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期   作者:郑静丹 杨 叶 代俊非
[导读] 目的 分析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对其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郑静丹  杨 叶 代俊非
        成都市新津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430
        摘要 目的 分析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对其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4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其中32例接受常规护理,其余32例接受中医特色护理,分别命名为参照组以及研究组,并对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比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p<0.05),研究组较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p<0.05),研究组较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医特色护理;急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生活质量

        急性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的脑血管病症,发病较为突然,且发展较快,会在短时间内危害患者的中枢神经功能,增加致残率,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目前合理的药物使用可以控制患者的病情,但是如何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尽快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仍是临床上重点关注的课题[1]。有研究显示,中医特色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因此,本文进行如下的分析研究。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64例,均为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设为参照组,另一组设为研究组。
        参照组:本组中有男性患者18名,女性患者14名,最小年龄34岁,最大年龄66岁,平均年龄为(50.73±2.41)岁。
        研究组:本组中有男性患者17名,女性患者15名,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为(50.64±2.23)岁。
        上述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遵医嘱进行对症护理。
        研究组:中医特色护理:(1)意识障碍:保证病房的整洁,控制温度和湿度,定期消毒,给予患者醒脑开窍的药枕,促进神经功能改善,方剂组成:大黄、天麻、菖蒲,研制成粉状装入针芯,加热至50℃枕入头下,并选取薄荷、金银花、藿香等操作,煎煮后点舌,保证舌面湿润(2)高热:放置药枕后,用按揉的方式对曲池、合谷等穴位进行按摩[2],每个穴位2min,每4小时按摩一次(3)肢体功能障碍:选取川穹、牛膝、党参、苍术、黄芪、丹参,加入水中煎煮,15min后放置毛巾处拧干,待温度适宜,热敷于患处30min,一天一次,再选取上肢合谷、极权、尺泽,下肢足三里、阳陵泉以及委中行艾灸处理(4)腹胀便秘:仰卧位,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按摩,以腹部热感为宜,一天2-3次,再取神阙、关元、天枢艾灸,足三里、中脘、内关、脾俞等按摩(5)眩晕:取曲池、太阳、百会、风池等穴位按摩,一次30min,一天4-5次,选取脾、肝、肾、交感、心、神门耳穴埋豆贴压,一天3-5次,一次3min[3](6)饮食护理:气虚者,多食用黄芪、山药等,消化不良者多食用山楂类开胃的药物,舌红者食用白菜、冬瓜等蔬菜(7)情志护理:将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成功案例告知患者及家属,提升患者的认知和信心,并以讲述开心的事情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采取NIHSS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估分值越低越好。
        生活质量:采取QOL量表对患者进评估,评估分值越高越好。
2结果
2.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如下表一所示,对比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p<0.05),研究组较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我国因老龄化趋势的发展,急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了老年群体的平均社会健康水平。脑卒中在中医领域上,属于“中风”范畴[4],主要与饮食不节、正气不足以及五志过极等因素有关,所以在中医特色护理上,应该辩证施护,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致病机制进行护理干预。
        本文的穴位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效果,同时,对于便秘、半身不遂也有很好的效果,可以起到温和腹部、疏通肠管的功效,艾灸具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以及消肿散结的功效,中药熏蒸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以及行气和血的功效,点舌法作用快[5],可以促进意识障碍的恢复,耳穴贴压具有通经活络、调气和血的功效,情志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提升信心,饮食护理可以保证营养补充,缓解临床症状,再结合患者的实际病症,做好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则可以明显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
        综上所述,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陆映兰. 中医特色护理穴位贴敷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14):85.
[2]严静.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 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 2019, 016(005):237-238.
[3]刘秀芝, 武妍艳, 吴芳玲,等. 中医特色护理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生活质量、肢体痉挛状态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012):157-159.
[4]周丽. 中医特色护理穴位贴敷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5(21):129-129.
[5]王丽. 中医养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9(4):221-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