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电气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翟向东1 李满钊2
[导读] 摘要:医院建筑的电气设计应保证设计体现出简单、经济、舒适、合理等方面的特征。
        1身份证号码:23100319770309XXXX;2身份证号码:44180219860703XXXX
        摘要:医院建筑的电气设计应保证设计体现出简单、经济、舒适、合理等方面的特征。社会飞速发展背景下,需要对医院建筑中的电气设计进行分析,考虑时代发展的前瞻性,比如面对突发传染性疾病时,医院也能全面沉稳应对突发局面。不仅能够保证对医护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而且将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出最大作用。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医院电气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医院;电气;可靠性;安全性设计
        引言
        相对一般公共建筑,医院建筑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比如功能复杂、对象特殊、人流量多等,因此必须加大对电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视力度,需要在明确相关规范的条件下,对设计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1医院电气能源管理与节能的重要意义
        对于医院来说,由于其主要职能具有特殊性,因此在电气能源方面的消耗量相对较大。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关注度的逐步提升,医院电气能源的管理以及节能措施方面的问题突显。在当前背景下,要求医院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电气能源的消耗。因此,对医院电气能源管理以及节能措施展开探究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现阶段,医院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的现实需求,普遍会引入大量的先进医疗设备,促使医院的电气能源消耗大幅增加,这并不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发展理念。同时,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已增加了对能源消耗问题的综合管理力度,基于此,强化医院电气能源管理、优化节能措施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医院电气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要点分析
        2.1电气负荷等级划分
        由于医院不同科室的用电负荷差异性较大,因此在进行电气应用设计时,需要首先按照医院电气设备工作场所进行电力负荷等级划分,主要是依据电气装置与患者身体接触的程度进行有效划分。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场所:1类场所指的是电气装置与人体内部或外部接触,但是仅限于手术以外的内部接触,比如门诊治疗、术前准备室、病房等;2类场所指的是必须应用供电设备的场所,甚至如果供电设备产生中断现象,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比如抢救室、手术室、心脏监护治疗室等;0类场所指的是在没有进行医疗救治阶段,与人体接触的可导电器件,比如门诊诊室、护士站、大型生化仪器等。这进一步表明了医院的用电负荷等级,是按照医疗场所的用电设备含量、患者生命安全的相关程度、电气装置与人体接触程度等各个方面进行精准划分的,为接下来的系统构建和设备安装等环节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对于医疗场所自动恢复供电时间上看,其具体要求也与以上多项类别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在进行电气负荷等级划分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应规范和章程,针对医院建筑的实际构建与电量应用情况以及场所类别的等级划分情况,确保电气负荷等级划分具有准确性、合理性等特点。
        2.2照明系统设计要点
        医院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重点需要对照明系统进行合理地设计,为医患提供一个舒适的照明环境,提高医院疗养环境。同时要注重不能够过于华丽,按照医院建设中对于成本方面的控制要求,以及患者对于舒适环境的实际需求,合理地对照明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需要将不同场所各医疗设备的使用方式结合到设计中:①X线诊断室中,需要在门上安装对应的红色警示灯,提醒其他人当前正在工作中,同时还需要设置对应的联动设施,防止出现了人员误入的情况;②MR、CT、PET室光源宜选择白炽灯,其余区域选择LED或三基色细管荧光灯;③眼科室中需要设置能够进行亮度调节的白炽灯;④手术室中除了需要设置对应的无影灯以外,还设置一般照明,采用不同的供电回路。

同时,无影灯的照度控制在2万~10万lx范围内,在口腔手术中使用的无影灯,照度一般保持在1万1x;⑤在病房楼中,病房需要采用一床一灯一开关的方式进行设计,应避免眩光以及影响到其他人,在病房房门位置、走道,需要设置好夜间照明,此外,对于儿科的病房来说,床头夜间照明的亮度一般1.01x为最佳亮度;⑥手术室、呼吸科室等场所应设置紫外线灯,且不应直接照射到患者,功率密度一般在1.5~3W/m2为最佳,另紫外线灯设置1.8m高度的明显标识防误动的专用开关;⑦公共场所如大厅、走道、楼梯等设置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照明、标志照明。
        3加强措施
        3.1医院建筑防电击的措施
        (1)医院场所的类别划分及自动恢复供电时间。按IEC标准规定,医院内有两种划分场所的方式:一是按医疗电气设备与人体接触的状况和断电的后果将医疗场所进行分类:另一种则是按医疗场所电源转换允许间断供电的时间对医疗场所进行分类。这两种划分互相独立,彼此间无影响。这种分类比起负荷分级而言,场所及设施划分明确、自动恢复供电时间量化清楚,特别是医疗电气设备断电时间长短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设计人员执行也容易到位。(2)医院手术室防电击措施。在医院的2类医疗场所内,离手术台周边水平距离1.5m、高度2.5m内的环境称为病人环境,在此环境内用于维持生命或进行外科手术医疗电气设备,应采用局部医疗IT系统,理由如下:IEC标准规定进行心脏手术时,设备的正常泄漏电流不得大10μA;当发生一个接地故障时,其故障电流不得大于50μA,因为通过人体心脏的电流如超过50μA可导致病人心室纤颤而死亡,这种电击死亡称为“微电击死亡”。为此,手术室要另觅接地方式,通常是采用IT接地系统防范电击。手术室除了上述防电击措施外,还要在手术室病人环境内及病人环境外实施等电位联结,即病人环境内的IT电源配电箱和病人环境外的TN-S电源配电箱内均要设PE排,两箱的PE排直接导线连接,且分别与接地的辅助等电位联结箱的PE排连接。两配电箱内的PE排分别与IT系统专用设备金属外壳及插座PE端子、TN-S系统专用设备金属外壳及插座PE端子电气连接。
        3.2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
        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在医院总电气能源消耗中占据着较大比例,因此,出于对提升医院电气能源节约效果,需要对医院的空调系统进行节能优化。实践中,应当将原有的电能中央空调、燃气中央空调和分体式空调转变为变频电机、变流量(变风量)节能控制、冰蓄冷空调等新技术控制下的空调系统,实现对医院空调系统电气能源消耗量的控制。在此基础上,还应当持续强化对空调系统科学使用方法的宣传,依托人为的控制与配合,进一步降低医院空调系统的电气能源消耗。例如,可以在电气能源管理制度、电气能源节能管理规划中纳入“夏季空调开启温度不得低于26℃;冬季空调开启温度不得高于18℃”“每日空调开启持续时间不得超出12h”“下班前检查空调电源,关闭不必要的电源连接”等内容,对医护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实现对空调系统能源消耗的合理制。
        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大对医院电气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视力度,是保障医院整体安全、营造良好就医环境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对系统设备进行合理选择,不断提升电气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有利于实现医院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增长。
        参考文献:
        [1]马燕童.浅析如何提高医院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J].科技资讯,2018,15(22):56+58.
        [2]王黎明.医院建筑电气设计的相关要点[J].电子测试,2018(13):117-118.
        [3]王鹏.现代医院电气设计要求与安全性分析[J].科技风,2018(01):76.
        [4]侯超峰,刘波.浅谈对医院电气设计安全性的认识[J].科技信息,2019(32):329.
        [5]蔡红.浅谈医院电气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J].建筑电气,2018(05):29-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