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65270119811002XXXX
摘要: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事故有高空坠落、坍塌、重物击打、火灾、触电、机械伤害、中毒窒息等。西方发达国家针对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处理有一套完善的体系,并围绕安全事故制定了应急预案,以便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作出响应。作为发展中国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有所欠缺,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均有待深入和完善。本文主要针对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预防措施
1事故特点
按照建筑施工安全规范要求,基础面距离通常保持在2米及以上。在高处施工作业中,不同作业都可能存在事端,尤其是施工作业,更容易发生高坠事故。在建筑施工现场的各类安全事故中,高坠事故约占1/5,发生率较高。高坠事故主要发生于洞口、阳台边、临边、电梯井口、楼板边、脚手架、预留洞口等,比如从龙门架物料提升机上坠落;从脚手架上跌落;塔吊在安装与拆卸的过程中坠落;吊装结构与设备的过程中坠落;安装或拆除模板的过程中坠落。
2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类别
2.1高处坠落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高处坠落的问题。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缺少防护设施,或是防护设施使用不规范造成的,例如在洞口进行高处作业时,洞口虽然有盖板存在,但是却没有防止盖板发生位移的措施,因此,在洞口作业时,很容易发生洞口防护不牢靠的现象。
高处作业过程中,还可能会发生脚手架坠落的情况,脚手架坠落主要是由于脚手架搭设不规范造成的,或是在工作或休息时间,施工人员在脚手架上打闹饮酒,导致脚手架松懈从高处坠落,且部分施工人员在高处作业时,经常不使用安全带,导致一旦发生高处坠落情况,无法得到安全保护。
在进行高处拆除作业时,也容易发生坠落事件,例如在拆除脚手架时,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用力过猛,导致身体失去平衡从高处坠落。这种情况还时常发生在工作登高及其梯子作业上面,因此在进行此类相关高处作业时,需要注意防护用具的佩戴。
2.2触电
2.2.1外电线路触电事故
在建筑施工作业中,经常会发生由于触碰施工现场周边架空线路而发生的触电事故,发生此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脚手架搭建时,并未考虑到脚手架具外侧边缘与外电架之间的距离,两者之间的距离未达到规定最小安全距离,使得出现事故后,脚手架影响到周边架空线路,导致触电情况出现。在施工过程中,若是吊车大臂与架空高压电线之间的距离达不到规定最小安全距离,也很有可能发生上述现象。
2.2.2施工机械漏电事故
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漏电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例如,施工所用手持电动机械出现漏电情况、电线或是电缆的绝缘皮出现破损现象、违章用电等等问题,都会造成漏电事故发生。因此,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相关部门与企业要注意设备更换维护,用电工程严格按照“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的规范进行。另外,在大多数建筑施工过程中,其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缺失专业性技术人员,导致参与到建筑工程中的大多数施工人员都缺乏安全用电知识,并且在开展相关用电工程时,未能做好防护措施,操作不正确,技术性不高,导致出现漏电事故。
2.3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会对建筑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容易砸伤,甚至出现生命危险。特别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这种情况的发生大多是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粗心大意,玩忽职守;或是施工过程中,并未按照规定进行操作,进而导致此类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若是相关施工人员精力不集中,使用的相关机械失控;或是施工人员由于长时间作业产生视觉疲劳不能正常进行相关操作,也会造成物体打击的事故。
2.4机械伤害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机械伤害事故也是不可避免,由于建筑施工招收的相关施工人员都不具备相关的专业性知识,导致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足,操作失误的情况,或者在使用相关机械时,施工人员由于不会佩戴相关防护用具,采用的防护措施不合适,进而导致出现相关机械事故时,工人不能得到保护。此外,大多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忽略对机械设备的更新与维修,导致不能提前排除相关工作隐患的现象发生。
2.5施工坍塌
在进行挖掘类工作时,建筑工程中易于出现土方坍塌、脚手架坍塌此类坍塌事故。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事故容易发生在基坑与基槽开挖工作中,此类工作进行过程中,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3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3.1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
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需要相关单位部门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教育,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使其认识到按照工程规定开展施工工作的重要性,让其能够遵守工程施工规范,有序开展建筑施工工作。
3.2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建设工程本身具有周期长、规模大的特点,因此,若是想要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施工人员在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施工行为规范,有序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同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还要负责提升相关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3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拥有良好的安全意识,能够有效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很多安全事故。因此,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需要相关单位与企业定期为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并形成良好的工作规范,减少建筑工程中的错误出现,从根本上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建筑工程顺利进行。
3.4做好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在开展建筑工程之前,一定要做好安全事故防范措施。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工程现场进行严谨的检查,提前记录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然后对施工人员进行讲解,让施工人员做好相应防护措施。与此同时,还需签署好书面材料,履行相应的法律责任。
3.5建立责任制度
在建筑工程中建立责任制度能够让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并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制定相关责任制度后,还需制定相应奖罚机制,如若发生违规事件,需要追究违规工作人员的责任,实行相应惩罚制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造价的核算和控制十分重要,因为这是关系到一个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其收入的关键因素,如果对各个阶段的造价没有一个良好的控制方法,那么在进行施工后,所产生的实际造价很可能会比预算高,工程各方的利益都会受到影响,或者因为造价控制问题,最后施工方交付的是不合格的建筑,这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建筑问题,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每一个阶段都对其造价控制有帮助,造价控制相关人员要注重对每一个阶段造价的控制,特别是设计阶段,因为这个阶段直接关系到工程总的造价预算,如果预算低了,最后影响到的还是工程质量以及施工方的利益,预算高的话,又会影响他们的核心市场竞争力,还有最后的验收阶段,这个阶段会核算所有的成本,一定要细心,不要出纰漏。
参考文献
[1]藏正操,张凤蛟.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6):93+100.
[2]林夏梦.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研究[J].城市建筑,2020,17(24):173-174+192.
[3]李敬忠.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招标阶段造价控制的方案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4):185+187.
[4]刘汉平.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及措施研究
[J].低碳世界,2020,10(04):193-194.[5]万凌帅,万凌志.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探析[J].城市住宅,2020,27(02):228-229.
[6]李晓月.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及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8):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