的配合下进行例如串珠训练,描图训练等达到精细化目力训练。
1.4 观察指标 为了观察最佳疗效,以患儿在治疗开始后的1、2、3个月时的弱视眼最佳矫正视力值为观察目标。

3  讨论
 形觉剥夺、斜视、屈光参差和屈光不正是形成儿童弱视的病因[3],导致患儿屈光性参差性弱视的前提是在视力发育阶段出现双眼视网膜成像清晰度不同、视皮层水平相抑制,患儿视力低下,双眼视功能建立受到严重影响。有报道显示,视觉损害是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早期症状[4]。因此为了确保患儿在视力发育敏感期建立良好的双眼视功能以及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屈光性弱视一经诊断应立即开始治疗。正确验光并佩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是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首要任务。冯芳等[5]在研究中发现,中高度远视性弱视的患儿治愈率得到提高,得益于对屈光不正的儿童进行屈光矫正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单眼弱视中遮盖疗法历史悠久,也是迄今最为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非弱视眼在被遮盖的情况下迫使患者使用处于劣势的弱视眼,以此改善单眼弱视所形成的抑制因素,促进了弱视眼的功能发育。有相关文献提出眼科医生对单眼弱视通过观察不同遮盖时间对患儿治疗的疗效,发现短期遮盖时间越长,疗效越好,如长期治疗,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在弱视治疗中,存在量效关系。目前尚无最有效遮盖时间的定论,也未见相关文献报道。
        患儿和家长能够配合治疗是遮盖疗法实施的关键。接受遮盖疗法期间患儿及监护人对单日延长遮盖时间依从性差,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为了改善这一不良局面,应该采取短时遮盖治疗,可以使患儿在家长监护下自由安排时间完成治疗的同时避免给患儿带来更大的心理伤害,以此来保证患儿更大程度对治疗的依从性,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有研究发现,在减少弱视的复发率中,患儿及监护人对于遮盖疗法良好的依从性和接受性起到了关键作用。相关研究证实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则治疗效果明显。相对于全遮盖而言,采用短时遮盖疗法患者更容易接受,且两者对最终治疗效果并无明显差异,因此治疗效果更有效、更安全、更值得推广的是采用短时遮盖法。
        综上所述,采用遮盖疗法,短期内,单日遮盖时间越长对中轻度屈光弱视患儿的视力改善越显著,因此采用短时遮盖法治疗儿童弱视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茂菊, 吴青松, 李家璋,等. 恩施市926例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及弱视调查[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 29(6):789-792.
[2]邓恩俐. 视觉功能训练联合强化遮盖综合治疗单眼弱视儿童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 2020,27(26): 128-130,134.
[3]张红艳. 儿童弱视治疗现状及新进展[J].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8, 12(1):124-126.
[4]赵博文, 付晶, 于静,等. 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短期单纯屈光矫正疗效分析[J].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19, 27(2):5-8.
[5]冯芳. 常规弱视治疗法联合视功能训练治疗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疗效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12(5):1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