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期   作者:朱紫婷 刘秀玬
[导读] 目的:探索人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影响
        朱紫婷  刘秀玬  
        福建省闽清精神病防治院   福建省350800
        摘要:目的:探索人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到本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和生活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值、NOSIE评分值均远低于对照组,且该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社会关系、独立性情况、环境五项生活功能指标评分值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p值<0.05)。 结论:人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情绪和生活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关键词:抑郁症;人性化护理;抑郁情绪;生活功能
        前言:抑郁症属于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患者长期处于心情压抑、低落状态导致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工作的压力不断增大[1],患抑郁症患者人数越来越多,呈逐年攀升趋势,该病难以治愈、容易复发,患者的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精神不振、对生活丧失信心甚至有自虐、自杀倾向,病情长期发展,患者的生活能力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给患者自身[2]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在病情治疗过程中,缓解和抑制患者的抑郁情绪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的有效手段之一。专家指出,人性化的关怀和护理是改善患者抑郁情绪的关键,还能对患者生活能力有提高作用[3]。本文为深入探索人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影响,选取了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以下是详细研究内容。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到本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64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5,年龄最小21岁,最大62岁,平均年龄(41.8±5.3)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0年,平均病程(5.4±2.1)年。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8:14,年龄最小20岁,最大61岁,平均年龄(41.7±5.6)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2年,平均病程(5.5±2.7)年。对比两组患者间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发现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基本日常生活护理、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具体实施如下:
        (1)环境舒适护理:护理人员需每天保持患者的病房内有足够的阳光照射,避免患者长时间处于阴暗环境,加重心理抑郁病情发展;同时保持病房通风、空气清新、卫生干净整洁,建立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利于病情缓解。(2)心理护理:医护人员需要积极主动、热情亲切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通过其言语、肢体动作、表情等了解其内心想法,从患者的角度来感受理解患者的痛苦,采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解答患者的疑惑,并疏导、缓解其负面情绪。(3)情感支持护理:真诚对患者的情感、心灵给予关怀,指导患者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每项事物,多看看事物美好的一面,看到自身的优点,帮助患者建立起自信,用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身边的人和事。(4)关注点转移护理:带领患者适当地多关注外界的事物,鼓励患者多与他人进行交流,多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如散步、听歌、跳舞等等,长久坚持下来,不仅身心健康得到锻炼,抑郁情绪也会随之缓解。(5)家属健康科普护理:抑郁症患者需要家人的关心和陪伴,但很多家属会嫌弃甚至排斥该疾病,护理人员需要对家属进行抑郁症疾病知识的科普,帮助全面认知了解抑郁症的治疗、特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叮嘱其多理解、关心、爱护患者,强调家属朋友的关心对患者病情恢复的重要性,以促进抑郁情绪的缓解。
        1.3 观察指标
        评价抑郁情绪缓解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状态进行评估,HAMD评分值在8分以下为情绪正常,评分值在35分以上为抑郁情绪严重。分值越低表示抑郁程度越轻,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
        评价患者的生活功能情况。参考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功能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心理状态、生理状态、社会关系、独立性情况、环境五个方面,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功能越差。
        1.4 统计学
        报告中涉及到的数据分析采用专业软件SPSS21. 0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统计结果用P<0.05表示对比数据的差别显著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情况分析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值(HAMD评分)无显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值均比护理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值远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十分明显,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情况远优于对照组,详细数据分析见表1。
 
        3 讨论
        抑郁症是临床精神科十分常见的疾病,发病原因虽然未十分明确,但医学人员普遍认为与生物、患者心理和生活的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相关。该疾病属于一种异质性症状综合征[4],患者通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缺乏兴趣、神经功能紊乱、生活能力下降等,患者的自杀、自伤率极高,严重者还有攻击性、暴力等危险倾向,对社会和自身造成很大的伤害。
        对于抑郁症的治疗,除了采用药物控制外,更重要的是临床护理实施,对抑郁情绪的缓解至关重要[5]。但是常规的精神科护理仅针对疾病本身,忽视了患者的心理、精神护理,而人性化护理措施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服务方式,护理的重点在于护理人员与患者间的互动交流,护理始终遵循“以人为本”原则,从患者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患者的痛苦,真诚地从情感上给予患者支持与关爱,引导患者多看事物美好的一面,多参加一些活动以转移注意力,利于抑郁情绪缓解。指导患者家属多关心患者,令患者感受到爱与关怀。人性化护理从生理到心理给予全方位的人文护理,对患者的抑郁情况和生活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改善作用。
        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了人性化护理,相对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而言,该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评分值(HAMD)、NOSIE评分值均远低于对照组,且该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社会关系、独立性情况、环境五项生活功能指标评分值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可见人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情绪和生活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侯丽琴.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J].智慧健康,2018,4(4):119-120.
        [2]尹薇.人性化护理与一般护理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运用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2):165-166.
        [3]高敏.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9,6(86):115-115.
        [4]齐航.人性化护理对心内科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5):31-32.
        [5]牛占萍.人性化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15):157-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