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改善白血病患者不良 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的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期   作者:李洋洋
[导读] 目的 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不良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李洋洋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不良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白血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变化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以及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白血病患者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关键词:优质护理;白血病;不良情绪;依从性;满意度;
        白血病患者以发热、感染、贫血、出血、骨骼疼痛以及脾、肝、淋巴结等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为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主要治疗方案为进行化疗,但化疗会加大患者痛苦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不强,长此以往易产生不良情绪而影响疗效以及预后。我院将优质护理运用于白血病干预过程,取得理想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108例,经单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6例;年龄19~68岁,平均(46.9±4.8)岁。对照组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20~69岁,平均(47.1±4.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常规检查与骨髓穿刺活检确认符合WHO白血病诊断标准;预计生存期1年及以上;行化疗治疗;患者与家属均对研究知情且同意,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不符合上述任一项的;痴呆患者;化疗禁忌;合并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严密观察病情、指导饮食作息、化疗后严密观察不良反应、介绍化疗知识等。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从化疗前、化疗后以及化疗间隔期进行护理。(1)化疗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环境护理以及争取社会支持等。白血病患者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对化疗方案的毒副作用以及长期化疗难以接受,容易存在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治疗依从性不强。因此,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疏导负面情绪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对患者的具体病情予以分析,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分析心理状态。交流过程中态度热情,分析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的患者给予健康指导,告知患者白血病的危害以及预后、化疗的重要性与目的、化疗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化疗后出现毒副反应是正常现象,不必对此感到惊慌失措或焦虑抑郁;出现胃肠道反应时的应对方案以及处理方法。良好的环境是患者休养的必备条件,保持病房内湿度、温度合适,室内湿度以50%~60%为宜。病房内物品整洁有序,光线亮度合适,避免病房内非必要的人员流动从而减少外界环境对患者造成的刺激。对患者的具体病情予以分析,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化疗的毒副作用长期由患者一人承受,外加患者对病情的担忧而容易产生孤独感,出现焦虑与抑郁。护理人员需发动患者亲属与好友,从而消除负面情绪。(2)化疗过程中,严密观察及发现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播放电视节目以及舒缓的音乐,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指导患者进行缓慢的呼吸以避免交感神经张力过大。(3)化疗间隔期,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以杀灭细菌病毒,将预防感染的工作做好。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当出现呕吐时,给予止吐药口服并协助进行漱口,在此期间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以疏导其负面情绪。
        1.3 观察指标 与评价标准观察干预后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不良情绪包括焦虑与抑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情绪,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抑郁情绪,分值越高提示不良情绪越强。治疗依从性:不依从为经家属、医务工作者多次督促才进行治疗,治疗次数在总疗程的80%以下,或拒绝治疗;基本依从为经家属、医务工作者督促后进行治疗,治疗次数在总疗程的80%及以上;依从为主动配合治疗,按时、自愿完成全部疗程。总依从率=(总例数-不依从)/总例数×100%。

        2.2 两组依从率对比观察组:不依从1例,基本依从14例,依从39例,总依从率98.15%。对照组:不依从12例,基本依从16例,依从26例,总依从率77.78%。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81,P<0.01)。
        3 讨论
        优质护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环境护理、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发动社会支持、饮食指导、对症治疗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干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通过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与化疗的认知程度,有助于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通过发动亲友陪伴,进一步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通过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安全、干净的恢复环境。化疗过程中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并通过多种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有助于减少患者疼痛。化疗后对患者进行对症护理,减轻了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本组资料中,经过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更低,提示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高。总之,将优质护理运用于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琳琳.对白血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8):203-204.
[2]梁晓晴,梁焕兰,林璐,等.优质护理服务对白血病化疗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8):33-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