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分析 周再兴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周再兴1 焦本臣2
[导读] 摘要:工业产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我国具有庞大、完善的工业体系,工业产业在长时间内占据着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位置。
        1身份证号码:21031119830215XXXX;2身份证号码:23082619860104XXXX
        摘要:工业产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我国具有庞大、完善的工业体系,工业产业在长时间内占据着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位置。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体系的不断扩大以及传统生产方式的弊病,工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如北方地区的空气污染、南方地区的水污染。基于此,本文对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节能降耗;热能与动力;应用
        引言
        我国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对能源的需求亦急剧增加,能源消费总量连年位于世界前列,经济增长与能源供需、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当前社会能源体系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但这些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且使用后对环境污染程度较高。于是,寻找开发以及进一步利用新型清洁能源已经成为共识,而地热能、生物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开采利用技术并未在实际中得到普遍运用,热能与动力工程节能降耗值得深入研究分析。
        1电能生产主要影响要素
        1.1锅炉运行状况
        锅炉运转时需要燃烧大量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燃烧可以将热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和电能,并成功地发电。这一过程导致了能量的转化。将电力转换为机械设备。当系统运行时,许多因素影响发电。如果不首先解决这一问题,就无法保证这些设备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了解锅炉运行的实际条件和条件,解决问题,以确保锅炉正常运行,支持锅炉正常运行,并奠定基础。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固定形式的热能,而是受到目前无法产生足够热能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在这方面,首先应研究影响发电厂生产率的因素,并深入分析和研究锅炉运行时的运行情况和能力。结合实际条件和状态调整,保证锅炉稳定运行,提高生产能力。
        1.2凝气装置不稳定
        在发电过程中,冷凝装置的性能和质量本身与最终发电链中的热工效率有关。凝汽器的特点不难学习,涡轮本身结构也非常复杂,在运行时,外部因素很容易影响和干扰凝汽器的运行和生产。随后的使用质量可能受到不稳定的设备和操作效率低下的影响。
        1.3环境影响
        能源密集使用、运行中的热量排放等因素。中,它们促成了热能和能源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这是无法避免的。第一,在热电联产中,大多数企业供应煤炭,其使用伴随着二氧化碳排放和大量温室气体排放,破坏臭氧层,导致全球变暖。其次,在这些企业的生产中,设备运行产生的噪音影响着邻近家庭的生活和学习,影响着企业内工人的听力。第三,工业生产、汽车尾气和住宅供暖产生的热量排放,在城市地区产生的热岛效应,其温度高于郊区农村地区。第四,在核电厂、钢铁等应用热能工程时工业冷却水的排放导致水温上升,溶解氧减少,某些水的毒性增加,细菌增多,以及水的热污染,导致水的质量因水环境的破坏而恶化。
        2热能与动力工程在节能降耗中的应用
        2.1选择科学合理的调频方案
        在电厂运行过程中,要想实现节能环保,首先要从调频方案入手,为热能与动力工程在节能损耗中的应用提供辅助,以便能够尽快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想要制订科学、合理的调频方案,工作人员首先要掌握电厂的整体运行情况,了解电网运行频率,时刻调整电网运行机组的动态性能。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电力系统外界实际负荷情况,确保电网频率能够正常运行,这样才能够为电网运行机组节能损耗提供保障。此外,在制订调频方案时,还需要在原调频方案的基础上,选择比一次调频难度低的二次调频,分别采用手动或者自动的方式进行调频。频率调速这种方式对于电厂运行而言,具有耗能少、效率高以及范围广等优点,对于电厂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十分有利。总而言之,工作人员想要选择科学、合理的调频方案,就需要从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入手,有效落实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提高电能生产效率。


        2.2完善热能损耗排查分析流程
        在电厂运行过程中,要想清楚了解热能损耗现象,了解热能损耗源头,就需要排查热能损耗现象。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热能损耗排查分析流程,以便全面掌握热能损耗现象。此外,电厂还可以根据生产活动的具体情况,构建完善的风险隐患甄别排查体系,解决生产活动中的热能损耗问题。电力人员在构建排查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以往电力生产活动的运行资料和实际运营状况等,达到有效控制热能损耗的目的。
        2.3提高节流调节分析工作的准确性
        结合当前中国电厂的运行情况,大部分电厂在运行过程中都会面临节流调节的问题,这一问题对电厂的节能损耗有较大的影响。针对此类问题,电力工作人员要对节流调节工作进行准确分析,确保节流调节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遵从生产活动的相关规则,按照实际情况,完善节流调节工作,对涉及到的机械设备进行动态监控,以便能够及时掌握节流调节工作的开展情况,降低节流调节成本。
        2.4回收利用废水余热
        充分利用废水可以提高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工作质量。在运行中,脱硫剂通过排放蒸汽而损失了很多热量和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合理利用冷却器进行处理,控制热量损失和热量损失,取得良好的效果,减少误差问题。此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定期和持续的废水处理方法和废水处理模式。为了取得良好的污水处理效果,需要扩大减压能力,第二次使用废水。当然,如果这种回收方法是有限和不足的,它不仅会浪费大量的电力,而且还会浪费大量的废水和热能,这甚至会造成负面影响,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仔细研究这一技术,合理利用热量存储和使用技术,确保能源使用质量、能效和节能效果。
        2.5提高锅炉回收循环利用技术
        从热能工程和能源工程节能的角度来看,可以减少热能回收的损失。主要是废气和废水两个维度的锅炉回收技术。例如,发电厂的锅炉在运行时必须排放废气。未经技术处理的直接处置,以及上文讨论的热能和电力损失和环境影响,会导致大量二氧化碳排放、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废气排放过程中浪费的热量尽管这种温度不符合窑炉锻造工艺的要求,但原料可以预热。为了提高涂层的粘结强度,保证喷涂时焊接层的质量,需要降低热应力,减少热应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对零件进行预热。普通钢如低金合金钢、喷泉等的预热温度是250 ~ 300℃,适合锅炉废气的温度。此外,从锅炉排放废水不仅会造成水污染,而且还会导致能量损失。出于改进工业回收技术等客观原因,直接排放工业废水仍然是我国锅炉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锅炉废水处理的一个特点是水量大,如果能加以改造,将是一个重大的技术突破。供热系统二次网需要补充大量的电水,经过絮凝沉淀后,陶瓷膜过滤消除浊度等。使锅炉废水排放水质指标符合行业标准。通过新的技术进程将废气和废水转化为工业生产资源,并使热能源和能源工程行业转向工业现代化,对于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各界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因而控制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节能降耗效果对提高电力生产效率、保证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电力企业需要给予热能与动力工程相应的重视,不断在实践中摸索节能降耗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森.浅谈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运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09):156-157.
        [2]余冯坚,陈凯.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技术探讨[J].应用能源技术,2019(04):32-34.
        [3]史昶宇.浅谈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运用[J].居舍,2019(09):176.
        [4]郝晓军.浅谈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运用[J].居业,2018(08):92+95.
        [5]杨海利,王家明.分析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8(17):240-2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