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常见鱼病的防治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王卫兵
[导读] 摘要:目前危害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鱼类疾病种类较多,但是依据致病原因,可以将其分为两类,首先是寄生虫引起的鱼病,其次是就是细菌引起的鱼类疾病。
        淮安市淮阴区南陈集镇人民政府  江苏淮安  223300
        摘要:目前危害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鱼类疾病种类较多,但是依据致病原因,可以将其分为两类,首先是寄生虫引起的鱼病,其次是就是细菌引起的鱼类疾病。两种鱼病的致病原不同,鱼类发病症状也不相同,所以养殖者可以根据其发病原因制订合理的预防办法,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数据调查与研究表明,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对常见鱼病进行预防往往比治疗更加有效,这就要求养殖者在养殖过程中要树立“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养殖观念。本文就此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水产养殖;鱼病防治;水环境
        1水产养殖中疾病预防的原则
        1.1遵循共生性的原则
        淡水养育的养育人在进行绿色生态养育时,一定要关注水生动物的疾病防御水平,要遵循共生性的法则。也就是说要促进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之间的共生。这样做的原因是在自然界中每个生物和植物之间都是相互依赖的状态、共同生存的模式,所以为了满足自然界的需求,养育人员可以通过共生性的法则来加强水生动物抵抗疾病的能力,可以很好的预防疾病,从而可以形成一个管理体系。一般情况下,疾病的产生一般都是因为细菌这个问题,那么细菌的来源是由于水生动物的食物废弃物和排泄的粪便产生出来的。这是由于水体环境中没有分解者的情况造成的,所以在水体环境中种植一些植物,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除此之外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的氧气,这就增加了水体环境的氧气含量,可以为水生动物提供足够的氧气,从而促进水生动物和植物的生长。植物在生长的时候可以把水生动物的废弃物当作养分,可以提高成长的效果,更好的保护水体生态环境。
        1.2遵循混养工作原则
        为了更好预防水产品的疾病问题,要采用混养工作原则,改变之前的养殖方式,创新出新的养殖方法。之前看到过一个故事说,有一种鱼,人们将它捕捉上来以后,在去卖的路上这种鱼就会死去,而鱼死了就不新鲜了,所以就不能卖一个好价钱,他就很苦恼,后来他想到一个办法,捕完这种鱼后,在筐子里放上它的天敌,这样鱼一直忙着躲避天敌,就不会很快死去。我们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在预防疾病的时候,养殖户可以对水产品的发病率做一个记录,将经常发生病害的水产品被标注出来,在养殖的时候放上它们的天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水产品的质量,还能提高水产品的存活率[1]。还有就是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制定一个完善的优胜劣汰的管理制度,促进水产品的疾病抵抗能力,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善水产品的疾病问题。如果有出现生病的水生动物它的各项能力都会下降,这样他就会被他的天敌捕捉到。所以为了不被捕捉到,它们的抵抗力也会上升。
        2水产养殖中常见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方式
        2.1肠炎病的防治
        鱼类肠炎病的防治主要从日常的饲料投喂入手,提高对于饲料投喂的管理力度,治疗的药物与饲料混合搅拌之后投喂。新鲜的配合饲料最好达到80%的饱和度,在投喂过程中做到定时定量[2]。此外,在肠炎病流行的季节,需要在饲料中投入大蒜素,以20d为一周期最为适合。最后,使用二氧化氯和强氯精等对养殖区进行消毒也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控效果。
        2.2赤皮病的防治
