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治疗中采取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对提高临床效果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期   作者:魏苏阳
[导读] 目的 研究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治疗中采取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对提高临床效果的作用
        魏苏阳  
        沭阳中山医院  江苏沭阳县223600

        【摘要】目的 研究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治疗中采取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对提高临床效果的作用。方法 于2018年9月-2020年9月间来我院就诊的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152例为研究对象,遵照患者骨折发生日期的单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各7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闭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58%,数据明显低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6.05%(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11%,数据明显高于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58%(P<0.05)。结论 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接受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时,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骨愈合。且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临床效果
        在骨科临床中,创伤骨折属于多发病,一般均由外力致使患者骨功能受损。交通行业的发展、机械化设备的应用,均让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的发病率不断上升[1]。就当前治疗经验来看,常采用手术完成诊治。术中对患者骨折部位行内固定,可有效促进患者患肢的恢复[2]。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术后的骨生理功能。本文旨在研究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治疗中采取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对提高临床效果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8年9月-2020年9月间来我院就诊的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152例为研究对象,遵照患者骨折发生日期的单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各76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23-65岁,中位年龄(38.20±4.16)岁。男患40例、36例女患。实验组中,患者年龄:20-64岁,中位年龄(37.86±4.04)岁。男患42例、34例女患。两组患者均被确诊为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对比两组病历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闭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切口位置于三角筋膜处,长约4cm。完全暴露大结节后,将小弯锥置入顶部内侧。在X线辅助下,确定中央入点,将大小、长度适宜的髓内钉置入骨折远端,在X线下确定髓内钉的位置。位置满意后,锁入远锁钉和近锁钉。实验组患者予以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结合患者骨折情况来剥离骨膜。俞骨折后方应用骨折固定器,将大小适宜的钢板放置在骨面上。对骨折端加压,拧紧骨折固定器。骨折部位、钢板固定后,于完全暴露的钢板两端钻孔,确保两侧皮质骨可充分钻透。根据钢板、骨直径来选取适宜长度的螺钉,并实施固定。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疗效分级:优(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未发生畸形)、良(患者的骨折基本愈合,但关节活动仍受限)、差(骨折愈合差,且出现畸形)。治疗有效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2)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的内容为:骨不连、愈合延迟、伤口感染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完成对比、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结果差异对比明显。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58%,数据明显低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6.05%(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临床发病率也较高[3]。患者在患病后,也易于出现休克或重要脏器的损伤,严重危急患者的生命。临床上,为此类病患施予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时,可对骨折部位提供更好的保护作用[4]。该术式的操作也较为 简单,能避免弯曲、剪刀应力,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5]。且其具备极佳的抗疲劳性,提高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显示,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58%,数据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6.05%(P<0.05)。结果提示,实验组的手术方式,可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钢板螺钉内固定,不仅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提示也有利于患者患肢的组织恢复、骨骼愈合,提升患者的骨折愈合效率。并且,对照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11%,数据明显高于实验组的6.58%(P<0.05)。结果表明,钢板螺钉内固定可减少骨折部位受力负荷作用,防止发生二次损伤。对软骨组织的损伤更小,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也有积极意义,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接受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时,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骨愈合。且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卢遥, 何金山, 周岳来,等. 弹性髓内钉和钢板螺钉治疗腓骨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 实用骨科杂志, 2019, v.25(11):89-93.
[2]王军平, 李翠英.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08):91-92.
[3]韦中阳, 孙雨锋, 李国有.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骨折手术治疗中的效果及对骨代谢、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 创伤外科杂志, 2019, 21(04):74-76.
[4]马胜东, 杨晓茂, 杨洪军,等. 弹性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在四肢骨干骨折中临床应用研究[J]. 创伤外科杂志, 2020, 022(004):298-301.
[5]裘治洋, 夏重君, 李志刚,等. 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对创伤性尺骨骨折合并直肠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 v.26(05):57-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