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婷 候文婷 王盛兰 郑艳斌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检验科 福建省龙岩市 364000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诊断过程中,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8年1月-12月的患者中,以单双法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研究,记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的接受检查的健康人员100例,记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结果: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有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将观察组中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对比,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更高(P<0.05),而糖化血红蛋白更低(P<0.05)。结论:临床上通过检验患者的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有助于诊断糖尿病,且操作简单,诊断准确率高,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说明该检验方法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诊断
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所引起的,长期存在糖尿病会导致患者各种组织,如肾脏等器官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1]。及早的诊断和控制糖尿病血糖对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血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血糖浓度来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此次研究,以单双法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研究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1月-12月的患者中,以单双法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研究,记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的接受检查的健康人员100例,记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png)
1.2方法
(1)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使用真空负压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晨起空腹静脉血5ml,对样本进行离心处理,分离血清,并置于低温环境中保存待验,使用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使用非抗凝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晨起空腹静脉血5ml,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血清C肽。(3)同样的方法采集所有研究对象餐后2h的静脉血样本,做餐后2h血糖、血清C肽检测。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指标,包括血糖指标、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等;对比观察组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两组患者的所有数据进行对比,所有数据均在SPSS24.0软件中进行对比分析,若P值小于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检验。
2结果
2.1两组各项临床指标
记录两组分析对象的临床指标,数据见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png)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饮食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相应的,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长期的高血糖不仅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也会引发肾、心血管等组织损伤、功能障碍[2],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认为糖尿病主要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为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早期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糖指标和血清C肽,均有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血糖C肽更高,糖化血统蛋白更低(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呈正相关关系,能直接反映血糖的控制水平[3],因此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高,但贫血等会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造成影响,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可联合检测血清C肽来判断胰岛素的浓度。
综上所述,临床上通过检验患者的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有助于诊断糖尿病,且操作简单,诊断准确率高,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说明该检验方法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晓樨,马吉芳,王镱达,等.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09):1052-1053.
[2]何丽凤,李全培,张海业.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05):66-67.
[3]欧阳建华,肖琴,罗丽梅.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2):4565-4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