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指标在糖尿病检测中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期   作者:李茂平 张海婷
[导读] 目的:对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指标在糖尿病检测中的效果和意义进行分析
        李茂平    张海婷
        重庆市南岸区广阳镇卫生院  邮编:401339
        【摘要】目的:对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指标在糖尿病检测中的效果和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糖尿病检测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100例健康人群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研究时间为2020年5月-2020年7月,两组患者均进行血糖检测,检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各项血糖指标。结果:两组检测结果对比发现,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各项血糖指标均低于观察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各项血糖指标数据均高于正常人群,所以将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指标作为糖尿病检测标准是可行的,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指标;糖尿病检测;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无法治愈但是可以通过人为控制的慢性疾病,主要原因是由于生活环境以及遗传因素所引起的体内胰岛素含量偏低或者胰岛素生产出现障碍,使患者的血糖长期高于标准值。糖尿病患者最典型的症状为“三多一少”患者会出现喝得多,排尿也多,吃得多但是体重减轻的现象[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糖尿病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危害,主要体现在患者会出现口渴多尿;多食消瘦;伤口愈合难;还会引起身体各种感染;严重的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糖尿病的前期发病率达到了50.1%,我国目前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5%,糖尿病患者达到了1.5亿左右,但是其治疗率及控制率却很低,主要是很多糖尿病患者还未确诊。越早的检测出糖尿病患者才能有效的控制自身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对患者的危害性。所以提高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率很关键,有助于医护工作人员工作的展开[2]。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指标在糖尿病检测中的效果,根据两组研究对象的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指标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指标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5月-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再选取100例体检健康的人群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在24岁-65岁,平均(51.21±2.11)岁。对照组中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在26-64岁,平均(52.46±1.9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均无其他重要器官病变,无精神病疾病,患者均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
1.2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在早上空腹状态下进行血糖检测,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4ml,将采集样品放入抗凝管中保存,准备测试,将所有血液样品进行离心,离心转速为300r/min离心时间为10min,待血液分离后提取出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测定后对研究对象的血糖水平做好记录。测量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方法,正常空腹血糖的参考值为3.89~6.1mmol/L,糖化血红蛋白选用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分析仪进行检测,抽取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研究对象空腹血液3ml,通过反向阳离子交换层析法将糖化血红蛋白分离出来,用液相色谱检测分离出来的糖化血红蛋白,正常的糖化血红蛋白的范围在4%-6%,记录检测结果。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人员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3、讨论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也随之出现转变,生活质量的提升也使得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危险提高,通过临床医学统计分析,我国糖尿病患者已经位居世界第一[3]。通常糖尿病的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但是这几年统计显示有明显趋于年轻化的样式,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最主要的是遗传因素,大部分患者都有糖尿病家族史,同时饮食过多,过度肥胖,以及运动量较少,受到病毒感染导致的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也会引起糖尿病的发生[4]。大多数人群都认为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出现这种症状的时候应该怀疑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但是只靠这一标准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是不准确的,不能因为没有类似症状,就以为没有糖尿病,不会去医院进行糖尿病检测,直到身体出现相关并发症才去检查,就会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而且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一些过度肥胖的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高于正常水平,但是由于患者摄入碳水含量过多,所以血糖仍会偏高[5]。所以其他一些糖尿病的非典型症状也要有所了解,例如皮肤干燥瘙痒,长期有饥饿感,身体疲劳精神萎靡等症状也可能是由于糖尿病所引起的。糖尿病最主要的检测指标是血糖含量,血糖是目前检测糖尿病的唯一判定标准,也是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血糖检测简单方便,是糖尿病筛查的常规方法,但是可能会出现漏诊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我国饮食主要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很容易出现餐后血糖升高,有的患者在空腹时的血糖检测正常,而在餐后的血糖会升高。糖化血红蛋白也是判断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它是指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和血液中的葡萄糖经过非酶促反应结合形成的不可逆产物,与血糖只反映抽血时体内血糖水平不同,糖化血红蛋白的半衰期大约为120天,可以对患者近三个月的血糖水平做出评估,且糖化血红蛋白不会受到血糖影响,不会随着胰岛素变化所变化,临床检测比较稳定。
        本次研究中,患有糖尿病的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的健康人群,因此,将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指标作糖尿病患者的检测指标是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巧玲,张佳.糖尿病患者应用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指标的影响[J].名医,2020(12):246-247.
[2]赵晨.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作用分析及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01):36-37.
[3]韩丽霞.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结果的临床检验分析[J].智慧健康,2019,5(08):9-10.
[4]王军.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20):2395-2397.
[5]马玲.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血脂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5):99-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