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热如何进行居家观察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期   作者:范学容
[导读]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人体的下丘脑
        范学容
        四川西充县人民医院,四川 西充县637200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人体的下丘脑,体温定位点在37度左右,当病菌侵犯人体或者体内变态反应,机体作出相应判断,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症状。发热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是疾病发生的症状之一。儿童发热一般分为二类:一类是感染性发热,是机体对感染作出的防御反应,较为常见。细菌性的感染,比如扁桃体炎;病毒性的感染,比如流行性感冒;寄生虫性的感染,比如疟疾。另一类是非感染性发热,比如药物热、疫苗反应等。美国儿科学会关于退烧的最新指南里反复强调,除非是出现超高热41度以上,不要贸然去医院就诊,医院人多易引发交叉感染,加重孩子病情。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对儿童发热的居家观察作出相关的建议。
一、观察病情
        密切注意孩子的神志和体温情况,如果孩子发热,但精神状态良好,面色红润,饮食和玩耍的兴致比较高,则说明孩子病情没有加重,按时服药,悉心照顾就可以;如果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对饮食和玩具提不起兴趣,病情没有好转,甚至出现呕吐、腹泻或者持续高热不退的现象,则说明孩子病情可能加重,或者暗示有其他严重的疾病,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以免错过最佳诊疗时间。对病情悉心的观察,是居家观察最重要的部分,是对发热发展状况,对病情作出判断对关键的一步,需要冷静的作出判断处理。


二、休息和饮水
        儿童发热需要注意卧床休息,儿童较为活跃,需要家长时常作出督促和引导,保持室内的环境安静,利于病情恢复;温度和湿度适宜,过干或者过湿,会引起身体不适,影响病情;通风良好,可以保持室内卫生,驱逐病毒。注意孩子降温过程中会出汗,需要家长及时为孩子更换干爽舒适的衣物,使皮肤保持清爽干燥,有利于退热;出汗过多,需要及时为孩子补充水分,同时水分在体内的代谢,可以加快体内的循环,利于排尿和发汗,促进新陈代谢,
三、用药和物理降温
        居家观察需要选择退热药物辅助降温,临床上一般体温高于38.5℃可以使用退热药。退热药种类很多,儿童退热药物的选择要尤为注意。不要依赖抗生素作为首选药物,抗生素针对的是细菌等病菌,对病毒引起的发热并没有相应效果,同时,还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此外,有些退热药副作用较大,可能会刺激胃甚至伤害肝脏和肾脏,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因此,选择退热药要慎重,仔细按照说明书进行且用量不要一次过多。最新指南不推荐常规物理降温,因为物理降温最多降低体表温度,并不能降低体内温度,还可能产生寒冷不适的感觉,加重病情。
四、饮食
        儿童发热时,新陈代谢较快,身体消耗大,但发热使体内消化液和消化酶不能很好地工作,消化功能弱。需要合理安排孩子发热时的饮食,既要让他补充消耗的营养物质,又不能太过油腻和不利于消化。应该以流质和半流质、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可口又要足够补充适量的热量和蛋白质,多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如多饮用鲜果汁、蔬菜汤等等,但要尽量避免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含糖饮料、鸡蛋和海鲜不要食用,甜腻食物要少吃,同时要补充足够的水分。饮食的原则要保持少量多次、少吃多餐,
        结论:总而言之,孩子如果出现发热症状,但病情没在加重,精神状态良好,家长要悉心观察病情,根据观察结果,对孩子的休息。饮水和饮食作出调整,居家观察是对孩子病情好转,恢复健康的最佳方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