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雄
湖北省监利市中医医院 湖北监利 43330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CT和MRI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对比确诊结果,观察两种检查方式脑血管疾病检出率,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MRI总检出率为98.75%,CT为91.25%,MRI总检出率高于CT(P<0.05)。结论: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MRI检出率优于CT,临床使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CT;MRI;检出率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是指脑部血管的各种疾病,主要分为缺血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常见类型有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颅内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脑动脉炎等,若不及时进行诊治,可直接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其采取早期及时的治疗十分重要[1]。及时诊断可为患者争取早期治疗时机,影像学检查是目前临床上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其中以CT和磁共振成像(MRI)最为常用,两种检查方式优势和诊断效果各不相同[2]。基于此,本研究分析探讨了CT和MRI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2.87±8.45岁,其中脑出血26例,脑梗死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9例,颅内动脉瘤11例。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检查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CT和MRI检查,CT检查:选择GE16排螺旋CT扫描仪,参数设置:矩阵512×512,管电压120kV,管电流为330A,层厚设置为1.25mm,螺距为0.625,速率0.5秒/圈,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行矢状位、冠状位的常规扫描,后行增强扫描,注射85mL的碘对比剂,注射速率为4mL/s,扫描完成后,将数据传入工作站,并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MRI检查:选择Avant01.5T磁共振扫描仪,患者取横轴位体位,实施T1W1平扫、T2W1横扫和脂肪抑制等扫描,并行冠状位脂肪抑制、T1W1、延长性T1W1、三维动态加强扫描,注射对比剂,行4次动态扫描,获取静脉期和动脉期图像,后在注射对比剂3min后,行脂肪抑制、薄层轴位T1W1与冠状位扫描,获取延迟图像。由两位资历较高的影像学诊断医师共同阅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检查方式脑血管疾病检出率,并对数据作以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png)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指在脑血管壁病变或血流障碍基础上发生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障碍,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据相关数据统计,脑血管疾病现已成为世界上死亡率仅次于恶性肿瘤的疾病,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不仅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给患者家庭、社会等带来极大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并采取积极的治疗十分重要[3]。
通过临床表现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诊断,效果较为不理想,且容易延误急性患者治疗时机,在临床中诊断脑血管疾病需依据影像学表现,目前临床上诊断该病以CT和MRI最为常见,两种检查方式优势各不相同。CT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断层扫描技术对患者的病变或损伤部位进行扫描,可行多层面观察,CT检查下密度较高的骨组织显像更为清楚,对判断骨组织损伤等方面优于MRI,但由于骨伪影、大脑镰钙化等影响,导致对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不如MRI[4]。MRI检查主要通过核物理成像技术,发散电磁波,使人体氢原子核吸收后放射核磁共振电信号,电信号经探测器吸收后呈现出图像,MRI成像无骨性伪影,具有多方位成像、立体成像等功能,在软组织的扫描中具有较大优势,同时MRI可通过流空效应显示颅内血管结构,因此,对脑血管疾病的检出率高CT[5]。
本研究选取了8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取CT和MRI检查,对比了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结果显示,MRI总检出率为98.75%,CT为91.25%,MRI总检出率高于CT(P<0.05),可见MRI诊断效果优于CT,对脑血管疾病的检出率更高,这主要与MRI对软组织、血管等显示良好以及成像无骨性伪影等有关。
综上所述,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MRI检出率优于CT,临床使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晋历. CT和MRI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有效性及效果[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 002(018):68-69.
[2]刘宏, 吴政俊, 何明方. MSCT和MRI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比较[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 17(12):21-23.
[3]史学斌. CT和MRI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有效性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017(009):137-138.
[4]周镇源, 许杰雄, 成珊珊. MRI与CT应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比较[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 028(005):1019-1020.
[5]朱季子, 谭占国, 夏志民,等. CT与MRI检查在脑梗塞并脑出血诊断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研究[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 16(05):2+35-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