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血管超声对脑卒中功能早期改变的评估价值探讨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期   作者:宋瑞琦 王世继
[导读]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在评估卒中功能早期变化中的价值
        宋瑞琦  王世继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14010 ,内蒙古包头

        [摘要]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在评估卒中功能早期变化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风患者85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85例非脑病患者同时就诊。被选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IMT增厚和斑块检出率,两组斑块形态,钙化,溃疡率,两组斑块回声和两组颈部血管狭窄去做。结果研究组IMT增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斑块检出率和斑块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 <0.05)。钙化率和形态不规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之间的斑块回声性能存在显着差异(P <0.05)。研究组的斑块回波主要表现为异质回波。对照组主要表现为均匀的回声,研究组的颈部血管狭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脑血管超声可以有效评估患者功能的早期变化,并为临床干预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脑卒中;颈部血管超声;功能改变;血管狭窄;斑块
        引言
        中国的中风年发病率从120 / 100,000到180 / 100,000,并且还在逐年增加。 大约70%的中风幸存者患有认知,心理和运动功能障碍。 预防和治疗中风功能障碍是中风管理的重要目标。 中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很复杂,主要病因是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晚期脑灌注不足和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进展的关键原因之一。 评估中风患者颈部血管的状况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状况并预测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信息
        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风患者85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85例同时到我院就诊的非脑部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风的临床诊断标准。另一个系统没有错。排除标准:合并感染患者,具有颈动脉介入治疗史的患者,患有心脏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具有抗血小板絮凝剂的患者,然后才被纳入研究。对照组有85例,其中49例男性和36例女性,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1.7±2.3)岁。研究组有85例(52.1±2.1)岁,包括50名男性和35名女性,平均年龄为40-70岁。两组之间的一般信息在统计学上无统计学差异(P> 0.05),并且具有可比性。这项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设备和方法彩色超声诊断设备,型号:IU22,制造商:Phillips。在所有患者入院并且患者的所有生命体征恢复到稳定水平之后,两组接受了颈动脉超声检查。探头频率设置为5-12MHz。在检查过程中,指示患者处于仰卧位置,并且颈部完全暴露,导致患者的头部偏向超声设备的另一侧。将测试探针放在患者的胸锁乳突肌前,检测到搏动后,检查患者的颈动脉并开始超声检查。观察所有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状况,包括分布,数量和大小,并评估斑块回声。同时,在距颈动脉分叉约1.5 cm处测量内膜内侧(IMT)厚度。斑块:IMT值≥1.5mm,厚度:1.0mm≤IMT值≤1.4mm。接下来,彩色超声光谱技术被用于检测患者的颅外颈内腔狭窄。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IMT增厚率和斑块检出率。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斑块形状,钙化和溃疡发生率。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斑块回声。观察并比较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狭窄程度。
        1.4统计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使用χ2检验将计数数据表示为[n(%)],使用t检验将测量数据表示为(x±s),P <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2组IMT增厚率和斑块检出率比较
        研究组的IMT增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两组斑块形态,钙化和溃疡比率的比较
        研究组斑块溃疡发生率,钙化率和不规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3两组颈部血管狭窄程度的比较
        研究组颈部血管狭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讨论
        导致中风发展的主要机制是大脑的正常血液供应和循环系统被阻断或阻断,导致缺氧和局部缺血,导致脑组织结构和细胞软化或坏死。中风已成为一种主要疾病,由于其高残疾和高死亡率,对人类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风的临床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而增加,呈现出向年轻人逐渐发展的趋势。临床中风最常见的类型是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中风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大多数中风患者的发病率与动脉斑块直接相关。主要病因是一种或几种特定因素损害了动脉中的易碎斑块,并且受损斑块聚集了血小板并最终形成了血凝块。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中风发展与易损斑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易碎斑块破裂的风险很高,更有可能发展成危险斑块或形成血块。因此,有效识别斑块特征对于临床识别易损斑块非常重要。早期发现子颈部血管中的脆性斑块在预防和治疗中风,评估疗效和改善预后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对血管狭窄和斑块的临床评估通常与影像学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检查和确认。用于临床检查体内血管的金标准成像方法是减影血管造影。该测试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脑中的斑块形状,组成组织和血管狭窄,但是由于诸如成本高,存在放射线和存在创伤等因素,该测试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广泛使用受到限制。同时,很难在短时间内重复检查减影血管造影,并且不可能有效地完成疾病追踪和动态观察疾病进展。
        临床医疗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改进显着提高了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水平和图形质量。到目前为止,超声检查已进入全自动数字时代。各种临床测试中的设备和技术还将更加精确,并允许更广泛的临床应用。颈部血管超声在检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过程中具有许多优点,包括高效率,高再现性,无创性,易于操作以及检查时间短,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这是已经完成的临床图像。了解如何进行辅助测试。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研究组的IMT增厚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检出率和噬菌斑数高于对照组(P <0.05)。肿块溃疡,钙化和不规则的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颈部血管狭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IMT增生的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确认中风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总体程度。颈动脉超声还可有效评估斑块状况,例如程度,组成,大小和血管狭窄的位置。同时,颈动脉超声还可以从多种角度确定和解释斑块的特征,包括斑块是否有钙化斑块或溃疡。通过评估和解释斑块的特征,临床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和确定体内斑块的脆性,从而评估患者的血管狭窄,进行进一步诊断并预测中风的发生。可以做。
        总之,中风患者的颈部血管超声可以有效评估患者功能的早期变化,并为临床干预提供更多参考。
        参考文献
        [1]屈洪党.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J].中华全科医学,2019,12(7):1015-1016.
        [2]王慧梅,李淮玉.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特征及其与缺血性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9,9[1](5):270-275.
        [3]刘国荣,王大力,张文丽等.颈动脉易损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4(10):1067-1070.
(通讯作者:王世继,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房超声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