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 庞海苓 于延霞 朱贵贤
泰安市中心医院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目的:临床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本院眼科收治的9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结果:而实验组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其SAS评分和SDS评分对常规护理对照组相比分值较低(P<0.05);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后其住院天数、眼压下降至正常时间、平均眼压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短或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并且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缩短治疗时间、减低平均眼压值,临床可持续推广使用。
【关键词】眼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心理护理;应用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本院眼科收治的9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实验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占34例、11例,年龄为37~79(56.24±3.52)岁,眼压27~72(44.53±3.10)mmHg,患病时长10h~15年(3.18±1.29)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占32例、13例,年龄为38~79(55.31±4.04)岁,眼压28~72(4.51±3.08)mmHg,患病时长10h~14年(3.07±1.18)年;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试验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眼压等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内容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合理指导用药、饮食习惯以及病情讲述等。给予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内容包括:①心理疏导:由于部分患者受文化程度影响,缺乏对病情的了解,加上家庭情况和心理承受能力,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心理,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技巧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向患者讲述病情和治疗流程,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②护患关系:选择合理的沟通技巧是尊重患者的首要因素,在沟通期间要注重语气、表情,让患者感到亲切感,并耐心解答患者的内心疑虑,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医患事件。③关心患者:患者在入院治疗期间,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对患者存在的困难要给予帮助,对患者焦虑心理严重的患者要给予鼓励和安慰,耐心倾听患者的心理,为了缓解患者焦虑心理,可通过讲述成功治愈案例,还可建议家属多多探视患者和鼓励患者。④鼓励患者:为了稳定患者的情绪,可向患者讲述心理状态对治疗的重要性,并建议患者以转移注意力或其他方式来作为调整情绪的方式。如听舒缓的音乐、宣泄解郁、开导法等。
1.3评价标准
判断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期心理状态,可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其患者的得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通过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眼压下降为正常时间和平均眼压值作为判断治疗效果的标准,其中,患者的住院时间越短、平均眼压值越低、眼压下降至正常时间越短则表示效果越显著。
1.4统计学方法
.png)
3讨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主要表现为眼压升高速度较快,此外,患者还感到眼前段组织变化,多发于5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通常情况下患者均存在远视双眼可同时发病也是前后发病,发病原因主要由于眼内房角处于关闭或狭窄状态,进而造成房水不能及时排出,造成眼压升高[1]。临床发病患者会出现不自主流泪、眼胀、怕光、头痛、结膜充血、视力锐降、眼疼、恶心、呕吐等,由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视力会下降许多,因此在生活中存在很大影响,加上患者年龄较大受文化程度影响,对此病的了解少之甚少,进而对心理造成很大压力,影响治疗效果。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主要采取针对性护理方式,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搞好护患关系、关心患者、鼓励患者等几方面联合应用,改善患者的心理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效果[2-3]。
综上所述,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并且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缩短治疗时间、减低平均眼压值,临床可持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高春旻,滕腾.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113,116.
[2] 刘丹.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8:270-271.
[3] 石梅,杞仲美.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5: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