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其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期   作者:唐璐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提高,很多人患上了精神病
        唐璐
        泸州市精神病医院  四川  泸州   646000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提高,很多人患上了精神病,根据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约有7%的精神病患者,此外在中国成人中有大概17%的人有精神障碍,关注精神疾病以经不容缓。如何应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其心理护理是目前很多家中有精神病人的家庭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以下我们就来详细的探讨这些问题。
        如何应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精神疾病主要是病人在个人认知、情感、行为意志方面表现的精神障碍,主要是大脑功能失调引起的,目前尚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只是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然而因为精神疾病关乎大脑,在长期服药后就会形成很多的不良反应,接下来谈谈应对不同的不良反应所采取的的措施。
        1.应对神经系统反应
        抗精神病药物对人体器官的影响比较广泛,但影响最大的无疑是神经系统。精神药物在进入人体后,与相应受体相结合,以此来阻断受体发挥作用,进而有效的控制精神疾病,但是精神药物与受体结合的效率较低,因此需要服用大量药物来达到控制精神疾病发作的目的,大量的精神药物服用将对神经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通过减少精神药物剂量的方式来削弱其不良反应,从其他方面着手,来应对其不良反应。
        2.应对肝功能受损反应
        消化系统反应精神药物还会对人体的肝功能造成影响,主要因为精神药物的代谢会对肝细胞有直接的毒性的同时还会影响胆汁的分泌,应对这种状况,可对精神病人进行有效的护肝,比如服用护肝药物、定期检查肝功能以及时处理等。
        3.应对心血管系统反应
        精神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是精神病患者心动过缓与过速、频发室性早搏等,应对这种状况,精兵疾病患者家人应加强对病人的心血管系统监护,定期测其血药浓度,一旦产生过多的不良反应,应及时的减少该类精神药物的服用,咨询医生过后,听取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的治疗康复工作。
        4.应对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
        据相关的研究报告,目前投入应用的精神类药物均有可能导致精神疾病患者体内粒细胞的减少,但是利培酮等非典型药物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相对与其他精神类药物来说会低一点,但是价格的话就比一般的氯氮平等稍贵,而且氯氮平的副作用比较明显,因此建议,如果有条件的话尽量选择利培酮,而且要经常带领精神病患者去检查血常规,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5.应对其他不良反应
        出了上述的几种不良反应外,抗精神病药物还会对人体的皮肤、内分泌等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应对的最好办法即是立即停用相关药物,然后及时就医。


        针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应对精神病人做怎样的心理护理?
        如今大多数精神病人的疗程一般时间较长,他们在康复的过程中,会由于精神问题,遭受一些列的心理折磨,造成其长期的恐慌、焦虑与不安,而且伴随着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将会把这种不安进一步扩大,因此做好精神病人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以下就来谈谈如何从多方面进行精神病人的心理护理,促进精神病人的尽快康复。
        1.获取病人的信任
        要对精神病人进行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第一步骤即是获取他们的信任,才能展开后续的一些列工作。首先,可以与病人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从闲谈中逐渐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然后根据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深入的沟通,进而与病人建立友好的关系。
        2.及时关注病人的心理变化
        精神病人由于长期受到心理与生理的折磨。心中难免压抑,护理人员要根据病人日常的细微变化来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变化,并且做好疏导工作,使病人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治疗康复中。
        3.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确保其接受药物治疗
        因为抗精神病药物在服用后,往往伴随着各种不良反应,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护理人员应就抗精神药物的具体作用与病人进行合理沟通,排解其不良情绪,只要护理人员有足够的耐心一般会成功说服病人,因为如果是病情严重的精神病人会对长期相处的护理人员产生一定的心理依赖,比较容易听取护理人员的意见,如果是病情较轻的病人有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分得清孰好孰坏。
        4.合理安排病人的日常生活
        精神病人最忌讳的就是独处,护理人员可以多督促病人参加医院举办的相关娱乐活动,增加他们与他人的相处时间,提升其心情愉悦度,对于病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在饮食上可以多询问病人的意见,但是要尽量清淡,辛辣刺激的食物尽量少吃。以此让病人感受到切实的关怀,让病人的情绪保持稳定,将会减少心理问题产生的概率。
        5.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能让病人在日常的康复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渐增强其个人身体素质及对抗精神药物不良反应的抵抗能力。如此这般,可减少病人身体的疼痛,进而保障其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
        精神病患者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不像其他的病一样让病人有感知能力,他们是不知道自己患病的,所以会对病情期间的一些列不良反应充满恐惧,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针对他们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在日常成活中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经常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疏导他们的心理压力,促进他们能够尽快的康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