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低压电器中继电器的应用 周全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周全 陈洪明
[导读] 摘要:在工业生产以及电气自动控制中大量运用了PLC技术,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与系统的操作子系统,能够有效控制多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提升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1身份证号码:21078119891018XXXX;2身份证号码:21102219900618XXXX
        摘要:在工业生产以及电气自动控制中大量运用了PLC技术,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与系统的操作子系统,能够有效控制多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提升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对原有的电气工程采用技术改造方式,将实际作业中的数字输入PLC存储器,使编程操作较为便捷,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并且在运行中能够抵制一定的干扰。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低压电器;继电器;应用
        引言
        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线监测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电气工业中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相信未来电气工业特别是继电器高产高效能的发展必将走向成熟。电气控制功能数字化与工业管理集成化、网络化已经成为未来继电器发展趋势。在保证有效的权限管理和网络安全的前提下,继电器的数字化控制管理可以最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让整个梳理行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1继电器的概念
        电气功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电子控制对内部元器件的运行模式下达相应指令,保证每一个独立的电子元件都可在相关指令的实现下进行逻辑性运转。继电器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对内部电流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以保证电流输入及输出呈现出一个稳压状态,此时便可进一步降低因电路过载所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当然继电器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其所呈现出的质量参数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是相对于电流内部传输量来讲的,将内部电流控制在一个可以维系系统正常运行的范畴内,进而有效保证在电流作用到系统中时,可以通过电气工程的稳压调节,强化系统应用质量。为此,在选用继电器时,必须针对电气工程系统下电流荷载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选取适应的继电器设备,以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原理
        在对电气自动控制技术改造过程中,要求充分分析PLC控制系统的功能,可将其视为机床控制系统的控制箱。对控制箱的外接线通过外部数据图进行展示与体现,于控制箱的外接线中体现,运用梯形图来表示控制箱内部的线路图。控制箱与外部世界联系方面通过梯形图中的继电器来表示,并在其中标明线路的输入与输出情况。外部接入器件触点通过梯形图输入继电器触点来表示,以此进行PLC控制系统结构的分析。在梯形图中进行多个层面的分析与标明,外部负载线圈通过继电器的线圈标明,外部接触点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部负载线圈,同时外部负载线圈受到梯形图的控制。改造摇臂钻床时,首先进行硬件结构的设计,结合系统实际运行需要而选择最佳的PLC机型,设计电气控制系统的软件运行程序,改造过程中要求不影响摇臂钻床的正常使用功能,同时兼具原有电气控制主电路。要求原有的线路输出设备与输入设备均能够正常运行。改造的重点工作是,基于一定目通过软件运行程序对原继电器控制器硬件接线的进行改造。
        3继电器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的应用探讨
        3.1自动化低压电器
        低压电器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中的重要载体。从应用类型来看,直流低压电器以及交流低压电器的应用,可以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高效率控制,这样在具体实现某一类电流值管控时,低压电器在运行中的电流限制范畴更易于整个低压环境进行精细化控制。继电器设备在其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内部控制,保证低电压器的相关信号及指令可以在继电器设备的监控下,完成精准化传输,且继电器内部控制功能的实现下,整个设备的工作状态具有一定的平稳性,数据指令在具体传输过程中,也可通过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精准对接,令整个信号指令传输具有准确性,这样便可进一步提高整个电气工程系统的运行质量。但从目前实际应用形式来看,低电压器设备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也呈现出一定的曲线性,例如在高低压转换过程中或者是低压高负荷长时间运行的工况下,低电压器设备自身的参数将随着外界环境产生一定的变化,这就造成设备本体在长时间工作状态中,内部元件呈现出一定的消耗属性加大设备的运行损耗率。

为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对低电压器的使用频次进行增加,通过不断实践解析出设备的不同工况下运行时所产生的问题,进而对后续设备设计以及研发提供数据支撑,以提高低电压器的应用范畴。
        3.2液位继电器安装
        液位继电器就是控制液面的继电器,主要工作原理是借助液体的导电性能来控制继电器在安全阈值内的工作状态,超出安全阈值则相应做出中断电源的保护动作。其中的核心元件传感器由铜片制成,铜片分高、中、低三线,高线是水位最高点,蓄水水位到此自动停止;中线设为常触点;低线是自动进水提示点,水位降至此线将开启进水设置。所有液体中水属于导电性较差的液体之一,不能完成直接触动继电器的工作,相应地,要想用水推动继电器工作,必须将电流值调大,水才能触发继电器。根据液位继电器的原理和使用说明,在水箱中装低、中、高3个铜片,分别接好线路,穿管引出到配电箱,在配电箱中安装好液位继电器底座,根据接线图接好线路。
        3.3常闭触点改造
        电气自动控制系统中往往具有一些常闭点,主要包括继电器控制中的停止开关、行程开关、热继电器触点等。PLC能够对这些常见触点通过一定的控制而将其转化为常开点。对摇臂钻床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改造之后,继电器控制中的常闭点主要有KR1、SB1、ST2。原本在继电器控制中这些触电均为常闭点,基于实际运行的考量,对其改造之后这些触点在PLC控制系统中均为常开点。电源接通之后,这些触点也相应联通,此时系统中的常开点闭合。在梯形图中触点是常开状态,但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实际运行中,这些触电是闭合状态。
        3.4PLC技术的应用
        在PLC技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可以分成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内部检查,主要任务是对内部硬件功能、运行情况以及监控定时器等部分进行检查;第二环节是通信服务,在此环节中,需要将控制器与其他形式的智能装置连接起来,以此来完成键入命令的响应与显示内容的更新;第三环节是输入输出处理,即通过控制器将外部输入电路的连接状态反馈到寄存器,实现运行状态的有效管理;第四环节是指令执行,之前反馈到寄存器的外部输入电路连接状态并不会随着外部输入信号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一旦出现输入信号发生变化的问题,只有保证在响应周期内进行输入处理才可以完成新状态的读入。而在PLC系统进行程序设计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梯形图,进而实现对继电器的有效控制。而需要注意的是,引入PLC技术之后系统内部的继电器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继电器,因此相关人员也需要采取和原来不同的操作方法。
        4结束语
        总之,电气工程改造过程中面临着多项技术问题,要求优化处理系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简化处理系统当前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对其进行必要改造,保留原有性能较强的部分。技术改造之后,将原有的低压接触器替换为大功率晶闸管,对转子回路电阻建立无触点形式控制方式,使得系统运行具有较高可靠性,同时减少设备的运行噪声。
        参考文献:
        [1]王宇鹏.继电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的应用[J].农村科学实验,2017(12):103.
        [2]尹天阳.继电器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的应用分析[J].山西青年,2017(23):116.
        [3]魏科.继电器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7(23):234.
        [4]崔胜永.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继电器的应用[J].现代盐化工,2017,44(02):63-64.
        [5]李明星.继电器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7(08):103-104.
        [6]鲍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继电器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7):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