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郭继云1 毕福华2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房屋建筑主要是利用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多的优势,可以提高整体房屋建筑工程的强度和抗压能力等。
        1身份证号码:15260119840512XXXX;2身份证号码:15232619660709XXXX
        摘要:目前我国房屋建筑主要是利用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多的优势,可以提高整体房屋建筑工程的强度和抗压能力等。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明确技术要点,明确钢筋混凝土结构优势,深入探究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提升房屋建筑整体施工水平。本文对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技术要点
        引言
        钢筋混凝土结构自身强度较高,能有效抵抗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为保证工程质量,建筑施工企业需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完善工程各项功能的同时,促进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现如今,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依旧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为此,有必要不断完善施工技术,加大人员控制力度,做好钢筋防腐工作,以全面优化工程建设水平,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钢筋混凝土结构概述
        钢筋混凝土结构顾名思义,是由钢筋和混凝土结合起来的结构,单纯的混凝土结构虽然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但抗压能力较差,在外界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容易受到拉应力变化的影响而出现各种病害问题,如裂缝、位移等,尤其是梁、板混凝土结构,进而增加建筑工程的不稳定性。而钢筋材料自身的抗压性能较强,将其融入到混凝土结构中,可很好地弥补混凝土存在的不足,提升结构整体抵抗性能,减少外界荷载加大带来的危险,保证工程结构稳定性。同时钢筋混凝土的支撑能力也较强,可维持梁、板结构的坚固性。
        2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特点
        2.1损坏频率较高
        完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施工单位需要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将会引发质量问题。如果没有提出科学的管控措施,将会损坏钢筋混凝土结构,影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效果,整体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都会因此受到影响。
        2.2碳化反应
        在搅拌和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碳化反应,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主要材料为混凝土,在搅拌和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因为渗入二氧化碳,导致混凝土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在混凝土结构内部产生很多水分和碳酸钙等杂质,导致混凝土发生碳化反应,混凝土性能因此被破坏。如果在房屋建筑中直接利用这种混凝土,将会引发裂缝问题。此外发生碳化反应,将会降低混凝土碱度,不利于发挥出混凝土性能,再加上外界荷载的影响,因此破坏钢筋混凝土结构。
        3房屋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
        3.1科学设计房屋结构
        在房屋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先了解建筑场地的周围环境情况,对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勘查。根据周围环境测评、地质勘查结果和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混凝土技术要求,设计出合理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同时兼顾人文环境因素对结构进行相应设计,确保设计之后的结构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地质环境,保证房屋建筑质量。
        3.2科学配比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施工对混凝土配比设计具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要确保混凝土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符合实际情况,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配比工作非常关键。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实际使用性能,配置过程中要加强对配比技术的关注,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具体要求进行配比工作。在混凝土配比结束后,还需要对配好的混凝土进行试验检测,并按照要求进行储存。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环境和湿度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不会发生改变。
        3.3保证绑扎钢筋质量
        钢筋的绑扎工作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占有很关键的地位,对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较大影响。要想确保钢筋绑扎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就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对施工图纸以及施工标准有着充分了解。

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需要对钢筋的具体规格以及质量都进行严格的把控,严格要求绑扎过程中的布置、间距、方法等,这样才能确保钢筋绑扎工作顺利开展,保证钢筋混凝土后期质量满足要求。
        4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4.1后浇带施工技术
        混凝土的稳定性较差,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当混凝土内外温差相对较大时,将出现自缩现象。混凝土自缩会导致结构内部出现裂缝,甚至造成局部断裂,对工程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也会造成混凝土材料的浪费。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缓解这一现象。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自缩,避免沉降现象的发生。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需要从防水施工、模板设置及混凝土二次浇筑方面入手,对上述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各项操作符合施工要求,为后续施工环节及工程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4.2混凝土浇筑技术
        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浇筑速度与高度,一旦发生泌水现象,立刻停止浇筑,泌水问题解决后才能继续浇筑,以避免结构出现质量问题,确保混凝土浇筑表面的平整。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重点部位如柱、梁、板等结构,需要严格按照指定的浇筑顺序进行浇筑。例如,柱结构浇筑需要在模板搭建完成后进行,同时对浇筑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应按照自两边向中间的顺序进行浇筑,避免在浇筑过程中柱结构出现弯曲或变形。
        5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措施
        5.1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为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需要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要根据工程实际要求选择相应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材料。水泥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具有直接的影响,所以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科学选择水泥型号、规格及数量。此外,砂石材料的选择要充分考虑砂石的粒径及含水率等,同时对砂石中的杂质含量进行分析,按照房屋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求对砂石材料进行选择,确保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符合要求。此外,还需要对施工材料的运输过程进行科学管理,避免由于天气或其他外界因素对施工材料质量产生影响。施工材料入库前,需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施工要求。由于施工场地存放的施工设备及施工材料较多,并且人员流动性较强,施工现场较为混乱,因此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科学摆放,避免来往人员对其造成破坏。
        5.2完善技术管理体系
        为了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施工单位需要加强管理施工过程,完善技术管理体系,同时需要安排专业管理人员,加强监督和控制施工过程,及时改进存在的问题,顺利实现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目标,保障整体施工效果。在建立技术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分配管理人员的职能,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需要加强管理,在施工现场配置管理人员,合理划分管理职责,促使管理人员明确自身工作职责,根据工作规范开展施工管理个工作,及时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问题,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
        6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对房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施工人员要想确保工程质量,就需要深入了解施工要求,严格按照施工需求进行相应的施工,严格把控各个环节,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升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质量,给房屋建筑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兴日.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湖北农机化,2019(24):85.
        [2]罗玉玲.房屋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施工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181.
        [3]姜冰.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门窗,2019(22):91+94.
        [4]孙海增.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桩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居舍,2018(30):71.
        [5]李力广.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27):90-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