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期   作者:郑玉文
[导读] 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郑玉文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厦门市思明区361001
        摘要: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的116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的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小时、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以及第三产程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0%,明显低于对照组17.24%,(P<0.05)。结论:在预防产妇产后出现的过程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不但能够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还可以有助于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妇科临床中继续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预防产妇产后出血;效果
        产后出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同时也是引发产妇死亡的元凶之一,因此,需要临床医护人员提高对产妇产后出血预防工作的重视度,以确保产后产妇的生命安全。在当今医学临床中治疗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为:首先,根据出血原因进行止血操作;其次根据产妇的出血量对其进行补血操作;最后,要做好预防休克与感染等工作。但是随着医疗观念的革新,以上三级预防措施已无法满足现代医疗需求,故而如何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出血俨然已成为医学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经临床调查发现,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本组调查主要对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作出下列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的116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n=58例)平均年龄为(27.22±2.91)岁;平均孕周为(39.88±0.73)周;其中初产妇有36例,经产妇有22例;剖宫产产妇有29例,阴道顺产产妇有29例。对照组(n=58例)平均年龄为(21.11±2.94)岁;平均孕周为(39.43±0.86)周;其中初产妇有例30,经产妇有28例;剖宫产产妇有32例,阴道顺产产妇有26例。本组调查均在患者知情且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两组患者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此护理方法包括:分娩期常规检查护理、用药指导护理、健康指导护理以及出院指导护理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心理护理
        产妇来院后,护理人员要以积极、热情的服务态度将产妇引领到干净整洁、安静舒适的病房中,并向其介绍妇产科的格局分布,以及医生和助产士的相关资质和资料,同时可以向产妇普及一些自然分娩的益处,还可以讲述一些自然分娩的成功案例,让产妇对分娩保持一种骄傲心理,从而增加其护理依从性。此外,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耐心为患者答疑解惑,纠正其对正常分娩存在的误解,使其充分认识到正常分娩的安全系数是相当高的,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制定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帮助患者缓解内心的不安情绪。部分产妇,尤其是初产妇由于对产房存生陌生感,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产妇的恐惧感,为此,可以要求其丈夫或亲属陪产,运用环境疗法来增强产妇的安全感,进而有效缓解其内心的恐惧和紧张等不安情绪,使其更加积极的面对后续分娩。
        (2)疼痛护理
        针对产后疼痛情况,护理人员要向产妇讲解疼痛原因以及疼痛与分娩的关系;对产妇实施腹部按摩操作,规范其呼吸方式,使其保持自主深度缓和呼吸,然后对其进行放松训练;当产妇出现腹痛难忍时,护理人员可以运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帮助产妇缓解疼痛,如:可以给产妇讲述一些有趣的事情,或者根据产妇的兴趣爱好与其展开交流等,通过以上方式尽可能的帮助产妇缓解疼痛症状。
        (3)行为干预
        护理人员要告知其按时排尿,针对无法按时排尿的产妇,则对其进行无菌导尿操作,避免因膀胱充盈导致影响子宫收缩。此外,在产妇生产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叮嘱其尽量减少喊叫,以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概率。
        (4)产后护理
        护理人员要对产妇产后2小时内的身体指标和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控,并定时(每隔20分钟)检查其宫底高度,同时为了帮助产妇及时排出宫腔内的积血,可以采取按压宫底及子宫按摩的方式来刺激子宫收缩,从而减少出血;早日让产妇接触婴儿,尽早为宝宝提供吸吮的机会,让产妇通过乳汁的分泌来刺激子宫收缩,以达到减少出血的目的。
        (5)细节护理
        对产妇进行日常护理时,要注意遮盖其隐私部位,避免发生尴尬情况,并让不相关人员外出等候;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尽量保持轻柔操作,切勿过于用力。针对存在卵巢囊肿或需切除卵巢的产妇,要把其中的利害关系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产妇解释清楚,并做好心理疏导,消除其内心顾虑,从而提高产妇的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小时、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以及第三产程时间。(2)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贫血、血压升高、胸部不适以及尿潴留等。(3)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效果显著、效果一般、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3 结论
        产后出血指的是产妇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大于500ml,此现象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只有少部分产妇超过24小时后出血子宫大出血,产后出血在妇科临床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综合护理干预在医学临床中是一种护理效果相对较好的护理模式,旨在为病患提供更全面、更具体、更成熟的护理服务。本组调查中通过对观察组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减少了产后出血量、降低了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产妇产后生活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在预防产妇产后出现的过程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不但能够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还可以有助于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妇科临床中继续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符红梅. 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8):127-128.
        [2]李琳. 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应用分析[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2):240-241.
        [3]邢燕. 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2):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