        对于赤皮病而言,在养殖期间要做好以下几点:(1)放苗、拉网、转塘之前做好鱼类抗应激处理,降低鱼类的应激反应,避免体表机械损伤。可以使用有机酸和泼洒姜之类的产品进行抗应激处理,降低操作过程的应激反应;(2)定期消毒。使用二氧化氯和强氯精对水体进行消毒,同时利用磺胺甲氧嘧啶(150~200mg/kg)与饲料搅拌投喂,每日投喂一次,连续投喂3~5d即可。在发生赤皮病时,可以采用以下处理方式:(1)外用45%的苯扎溴铵100mL和20%的浓戊二醛250mL配合使用,或者使用聚维酮碘250mL每667m2水体进行消毒。

水质指标严重不良的先进行水质调节,再进行消毒处理;(2)10%含量的氟苯尼考100g+三黄散100g+板黄散100g+黄芪免疫多糖100g,拌料10kg进行内服,连续使用3~5d。
        2.3鱼类车轮虫病的防治
        对于鱼类车轮虫的治理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通过KMnO4进行药物浸泡,浸泡时加入1g左右的敌百虫,时间控制在30min以内,浸泡过后1d左右,车轮虫被杀死。神农168药剂对于车轮虫也能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在使用该种药剂时,需要提前对养殖区域的水温进行测试,根据养殖区的水温和水深使用药剂,将药剂溶解稀释10000倍后,进行均匀的喷洒,能够有效地杀死车轮虫。此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也能有效杀灭车轮虫,但高温时使用,硫酸铜会产生副作用,因此需注意避免在高温时使用。需注意,对于规格小的病鱼,药剂量一定不要过大[3]。再有,就是用苦参碱溶液,1m3水体配上0.4g苦参碱,全池泼洒1~2次。最后,在病情严重时,把苦参碱溶液和阿维菌素溶液配合使用,剂量不变,认真喷洒,也能起到积极的治疗效果。需要指出的是,车轮虫的繁殖速度快,有时候一次用药并不能全部杀灭,所以要根据病鱼的情况选择用药次数。在使用某些药物时最好能隔日再用一次,进行2次杀虫,以达到彻底歼灭车轮虫的目的。
        2.4鱼类指环虫的防治
        首先,加强饲养管理,净化水质,保证良好的饲养环境,提高鱼体抵抗力。其次,在鱼入池前使用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药浴,标准为每m3水体投入药物15~20g,时间一般控制在15~30min。在治疗方面主要有:(1)每千克饲料中加“高效灭虫灵”2.0~2.5g,拌匀后投喂,连喂2~3d。如病情严重,池中的虫卵多且杀不死,应隔1周左右,再投喂1~2d。(2)每千克饲料中加27g“孢虫净”(内服型),拌匀后投喂,连喂2~3d。如疾病严重,池中的虫卵多、杀不死,应隔1周左右,再投喂1~2d。(3)用“指环轮虫净”全池泼洒,内服“虾宝颗粒”,同样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4)养殖区域全面喷洒甲苯米唑,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确定剂量,但是该种药物在日本鳗等鱼类的养殖中要谨慎使用。
        2.5烂鳃病的防治
        鱼类烂鳃病,可以将药物搅拌在饲料里或者直接投喂药物,大约每100kg饲料中搅拌氟哌酸20g、土霉素3g,持续投喂一周左右,再使用009速康灵进行杀菌消毒。此种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地将活菌杀死[4]。此外,由于细菌在6%的盐水中很难存活,养殖者可以通过向养殖区域中加入食用盐来遏制细菌真菌的繁殖。最后,可根据不同的患病原因使用不同的药品:细菌及真菌性的烂鳃病可以使用富氯或二溴海因0.3g/m3全池泼洒,重症隔日再用一次,同时配合用鱼复宁、大蒜素、鱼血停,按0.2%的比例拌饲投喂3~6d;寄生虫引起的烂鳃病可以用强效杀虫灵或菌虫杀手泼洒防治,其质量浓度为0.01~0.02g/m3。
        结语
        水产养殖中的疾病,还是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水产养殖不同于畜牧业的养殖,因为养殖对象主要在水下活动,在直观性上会受到限制,只有最大程度地避免病害发生,才能够保证养殖的综合效益。此外,养殖者还应当学习先进养殖技术,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病害防控技术,以保证水产养殖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文国东.水产养殖中有效强化鱼病防治工作的策略[J].乡村科技,2019(36):109-110.
        [2]王肖君.解读水产养殖中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J].乡村科技,2019(28):109-110.
        [3]尹美根.浅析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病的防治措施[J].江西水产科技,2019(02):24-25.
        [4]钟捡发.浅谈水产养殖中的鱼病防治技巧[J].南方农机,2018,49(1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