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应激对策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期   作者:房萍
[导读] 目的 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过程中融入心理应激对策
        房萍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妇科 361000
        摘要:目的 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过程中融入心理应激对策,观察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心理组(n=45)以及对照组(n=4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心理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应激对策,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结果 干预前,心理组与对照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有所下降,但心理组水平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慢性盆腔炎护理过程中通过应用心理应激对策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关键词:心理应激对策;慢性盆腔炎;护理

        慢性盆腔炎是常见妇科疾病,炎症主要发生于女性盆腔腹膜及周围组织,临床主要表现为盆腔疼痛、月经异常等症状,还有可能引起不孕,会对患者健康产生较大影响。慢性盆腔炎治疗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中,患者受病情影响,心态上可能会出现失衡,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甚至抵触治疗[1]。因此在慢性盆腔炎护理过程中,除了要关注患者病情发展外,还要密切关注其心理状态,通过引导让患者保持相对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我院对2019年8月~2020年8月接收的4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取了心理应激对策,效果较优,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设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符合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2],存在盆腔疼痛、月经异常等症状,经过B超检查确诊。排除合并盆腔囊肿者;认知或精神缺陷者;存在恶性肿瘤者。以上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理组(n=45)以及对照组(n=45)。心理组年龄为29~54岁,平均(38.67±6.19)岁,病程为1~5年,平均(3.44±1.23)年;对照组年龄为25~53岁,平均(37.11±5.85)岁,病程为1~4年,平均(3.12±1.32)年。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性,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微波治疗联合中药灌肠,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向其详细阐述慢性盆腔炎发病机制、危害性、治疗方案、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让患者能够充分了解自身病情以及治疗方案,使其能够配合治疗。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及时反馈至主治医生并进行护理。
        心理组在上述基础上融入心理应激对策,具体如下:(1)主动沟通。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主动与之沟通,鼓励患者主诉自身情况、真实想法以及心理困惑,充分了解患者真实想法,并做好记录。(2)心理评估及疏导。在了解患者真实想法的基础上对其作出心理评估,并患者心理状态作出有效评价,然后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一方面,对患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向其阐述成功治疗案例,告知其按照医嘱配合治疗疾病是能够治愈的,当然也需要患者保持相对积极的姿态,予以配合,有助于患者康复[3]。另一方面,可引导患者进行适当放松训练。护理人员可采取一定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让患者得到放松。鼓励患者进行适当户外活动;观看一些幽默短视频;选择一些患者喜爱的,能够让其感受到放松及舒适的音乐,睡眠0.5h播放音乐,指导患者跟随音乐调节呼吸,放松身心,并进行冥想,回忆一些美好事物。(3)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可邀请院内心理健康相关专家开展心理讲座,鼓励患者参与,让患者进一步了解心理健康相关知识,让患者能够自行调节。(4)家属情感支持。要求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让患者家属与患者多进行沟通,尽可能为其创造一个轻松的家庭环境,多陪伴患者,与其分享一些快乐的事情,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1.3观察指标
        干预后6周,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初产妇焦虑情况进行评价,重度焦虑:评分>69分;中度焦虑:评分为60~69分;轻度焦虑:51~59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焦虑越重。以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产妇抑郁情况进行评价,重度抑郁:评分>72分;中度抑郁:63~72分;轻度抑郁:53~62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抑郁越重[4]。
1.4统计学分析
 
3.讨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病情易反复,治愈难度较大,往往会对患者心理产生一定程度影响,导致其出现心理应激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还可能抵触治疗,这对于患者病情控制显然是不利的。所以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其心理状态及变化,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明显情绪波动或心理障碍,要及时进行疏导,协助其放下思想负担,让其积极配合治疗。
        本研究中,心理组在护理过程中融入了心理应激对策,结果表明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有所下降,但心理组水平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以往报道结果一致[5]。心理应激对策是结合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以及负面情绪制定的一系列心理疏导策略,旨在协助患者克服负面情绪影响,让其治疗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心态,促使其配合治疗,以保证实际治疗效果[6]。通过心理应激对策应用过程中,护理人员于患者之间会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其真实想法,并对其状态进行评估,再作出针对性干预,尽最大程度缓解其心理压力。院内也会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讲座,让患者能够进一步了解自身心理状态,增强其认知以及自护能力。通过家庭情感支持,使患者获得家庭关怀,增强其治疗信心。
        综上所述,在慢性盆腔炎护理过程中通过应用心理应激对策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乔丽萍,张莉,王剑鹰.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0):3534-3536.
[2]周玲.心理应激对策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0):179-181.
[3]房萍,徐纯月,郑寅茶,黄静谊,苏方方.探讨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疗,2019,38(32):163-165.
[4]李海芳.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心理月刊,2019,14(20):78.
[5]黄平.心理应激对策在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8):154-155.
[6]商琳.心理应激对策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2):276-2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