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期   作者:陈凯卿 孟晓萍
[导读] 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陈凯卿  孟晓萍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省 长春市 130000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压力上升,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在增加,2019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指出目前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中居于首位[1]。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类常见病,对此的诊断治疗大部分医院都有较为明确的处理流程,但是由于对此疾病的预防以及治疗后康复计划没有较为深入的开展,加重了该病的发病率、复发率。本文主要探讨总结运动康复在治疗冠心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便更好的提高对此疾病的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运动 康复 冠心病
1.概述
        冠心病是由于冠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所引起的心脏病,其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吸烟、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药物治疗主要有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钙通道阻滞剂、曲美他嗪等。此外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ACEI/ARB用于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等方面。除了上述的药物治疗方案,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2018版)指出心脏康复与冠心病二级预防密不可分[2]。心脏康复五大处方中包含了运动处方,运动处方是根据患者的基本病情以及体能状况从运动频率、时间、强度加以制定,主要内容包含了有氧训练、抗阻训练、柔韧度训练[3]。患者通过科学评估,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运动,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2.运动康复治疗冠心病的机制
2.1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在血管中担任屏障保护作用的同时也承担着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以及参与炎性反应、抗凝血等作用。但长期的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吸烟等危险因素的影响下内皮、内膜功能受损,产生炎症-纤维增生反映,进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NO是血管重要的舒张因子,可抑制黏附分子的产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促进血管内皮产生NO并增加动脉血流量,改善血脂代谢紊乱[4]。
2.2促进抗炎作用,增强抗氧化能力
        巨噬细胞在内膜受损的情况下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形成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离子,分泌生长因子和促炎介质,促进斑块的生长和炎症反应。有研究表明通过中低强度的运动锻炼可有效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以及血浆ET-1浓度,太极拳等中医有氧运动对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也有一定的帮助[5-6]。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运动康复训练可增强脂联素表达,脂联素不仅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降低炎症反应,在改善冠心病患者全身炎症状态的重要机制中可能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7]。           
2.3促进侧枝循环形成
        冠状动脉侧枝循环的建立可以改善严重狭窄或闭塞血管的远端供血,从而缓解心肌缺血所引起的心绞痛症状,限制和减少心肌梗死的面积。侧枝循环的产生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FG)有着密切的关联,长期的运动可以增加VEGF的生长并且可以延长心脏舒张期,利于血供的进一步恢复[8]。有实验研究表明,选取冠状动脉狭窄的猪模型,通过对其进行有氧训练,能够有效地促进心肌侧枝循环的生成,增加心肌血流量,此研究为冠心病患者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提供了证据[9]。
2.4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许多患者在常规药物、手术等治疗之后依旧活动受限,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人体的运动能力与心肺功能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通过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与阻抗运动相结合可有效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力。且坚持长时间运动康复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VO2max与LVEF,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10-11]。
2.5抑制血栓形成
        冠心病患者的冠脉斑块分为稳定型与不稳定型两类,其中不稳定型斑块容易破裂导致组织因子和血小板活化因子释放,血小板迅速黏附聚集形成白色血栓;同时斑块破裂导致大量炎症因子释放,促使促凝物质上调,加重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的合成,进一步促进血栓形成,并演变为红色血栓,使血管紧急闭塞导致持续严重的心肌缺血,进而引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NO在抑制血小板活化机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增加血浆中NO浓度,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降低了血栓形成的风险[12]。
3.总结与展望
        随着医学的发展,心脏康复运动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专业医师制定科学规律的运动康复方案可以增强冠心病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调节交感神经系统,促进抗炎作用,增强抗氧化能力,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除此之外,适当的进行中医运动例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对冠心病的治疗及预后也有较好的反馈。但由于我国心脏康复起步较晚,人们对于运动康复的认识不足,在各大综合性医院运动康复开展欠缺,基层医院更是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因此需要加大心脏康复运动的教育宣传,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让心脏运动康复更好的为冠心病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