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冬玲
安溪县医院新生儿科 福建 泉州 362400
【摘要】目的:讨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有效性及意义。方法:以系统随机抽样法将本院2020年2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7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等额37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评价标准:护理有效率、平均黄疸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的94.59%明显比对照组护理有效率的70.27%高,P<0.05;研究组平均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家属满意度的97.3%明显比对照组家属满意度的72.97%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利于增强此病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家属很满意此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身体器官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且对病原菌抵抗力较低,应注重对其的临床护理工作,确保护理服务有效且令人满意。黄疸为新生儿高发性疾病,若未及时对此病进行诊疗,将诱发胆红素脑病以及核黄疸等不良疾病,致使造成患儿大脑的不可逆损伤[1]。在对新生儿黄疸疾病进行治疗时应辅以优质化护理模式,使之尽可能加速黄疸消退,有效改善黄疸对新生儿造成的不良损害。基于此,本次研究中对本院2020年2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7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后的有效性及意义进行了分析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系统随机抽样法将本院2020年2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7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等额37例。分组后不同组别各资料存在同质性(P>0.05):对照组中:男/女:19/18,日龄均值为(7.2±1.3)d,出生体重均值为(3133.8±140.6)g;对照组中:男/女:20/17,日龄均值为(7.7±1.5)d,出生体重均值为(1313.0±141.9)g。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遵医嘱给予患儿补液、保暖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给予家属健康宣教、用药指导,注意观察患儿病情等。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1)病情评估:(1)病情评估:做好对患儿及家属的入院接待工作后,对患儿病情进行细致化评估,并对其相关临床基本资料进行了解。(2)家属健康教育:责任护理人员应详细为家属讲解新生儿黄疸健康知识,包括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自护方法等,对家属焦虑不安的情绪进行安抚,鼓励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治疗及护理工作。(3)皮肤护理:黄疸症状出现时,患儿通常会出现皮肤瘙痒等不良症状表现,为避免其对局部皮肤进行抓挠,应要求家属在患儿身旁进行看护,及时清理干净患儿皮肤,确保其皮肤干燥性,及时更换尿布及床单被褥,警惕红疹及感染等不良反应,穿着全棉类衣物,以减轻皮肤刺激。(4)脐部护理:对患儿脐带气味及渗血情况进行观察,洗澡期间尽可能不要在脐部位置上弄到水,洗澡后借助于乙醇(浓度为75%)对肚脐部位进行擦拭,以产生预防感染及消毒的效果[2]。(5)大小便护理:要求家属在患儿排便后使用温水对其臀部进行轻柔的擦拭,以避免发生臀部红疹现象,若已出现,应在清洗完臀部后擦拭氧化锌软膏,护理人员应记录好患儿每日大小便性状及量。(6)蓝光治疗护理:蓝光治疗前应先对患儿进行细致化的洗澡,更换好尿布,并使用柔软的棉布将其手部及足部进行包裹,实际蓝光治疗时注意保护好患儿眼睛,并在其会阴部位盖有黑布[3]。治疗结束后叮嘱家属给予患儿一定的水分,以促进肠胃蠕动,降低肠内胆红素水平。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护理有效率、平均黄疸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进行观察,其中护理有效率评价标准为:显效:治疗1周后患儿黄疸及临床症状消失,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有效:治疗1周后患儿黄疸及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血清胆红素水平有所降低;无效:未满足显效与有效标准[4]。出院时向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自制问卷调查(百分制),满意度划分标准为:满意:90-100;较为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
1.4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用χ2计算,计量资料用t计算,若P<0.05,即可判定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护理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的94.59%明显比对照组护理有效率的70.27%高,P<0.05,见表1。
.png)
3.讨论
优质护理属于新型人性化护理模式,其可结合机体病情实况来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将严格秉持以人为本护理宗旨,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此护理模式后利于为其生理、心理及环境方面提供全面化的护理服务[5]。本次研究中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优质护理期间将积极做好对患儿的基础护理工作,包括有病情评估、脐部护理、大小便护理以及皮肤护理,这些护理措施将及时掌握患儿病情进展情况,便于尽早发现治疗风险及调整治疗计划,保障其治疗期间皮肤干爽,脐部无感染,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促进患儿有效排出胎便,降低其肠内胆红素水平,促进黄疸症状消退。同时,本次优质护理措施实施期间还会为患儿提供优质的蓝光治疗护理,蓝光治疗利于促进患儿体内胆红素的代谢,在该项治疗期间做好护理工作可避免损伤到患儿眼部等皮肤部位,提高治疗安全性。另外,优质护理实施期间将加强对家属的健康宣教及不良情绪疏导,以促使其可积极协助医护人员展开相关治疗及护理工作,提升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6]。
总结: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利于增强此病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家属很满意此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巧.优质护理干预配合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黄疸消退及并发症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33(16):183-184.
[2]杨丽.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国际感染病学,2019,8(3):183.
[3]赵冰冰.优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5):217-218.
[4]邹小红.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9,17(8):960-961.
[5]杨文君.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3):132-133.
[6]成慧香.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