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阶段企业采购档案管理思考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谢文文
[导读] 摘要:采购档案是企业采购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完整、客观的记录了企业采购活动的面貌。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100011
        摘要:采购档案是企业采购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完整、客观的记录了企业采购活动的面貌。“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脚步铿锵走来,企业采购档案管理面对数据量庞杂、采购实施主体不统一、采购管理系统整合能力较差的现实挑战,应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从建立权责明晰的采购档案管理体系、完善涵盖各方的采购档案管理制度、优化整合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新发展阶段;企业采购;档案管理
        本文所述的采购,包含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所谓采购档案,是企业在物资、工程和服务等采购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是企业在采购计划、寻源、执行、后评价等全生命周期采购活动中产生的完整的、系统的记录,是每个采购项目的重要法律依据,是企业生产经营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件资料。
        一、采购档案的价值体现
        1.采购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在企业的整个采购活动中,从采购需求的确定,到采购文件的编制,再到招标、投标、评标(或询价、报价、评审)的执行,最后到合同签订、履行、后评价……采购档案完整地记录了采购活动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真实的体现了采购活动的每一个关键节点。
        2.采购档案的凭证依据性。一方面,采购是企业的高风险点之一,容易滋生腐败的温床,近年来无论是巡视还是审计,都将采购纳入重点检查内容,采购档案的原始客观记录,使得采购实施过程有据可查,可以追根溯源,查阅采购过程是否存在违法违规问题。另一方面,在遇到采购异议或投诉时,可通过对采购档案的查阅,予以答复,有效的解决纠纷。
        3.采购档案的查考利用性。已经形成的采购档案,完整、系统的记录了某一采购项目的实施过程,采购管理者可依据采购档案,总结归纳出某一相同或相似类型的采购项目的执行规范,形成采购模板或范本式管理,这对于后续相似采购项目起到借鉴意义,也可以大大提高采购效率与质量。
        二、采购档案管理模式转变的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在当前形势下,作为国有企业,如何更好地立足于新发展阶段?这就需要在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内涵的基础上,全面深化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理念。
        就采购管理而言,积极推进采购管理模式转变,则成为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采购管理由原来的分散式管理,转变为集中式管理,同时为防范采购风险,采用需求权、审批权、采购权、监督权分开的“四权分立”采购管理模式,即需求部门提出采购需求,采购管理部门审批,采购代理机构采购,内控、纪检等部门监督。同时,将原有的招投标采购范围扩大,将招标限额以下的非招标采购也纳入管理范畴。
        采购管理模式的转变,势必会带来采购档案管理模式的变化。如何优化原有的采购档案管理模式,适应采购管理模式的转变,适应深化企业改革的需要,则成为档案管理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采购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
        1.采购周期长,采购环节多,导致采购档案的数据量庞杂。

采购活动的周期较长,从采购需求的产生到采购计划的形成,从采购寻源到供应商确定,从合同签署到后评价,完整的采购活动周期短则半月,长则一年甚至数年,涉及环节众多,每个环节的立项审批等文件都非常重要,特别是招投评及询报审文件,投标或报价单位多的可能涉及二十多家,大的招标项目,只标书就涉及商务文件、技术文件、报价文件等多项文件,还有后期的合同文本及执行过程中变更文件等等,从而导致采购文件材料数据量庞大且纷繁交杂。
        2.采购实施主体不统一,导致采购档案收集难度加大。“四权分立”的集中采购管理模式,在防范采购风险、规范采购管理的同时,也使得采购实施主体增多,至少包含需求方、审批方及采购方,由于各方职责界面存在某些交叉处或模糊点,由此带来的三方采购文件应该由谁归档,哪些采购文件应该归档等采购收集方面矛盾突显,这进一步加大了采购档案的收集难度。
        3.采购管理系统的整合能力较差,导致采购档案数据完整性、系统性不足。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企业大多在建立智能工厂的路上探索,虽然更多地使用系统和平台来管理已成为大趋势,但目前企业采购管理尚未建立统一的可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平台,大多分散管理,各采购实施主体各管一段,如ERP系统由需求方管理,采购管理系统由审批方管理,电子招投标系统和询价平台由采购代理机构管理,三个系统虽然能涵盖采购全过程,但系统的设置不完全统一,往往出现因系统衔接问题导致的数据丢失或推送不全,从而使得采购文件归档的完整性、系统性大打折扣。
        四、采购档案管理的思考
        在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形势下,企业按照集中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对采购活动实行全生命周期、多维度管理。针对由此带来的采购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难点问题,笔者展开了一些思考,提出了以下对策与建议。
        1.建立权责明晰的采购档案管理体系。采购文件归档并非档案管理人员一人之责,涉及采购人、审批人及采购代理机构,确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专业管理的原则,建立采购档案管理网络图,明确归档主体责任,明确各方在采购档案管理中应承担的职责,有效规避推诿扯皮、拖延散漫现象。
        2.完善涵盖各方的采购档案管理制度。首先,由各方的采购人员,根据业务工作流程,进一步梳理各自职责范围内的采购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表明各环节或节点需要形成的文件材料,并实行全程管理,确保文件资料的有序形成、积累和收集;然后,由档案管理人员根据档案管理规定与要求,确定采购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内容、形式以及保管期限,形成归档成册表。最后,以统一的制度发布,明确管理要求,为采购文件归档提供制度依据。
        3.优化整合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统一建设覆盖采购业务全系统、全流程、全周期的采购管理平台,实现操作公开、过程受控、全程在案、永久追溯。同时,与档案管理系统高度集成,将采购文件归档成册表嵌入系统,实现一键式归档,避免重复的人力、物力浪费。同时,做好采购全过程电子档案备份工作,保障档案数据在规定期限内安全、稳定存储,并定期检查数据安全性。
        结语
        在信息化、智能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立足于新发展阶段,企业的各项工作都在不断地改革,采购管理模式也在不断的变化,采购档案管理也需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健全管理制度,优化整合信息管理平台,以守正创新的精神,持续优化采购档案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率,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英玮、陈玉清,企业招投标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档案,2010(06)
        [2]姚琳,加强招标投标活动档案管理工作之我见,档案管理,2020(04)
        [3]陆博瑶,企业招投标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中外企业文化,2021(01)
        [4]尹文菊,电子招投标形势下如何确保招标档案的完整和准确性,兰台内外,2019(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