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企石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各地动物疫情传播事件的屡屡发生,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相关机构等对于基层动物检疫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尤其是针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要求,必须针对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完善的动物防疫体系,提高防疫队伍的专业素质能力,能及时将动物疫情传播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从而切实的保障食品安全性及人们的身体健康。但是在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中,却仍存有很多问题。本文也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着重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有关人士参考借鉴。
关键词: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问题;解决方案
引言
现今,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是所产生的系列问题也是较为明显,尤其是因动物疫病所致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会给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还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基于此,要想改善现状,就要结合畜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建立健全完善的动物防疫体系,从基层抓起,尽最大努力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蔓延,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1.当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各地基层动物防疫部门针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一般都会采取以下几种管理模式来进行:第一,是由当地县级动物防疫站对动物防疫工作人员、部门工作及相关物资等进行统一管理的工作模式;第二,是以分层管理与统一管理相结合的防疫工作模式,但最终决策由当地县级动物防疫工作部门所决定;第三,是由当地县级动物防疫站对动物防疫工作人员、部门工作及相关物资等进行统一管理,但部分技术上的问题却是由县级政府部门专门负责宣传和指导的工作模式。从当前大部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现状来看,基本都是以第二种管理模式为主,也有一小部分基层地区会采取第一种和第三种管理模式,无论哪种管理模式,都有其一定的应用优势和不足,所以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应用,并且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有利于提高当地动物防疫管理水平,降低动物疫病的发生概率。
2.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养殖户科学防疫意识有待提升
由于一些基层地区养殖产业规模大多以中小型为主,所以其养殖发展模式也是以散养模式占主导地位,再加上集约化程度低,缺少良好的社会化服务意识,所以使得大多数养殖户的思想也是相对比较落后,不仅对动物防疫工作缺少正确的认知,认为其仅仅是规范动物养殖行为的疫情防控工作,而且还缺少科学防疫意识,未对自身养殖的动物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再加上相应的养殖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养殖场所产生的粪便污物随意向外排放、病死的动物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丢弃等,这样就会加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概率,降低畜牧产品质量,进而给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2.2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相关部门通过法律规定也会将动物防疫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中。但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却经常存在经费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这就导致部分基层动物防疫部门在建设动物防疫体系时,常常因为资金不足而无法保证建设质量,这样就会给相关动物检疫防疫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阻碍,使其整体动物疫病管理水平大大降低。另外,一些基层动物防疫部门由于缺乏独立的工作环境以及完善的检验设施等,所以一旦管辖区域内发生动物疫情,也会因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而无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动物疫病进行专业实验诊断,这样就会使得很多动物疫病因错过最佳防控时机而产生大范围快速蔓延的后果,进而不仅给当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造成巨大损失,而且还会威胁到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
1.3防疫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相关检疫检验工作人员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参与主体,其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从现阶段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现状来看,很多动物检疫检验人员的专业化水平都无法满足新时期动物防疫工作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些基层地区动物防疫工作环境简陋、人员薪资待遇不高、工作压力较大等,使得基层人才队伍流失现象明显,很难吸引高素质专业检疫检验人才到基层来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所致。再加上现有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对于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和认知程度较差,所以这样就会导致基层动物疫情检验工作因缺少专业化人才而无法达到理想的工作效果,进而给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也会带来很大阻碍。
2.提高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质量的有效措施分析
2.1加强宣传教育及技术培训工作
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使其达到一定的科学性和完善性,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提升广大养殖户的参与意识,使之能够正确认识动物防疫检验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检验机构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宣传途径,在大范围内向养殖户宣传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外,在动物疫病疫苗接种和疫情防范期间,为了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实施,还要保证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使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开展动物卫生监督和免疫接种工作,并正确指导养殖户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此外,还要对养殖户畜禽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引导养殖户对所有养殖畜禽进行免疫档案的建立,若是散养,应督促其进行集中免疫。此外,一旦发现疫情,要及时向上级领导进行汇报,以便可以集中对患病动物进行无公害化处理,最大化保障畜牧产品质量安全。
2.2健全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对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重视度,不仅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设置防疫专项资金,引进先进的检疫检验设备和技术等。而且还要构建健全完善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构、技术支撑机构等,并将这些机构纳入参公管理事业单位范围,以保证动物防疫工作环境的独立性和完善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动物检疫工作效率和质量。另外,要充分发挥基层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卫生监督执法部门及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能作用,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动物防疫检疫体系,进一步确保动物检疫工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2.3提高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首先,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制度要求,合理增加基层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并确保基层动物检疫工作环境能够吸引更多高素质专业检疫检验人才,以便可以不断扩大基层动物检疫队伍,使其整体工作素质和工作效率得到最大化提升;其次,相关动物检疫机构要加强对在职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以便使其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以及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等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落实各项动物检疫工作及卫生监督工作,从而将动物疫病控制在萌芽状态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对于提升畜牧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养殖户的切身利益以及消费者身体健康等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必须对该项工作的开展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基层宣传教育及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动物检疫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而且还要不断完善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水平,推进我国畜牧养殖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增.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05):241-242.
[2]何应秋.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兽医导刊,2019,(0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