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和助产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期   作者:张明珠 杨晓莉
[导读] 目的:产妇分娩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方法
        张明珠    杨晓莉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福建省厦门市361001
        摘要:目的:产妇分娩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方法,观察该种护理方法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2月--2020年7月的产妇102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护理干预和基础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效果。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总产程时间对比中,观察组为412.09±40.33(min),对照组为490.57±51.96(min),(t=12.737,p=0.000),结果有差异。(2)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对比中,观察组分别是3.92%、98.03%,对照组分别是21.56%、84.31%,(x2=17.505,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产妇分娩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效果优良,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助产质量;产后出血;护理干预
        女性分娩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产妇在分娩时也容易产生产后大出血,如果对出大出血不及时治疗,会引起产妇失血过多死亡,威胁其生命安全。为了减少产妇分娩后出现大出血,需要在分娩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以此来保证产妇分娩安全。一般临床上预防产妇产后出血可以使用护理干预方法,这种护理方法能够根据产妇不同分娩阶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使产妇能够顺利分娩,以此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基于此,本组研究产妇分娩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方法,观察该种护理方法效果。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8年2月--2020年7月的产妇102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有产妇51例,年龄29.74±3.85岁,孕程38.67±4.75周,经产11例,初产40例。对照组有产妇51例,年龄29.13±3.69岁,孕程38.58±4.69周,经产12例,初产39例。(P>0.05),资料无差异。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使用基础护理,该种护理有以下内容:首先是操作护理,护理人员按照医院护理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操作,以此来帮助产妇完成分娩。其次是环境护理,护理人员为产妇营造良好分娩环境,提高产妇分娩舒适度。
1.2.2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
        (1)心理护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会因为担心分娩伤害胎儿,引起产妇心理紧张,产妇在紧张情绪下进行分娩时又会因为分娩疼痛加剧产妇心理紧张,在以上双重因素下,产妇分娩过程中心率加快,会增加血液循环量,容易在产妇分娩后引起产后出血。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时,需要帮助产妇解决心理问题。一般情况下护理人员可以利用交谈方法解决产妇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和产妇交谈过程中,可以了解产妇心理想法,并且使用针对性方法解决产妇心理问题,以此来帮助产妇建立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使用音乐疗法帮助产妇平静紧张心理状态,当产妇产生紧张情绪后,护理人员可以根据产妇喜好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产妇在聆听音乐时可以使其心理放松,以此来缓解产妇心理压力[1]。
        (2)健康教育: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对分娩知识不了解,导致分娩时配合度不高,影响分娩质量。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干预工作时,需要帮助产妇掌握分娩知识。护理人员帮助产妇掌握分娩知识主要方法是开展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时首先可以使用面对面宣教法,这种宣教方法在临床上应用效果最高。护理人员进行面对面宣教护理时需要根据产妇文化差异开展,比如产妇文化程度高,可以使用专业知识宣教法,这种宣教模式能够帮助产妇掌握更多分娩知识;如果产妇文化基础薄弱,可以对其使用通俗易懂宣教模式,这种宣教方法能够帮助产妇提高理解能力。同时,护理人员进行健康宣教护理时,还可以采用宣传小册宣教法,该种方法时将分娩知识印刷在宣传小册上,并且发放到产妇手中,产妇使用阅读来了解分娩知识[2]。
        (3)第一产程护理:产妇进入到第一产程后,会因为宫缩引起疼痛,在该种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使用转移注意力方法帮助产妇缓解疼痛,减少产妇因为疼痛放弃自然分娩发生率。护理人员采用的转移注意力方法可以应用交谈法,交谈过程中可以是家属和产妇交谈,也可以是护理人员和产妇交谈。同时,护理人员使用交谈方法时需要多鼓励产妇,使其有信心完成自然分娩。产妇在第一产程时护理人员还需指导产妇排光膀胱液体,以便产妇能够顺利开展第二产程分娩内容。产妇在第一产程期间会消化大量体力,护理人员在护理时需要观察产妇体能消化情况,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高能量食物帮助产妇恢复体力,使其能够顺利开展自然分娩[3]。
        (4)第二产程护理:产妇在进入到第二产程后,护理人员需要指导产妇采用正确方法分娩。我院在产妇进行分娩时主要使用自由体位分娩方法,该种方法是根据产妇需要,选择舒适的体位进行分娩。产妇开展分娩时,护理人员需要指导产妇使用有节奏呼吸方法,缓解分娩疼痛。同时,护理人员可以使用手帮助产妇分娩,比如对胎儿头部按压等操作方法使产妇加快分娩速度,减少产妇分娩疼痛。护理人员对产妇操作护理时需要防止操作引起产妇阴道损伤,以免在分娩后引起阴道出血。产妇完成分娩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告知分娩情况,特别是告知母子平安消息,可以减少产妇担心。
        (5)第三产程护理:产妇进入到第三产程后,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产妇阴道出血情况,因为产妇分娩后2小时内是出血高峰期,在该阶段需要密切关注,防止产妇阴道出血。其次是在第三产程护理时,需要使用药物帮助产妇收缩子宫,预防出血并发症发生。
1.3统计学
        采用SPSSI24.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产程时间对照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产程时间对比中,观察组为412.09±40.33(min),对照组为490.57±51.96(min),(t=12.737,p=0.000),结果有差异。
 
3 讨论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为了提高产娩护理质量,可以采用护理干预方法,该种护理是以产妇为中心,可以为产妇提供全方位护理,使产妇接受护理后对护理服务满意。在本次使用的护理干预中,首先进行的心理护理,帮助产妇恢复健康心态;其次是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分娩知识;最后是开展产程护理,帮助产妇完成分娩。
        在本组研究中,为了获得产妇分娩时使用护理干预效果,采用两组对照分析。从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对比中分析,观察组分别是3.92%、98.03%,对照组分别是21.56%、84.31%,(x2=17.505,p=0.000),结果有差异。从上述分析获得,产妇分娩时应用护理干预服务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参考文献:
        [1]章晓娜,陈丽洁,吴洁滢.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5):196-198+202.
        [2]王晓娟.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0):103+105.
        [3]王佳柔.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4):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