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超远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岩土工程基础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比较复杂,具有稳固、支撑效果,如果没有支护施工,在工程开始前,可能存在侧滑、坍塌等现象,进而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影响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体危害有施工耗费成本更高、施工进度难以保证,不能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等。从项目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角度出发,为保证项目工程功能稳定与性能可靠,文章分析了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具体运用,旨在为类似工程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基础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1岩土工程基础施工中中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特点
(1)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一般情况下岩土工程施工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岩土工程地质的结构比较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岩土地质结构的影响,对施工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这就需要进行深基坑支护,但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岩土地质结构中渗流、岩石强度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深基坑支护坍塌,因此在岩土地质地区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时,须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岩土地质中的土壤和岩石会对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结构产生不稳定的影响,甚至在个别土壤中发生流砂问题,从而对深基坑支护的稳定性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2)施工的安全风险比较大。一般在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只是临时性施工,在使用结束后需进行拆除,深基坑支护的作用是为保障岩土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但在实际的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岩土工程施工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针对这些安全问题就需采取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解决,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在岩土地区进行深基坑支护也会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和质量风险,且还可能出现安全事故,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2岩土工程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类型
(1)深基坑锚杆支护技术。锚杆支护也是属于深坑基支护技术的一种技术,采取这种技术能够加强深坑的土壤以及岩石,工人采用锚杆设备在深坑建设的时候嵌入到岩石以及土壤之中,和支护装备相互连接在一起,想要保障深基坑的支护成效就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具备技术上的优点,在周围环境具有比较强的适应性,且还不会影响到深基坑的厚度,不过在对锚杆支护的术的施工中需注意这些技术不太适合有机物比较多的土壤中。(2)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技术。针对渗水性比较强的岩土工程,可以应用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技术。该技术可以避免施工中出现软土层变形的问题,保证主体结构侧墙建设质量。正是因为技术应用优势,我国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水平不断提高。(3)深基坑土钉墙技术。在工程岩土体稳固性较好以及工程降水处理水平较高的情况之下,可以在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应用深基坑土钉墙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优势是操作工序少、操作难度低、操作用时少、操作费用低、减少墙体和桩体占用空间等。(4)深基坑排桩技术。灌注桩施工是深基坑排桩技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质量可以得到充分地保障,既可以应用人工开挖方式,又可以应用机械钻孔方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结合防水帷幕,高压注浆等方法。(5)深基坑深层搅拌桩技术。这种工程主要是水泥和石灰为原材料进行施工的,采用机械对土壤和和原材料进行相互搅拌,对于土质疏松的土壤要使用特殊技术进行加固,在操作后使土质变的更坚固更稳定,从而可以抵抗更坚硬的东西。深层搅拌桩支护主要体现在格栅,一般都使用于基坑深度在6cm以下,根据水泥的远水性实现土防水防性的优点,深层支护技术可以依据搅拌自身的引力抵抗其他方面产生的阻力,结构内部不需要其他物体来保护,这主要得益于价格低廉,施工步骤简便,无需使用外部材料,因为此材料经济利润较大,会带来很大的财富。
3岩土工程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3.1改善深基坑开挖工艺
在岩土工程桩基础施工作业中,必须按照标准要求做好桩基础布置工作。一般情况下,须采取一柱一桩的模式来设计桩基础,对于变形缝处理工作,应将其设置于桩结构最佳位置,必要时需采用两柱合用一桩的设计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这种方法时应力保上面柱子的合力作用点和桩基的中心位置一致。同时,要确保岩土层非挤密桩的桩间距不小于0.5米。在设计群桩时,应做好三角桩、矩形桩与梅花桩的布局工作,在布局过程中,要力保中心能重合于上部结构力的作用点。其次,要借助模量来衡量群桩所受弯矩较大的方向与其所弯曲的截面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在为单列桩设计条形承台时,如果该桩没有横向分支,就要合理计算其长度以及与之相关的连系梁。对于剪力墙和柱子等位置,应设计好椭圆桩基础。与此同时,必须全面改善深基坑开挖施工技术,准确把握施工设计要点,从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修坡、土层预留等方面入手,加强机械开挖施工技术使用,并通过对坑底宽度检查及是否到达设计标高方面的思考,完成好基坑开挖施工作业。其次,施工技术人员应科学使用分层台阶式放坡开挖方式以增强基坑开挖施工安全性。与此同时,应充分考虑邻近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控制好其与深基坑开挖施工区域的距离及坡度,并对坑底是否存在裂隙、暗沟等进行充分考虑,从而提高深基坑开挖施工质量。同时,应减少开挖后深基坑的暴露时间,避免对坑底产生扰动作用,给予深基坑高效施工更多的技术支持,为后续施工作业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3.2土钉打孔技术
深基坑支护技术常运用在水平孔施工中,打孔直径的尺寸由土钉的尺寸决定。施工人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并完善相关技术的运用,同时设计出符合施工要求的建筑方案,一般在协商和交流中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方案设计,避免出现腐蚀现象。完成方案设计后根据防腐需求处理防腐;对于焊接部件一定要保证焊接的牢固性;土体钻进施工一定要达到管道的最深处,土钉支护中进行焊接能够避免土钉偏离设定位置的现象。土钉进入孔洞支护,确定一切合理,相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人员进行验收,完成这些步骤后进行灌浆。灌浆也是这个环节最主要的工作,其建设施工质量决定了岩土工程的施工情况。制备水泥浆等材料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值为0.45-0.55,为保证凝固性能应该对水泥进行混合处理,通过灌浆管来完成灌浆,控制灌浆压力为0.2-0.4MPa。具体的施工应该注意泥浆混合的时间不应该太长,混合使用的间隔时间为30min。使用灌浆管道之前应该进行清洁,避免出现堵塞的现象。
3.3加强变形观测力度
深基坑支护的主要变形观测包括:基坑边坡变形观测、地下管线变形观测、周边建筑变形观测等。通过具体观测相关数据,对岩土工程支护设计中土方开挖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实际施工中土方支护设计的具体情况,可通过偏差分析进行了解,进而及时掌握土方开挖沉降与深坑土体变形影响。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修改设计偏差数据,尽早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作人员在对岩土项目施工进程中,想要保障支护的成效,工作人员就一定要做好有关深基坑支护设计以及施工的作业。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类型、技术方式,使深基坑支护施工符合施工要求,要求管理人员开展积极有效的管理,从而保证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基础工程的质量,提升工程的整体品质。
参考文献
[1]张钰.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问题和对策探析[J].青海交通科技,2020,32(04):60-62.
[2]张修仓.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5):157-158.
[3]孟江苓.对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的几点探讨[J].居舍,2020 (2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