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人防工程土方开挖施工技术探析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孙海峰
[导读] 摘要:在人防工程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属于最基础的应用环节,其开挖速度、开挖质量也将影响到后续工程的推进速度。
        曲阜市人民防空服务中心
        摘要:在人防工程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属于最基础的应用环节,其开挖速度、开挖质量也将影响到后续工程的推进速度。因此,该文针对地下人防工程土方开挖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合地下人防工程土方开挖施工技术的应用原则,包括因地制宜原则、明确施工顺序原则、全过程监测原则等,通过研究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工作要点、混凝土施工控制、钢筋工程施工、施工动态监测等技术应用要点,其目的在于提高开挖过程的有序性,加快人防工程的施工速度。
        关键词:地下人防工程;土方开挖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应用价值原则
        前言
        为了提高开挖结果的有效性,需要严格控制各个应用环节的施工质量。通过梳理土方开挖技术的应用要点,对于加快工程推进速度,降低施工问题发生概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地下人防工程土方开挖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
        第一,满足基础的应用要求,目前很多人防工程也承担着基础应用需求,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着便利。第二,为居民提供避难场所。人防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为人们提供紧急避难场所,在场所内配置一些基本生活所需物资,以维持人们的正常生存。而且人防工程的抵御能力非常强,可以抵御一些外来攻击,内部结构的稳定性非常强。
        二、地下人防工程土方开挖施工技术的应用原则
        2.1因地制宜原则
        地下人防工程的主要作业区域位于地下,地质结构在地壳活动作用下,会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地质结构。例如,软土地基结构的稳定性,若单位时间内开挖速度或开挖深度过大,都会影响到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导致土方坍塌的情况。因此,在人防工程土方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作业区域的地质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明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选择相对应的土方开挖技术,梳理土方开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从而有效提高土方开挖技术的实用价值。
        2.2明确施工顺序原则
        人防工程的作业总量、作业难度普遍较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施工技术。对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在选定土方开挖技术之后,需要对工程的施工顺序进行梳理,明确各个施工环节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要求,在正式施工之前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遵循安全性施工原则。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整个施工过程的流畅性。
        2.3全过程监测原则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全过程监测原则也是需要施工单位重点关注的环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监测,比如可以借助BIM技术来完成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建模等工作,及时发现目前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从而有效提升整个施工管理过程的稳定性。
        三、地下人防工程土方开挖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3.1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前准备工作的完整性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第一,在工程正式启动前,需要委派相应的管理人员对现场作业环境进行勘察,确保作业区域的基础环境参数,结合相应参数信息完善设计方案,在完成设计方案制定之后,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客观评价,确定该方案的可操作性。第二,根据设计方案来制定完善的施工材料采购体系,并对市场中施工材料的具体价格进行关注,制定科学性的材料采购计划,明确材料的先后顺序,确保整个地下人防工程推进的有序性。第三,制定相应的施工管理制度,包括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责任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制度等,从而提高工程项目推进的有序性。


        3.2施工工作要点
        为了确保土方开挖技术的正常应用,在实际处理过程中需要明确施工工作的要点内容。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其最主要的管理内容便是施工质量与施工工期两方面内容的管理。在施工质量管理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将整个管理过程细分为多个管理阶段,明确每每一个阶段的质量管理要点,管理人员也需要严格按照相应规范执行管理操作,从而提高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提高最终的施工管理质量。在施工工期控制过程中,可以结合工程项目的施工总量来划分为不同的施工环节,根据施工环节的难易程度来分配具体的施工工期,制定相应的日施工进度计划、周施工进度计划和月施工进度计划,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管理,从而提高施工过程管理的科学性。
        3.3混凝土施工控制
        首先,保證快速的运输,混凝土从完成搅拌并搅拌机中卸出到送到浇筑地点、浇筑完成之间的时间要小于60min。在运输的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均质、不分层,到达浇筑地时混凝土要能够保证一定的坍落度。如果采用泵送的传输方式,要保证泵送能够连续工作。在泵送过程中,保证受料斗内保持有一定量的混凝土从而避免吸入空气而堵塞管道。其次,保证混凝土在浇筑前做好准备工作,核实相关的参数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清除浇筑现场的垃圾或杂物。如果施工对象是干燥的非粘性土质,则需要首先用水进行清洗、湿润,清洗的程度以保证土质湿润但不积水为宜。浇筑的模板、预埋件等要符合施工要求,且清理完毕。最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倾落高度小于2m,否则容易产生混凝土的分层离析现象。如果浇筑高度必须超过3m,则需要借助串筒、溜管等工具。在浇铸之前需要在底部填充水泥浆。如果浇筑的混凝土体积较大,则需要分层分段的浇筑施工,同时满足均匀上升的要求从而保证水热化的散发。
        3.4钢筋工程施工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钢筋工程也属于非常重要的应用环节。在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第一,做好钢筋材料的筛选工作,选择符合施工要求的钢筋材料作为主要的施工材料,并且对于钢筋材料做好处理工作,及时清除钢筋材料表面附着的杂物和铁锈,并且选择笔直的钢筋材料作为建设材料,提高钢筋材料的应用价值。第二,严格按照相应的操作顺序完成钢筋捆扎,对于需要截断的部位,在所有安装工作完成后统一进行操作,提高工程施工的有效性。
        3.5施工动态监测
        与大多数建设工程项目类似,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变化,为了提高人防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性,也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可以加大新类型技术的应用,如数字化技术、BIM技术都可以辅助整个动态监测过程的顺利推进。以BIM技术为例,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施工单位构建现场作业工程的4D模型,结合每天采集到的监测数据,来逐步搭建4D模型,同时结合预估数据信息搭建预期的4D模型,将两组模型结构进行对比,评价两者差异的影响性,及时调整后续施工参数,使工程施工可以重新回归到正规途径当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比于地上建筑物,人防工程的施工过程非常复杂,并且施工难度较高,为了确保后续施工活动可以顺利开展,施工单位做好土方开挖过程的监管工作。通过采取合理的土方开挖技术进行人防工程的施工,对于提高人防工程施工质量,延长人防工程使用寿命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敏.地下人防工程土方开挖施工技术探析[J].居舍,2018(24):28.
        [2]孙维莎.地下人防工程土方开挖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民营科技,2018(5):187.
        [3]董康.浅析大型场地平整和土方填挖施工[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7):66-67.
        [4]康涛.某地下人防工程土方开挖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8,38(36):125-126.
        [5]程志钢.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6):13,15.
        [6]黄思婷.人防工程设计要点与综合效益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3):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