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21022519810911XXXX;2身份证号码:15042619961224XXXX
摘要:电力系统运转质量直接影响人们及社会企业的用电质量。在电力系统施工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有效处理电缆故障问题。同时,基于现实情况,合理优化自身电缆施工技术,使其能够适应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目前,上述工作已然稍见成效。施工人员电缆安装与施工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且能够及时发现故障问题,并做出应对。
关键词:电力工程;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从电缆敷设施工技术在配电工程中应用的状况分析,包括直埋敷设、地下管道敷设、排管敷设、桥架敷设等方法。企业和施工人员要进一步落实好配电电缆敷设关键施工的具体要求,结合问题成因,制定更为有效的优化措施。
1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敷设施工准备工作
1.1电缆型号
配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施工开始之前明确电缆型号,并全面分析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及选定的电缆类型,选定的电缆施工型号期间,需要及时明确电缆的质量,判断其是否可以满足电缆施工的技术要求。在施工中电缆施工所涉及到的电缆型号属于聚乙烯电缆,这种型号电缆在应用中具备较强的导电性,同时还具备较强的电缆施工安全性保障。因此,在这一施工现状下,需要全面提高电缆的输电运行效益,在输电期间需要针对性地强化电缆的性能、质量和型号,从而明确电缆的施工型号。
1.2明确横截面
配电工程的电缆敷设施工过程中,想要更好地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必须在施工期间强化对施工中电缆选择要素这一基础环节,同时在横截面明确之后,判断整个线路建设是否可以满足电力供应的需求。基于配电工程施工需求,在电缆选择期间需要及时明确电缆横截面,如果截面较小,可能会导致电缆应用和供电需求不匹配,如果截面过大,可能会导致电缆的资金投入增加。在这一情况下想要确保电缆施工安全性,需要及时明确电缆的施工横截面,保障电缆应用安全性。
2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
2.1电缆沟施工
(1)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配电房内配电设备布局、电缆沟走向及尺寸、电缆敷设定位进行合理设计优化,将电缆沟90°直角优化为钝角,减小电缆敷设难度及磨损,做到简洁美观。(2)将电缆沟混凝土压顶分为两次浇筑,第二次与室内钢筋砼地坪一起浇筑,有效避免了电缆沟压顶与室内回填区钢筋砼地坪交界处易出现裂缝的问题。(3)电缆沟金属护角、配电柜槽钢基础、电缆支架采用成品后置固定的方式,解决了电缆沟砼压顶浇筑时埋件易振动偏位的问题,成品装置后置固定顺直、标高一致。熟悉优化后的施工图纸,在地面上将电缆沟导墙边线及电缆洞口位置用墨线弹出。水泥砌块强度及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合理控制砂浆的稠度、和易性及凝结时间。为了合理优化了配电设备布局、电缆沟走向及尺寸、电缆敷设定位,采用BIM软件绘制电缆沟及电缆模型便于精细化施工。电缆沟砼压顶分为两次浇筑,下部单独浇筑成型,上部随室内钢筋砼地坪一起整体浇筑成型。电缆沟铝合金护角、配电柜槽钢基础、电缆支架均采用成品后置固定的方式,不随电缆沟导墙及压顶施工过程中埋置,减小交叉施工影响,保证成型顺直、标高一致。该施工方法合理安全经济地解决了配电房电缆沟及电缆敷设施工难题,保证了施工质量,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工效,节省了劳动成本,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2地下管道敷设
在电力工程配电电缆敷设施工中,若企业采用地下管道敷设方法,应着重关注防火问题,加强防火技术的优化,避免火灾事故给电缆造成损坏。当前,电力工程配电电缆地下管道敷设中最常见的防火措施当属阻燃电缆。此外,企业也可以通过防火分隔方法来完成敷设作业和防火作业。实际施工中,首先需要对防火墙进行设置,并同时利用阻燃材料来完成电缆四周的封堵。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仍需注意,阻燃材料选择的过程中,也需要关注其耐水性。其次,在地下管道敷设时,也需要注意电缆的防潮措施,尤其是在电缆敷设前,由施工人员对电缆的两端进行检查,保证电缆两点的封闭性。而在完成电缆敷设后,也需要对电缆的外表进行检查,始终避免电缆的外表出现损坏。一般认为,在电力工程施工建设中,企业大都会采用树枝状的供电形式。需要企业尽可能合理选择电缆类型,以低压电缆和中压电缆为主。但是,考虑到树枝状供电形式的使用往往会导致电缆接头数量的增加,这就需要施工人员针对电缆的中间接头与末端接头进行处理,以此来提高电力工程电缆的敷设施工质量。
2.3排管敷设
电力工程配电电缆排管敷设方法多适用于复杂环境下,以及出现数量较多的敷设作业,敷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排管内径设置。排管内径的设置应以电缆外径为参考,控制在外径的1.5倍,并同时将埋置的深度控制在0.5m。②在排管敷设中,如果出现了电缆同其他管线的交叉现象,则需要施工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着重优化交叉位置的质量管控。③在进行排管敷设时,还需要对排管的间距进行控制,以此来保证排管本身的散热性。一般认为,排管间距应控制在2cm左右。④在排管敷设作业期间,施工人员还需要对管口的位置进行处理,以及针对排管内进行清理,确保杂物得到有效排除。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管口本身的光滑性,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防止敷设期间出现划坏损伤。⑤对工作井进行科学布设。尤其要注意工作井的间距,一般认为需要维持在150~200m之间。⑥在电力工程配电电缆排管敷设中,还要对排管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把控,关注排管的耐腐蚀性和耐久性。
3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施工质量控制
3.1优化电缆敷设技术
经实践发现,工作人员基于现实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电缆安装与施工部分工作,其施工效果更为理想。针对雨量较多或本身地下水位较高的施工地点,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直埋敷设技术辅助工作。该部分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降低地下水对电缆的不良影响,所在区域的电缆安装质量将因此大幅提升。至于需要高密度进行施工的区域,施工人员可以借助隧道铺设方法辅助施工。笔者认为,施工人员结合地理特征、电缆铺设需要,合理开展敷设部分工作,能够使电缆安装质量与应用质量得以保证。
3.2质量控制
为保证电缆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质量,相关人员应该积极参与企业培训活动。同时,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质、职业素质水平,确保自身能够胜任电缆安装、检修部分工作。经实践发现,工作人员重视并认真做好电缆质量控制部分工作,能够保障电缆安装、应用质量。在这一条件下,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所在城市供电质量显著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缆敷设过程中需要基于现场敷设施工技术,并做好专业技术落实好施工管理,在施工准备期间,需要及时明确施工电缆的型号和横截面,做好电缆敷设施工设计工作,并注重敷设方式的优化与改进,明确应用直埋的方式还是应用电缆沟形式。另外,还需要在敷设期间注重施工技术的需求,做好电缆敷设注意事项,并对电缆敷设的维护管理工作和现场施工中接线注意事项进行针对性分析,明确电缆敷设技术与管理措施,从而提升综合建设效益。
参考文献:
[1]丁华.关于变配电工程电缆的施工技术的探讨[J].石化技术,2020,27(07):165-166.
[2]胡焕霞.电力工程配电电缆敷设关键施工技术[J].通讯世界,2020,27(06):177-178.
[3]陈文进.电力工程配电工程电缆施工中注意问题和质量控制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5(10):157.
[4]蔡云杰.电力工程配电工程电缆敷设施工剖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20):119.
[5]蔡新军.对电力工程配电工程电缆敷设施工分析[J].科技展望,2014(1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