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措施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董宁
[导读] 摘要:消防执法的规范化建设是推动消防监督工作有效开展和工作团队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保证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的重要前提。
        北京市昌平区消防救援支队  北京昌平  102200
        摘要:消防执法的规范化建设是推动消防监督工作有效开展和工作团队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保证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的重要前提。但是在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中,消防工作也同样离不开规范化和创新这两个问题。所以,消防执法规范化的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会直接对未来规范化建设的工作造成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社会管理创新
        引言
        现阶段,我国消防法律法规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在消防工作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只有加快其法制建设进程,才能提高消防事业的依法行政水平,进而促进消防救援部门更为深入地开展消防执法工作。然而,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消防执法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从根本上探索健全消防执法制度,深化消防执法改革和规范化建设,树立防救援队伍新形象,是当前和今后新路子中的重要课题。
        1消防法制建设和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健全的消防执法制度,相关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消防体制改革后,相关部门应当不断完善当前的消防执法体系和相关制度,推动执法过程中法制化的建设,但原公安消防执法骨干人员离开队伍,消防执法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所下降,法律素质参差不齐,在面临突发情况时缺乏经验,使得一些执法人员在行为及意识方面存在问题,极易发生执法行为不当等状况。同时,消防救援部门更多的是注重消防知识与消防技能的培训与学习,然而却对法律制度的学习与培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也会造成执法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法律内容的全面了解,导致其出现违法行为,从而会影响到消防部门的公信力。
        1.2执法观念落后化
        首先,旧思想仍然存在,尚未完全根除掉,消防执法人员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执法思想,尚未形成服务型执法的观念。一部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不合规的情况,无法严格按照机关的规定实行执法活动。部分消防执法人员未能及时更新执法理念,思想太过保守。具体的表现为看重实际操作而轻视规章流程,认为人治要比法治更加重要,人情或关系执法的情况经常出现。其次,新的理念还没有全面的建立,对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着一定的误解,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执法工作执行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过分专注于执法规范化的建设,却忽视掉了执法工作的效率,有的则是在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专注于提供公共服务,而忽视掉了消防管理本身具有的职能。有的认为通过提供全面的服务能够在群众建立起良好的口碑,但是消防救援部门内部,监督员们难以开展执法活动。
        1.3基层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不力
        在人为因素、体制因素、历史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消防部门负责消防工作,对专职兼职民警也有很大的误解,这就使得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落实受到严重阻碍,导致消防部门定期对派出所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效果并不理想[1]。除此之外,公安派出所由于缺乏人手,加之这一部门的人员流动性大,整个工作较为复杂,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对消防工作的重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缺乏对消防知识的学习和对消防工作的重视,使得监管工作存在较大的漏洞,严重影响最终消防监督管理质量。
        2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措施
        2.1建立完善的消防法律法规
        目前,消防救援部门正处于深化改革执法环境的关键时期,要提升消防法制工作的水平,完善当前的消防管理制度,相关部门以及机构要主动对接当前的相关法律,及时修改当前不符合法律要求的部门法规,对待同其他部门共同制定的相关法律要求。同时,要与其他相关部及时进行联系,及时完成相应的修订任务,做到相关的规范有法可依,为相关工作履行职责奠定基础,保障社会大众的合法权益。


        2.2树立现代化执法理念
        树立起公平整理理念,执法事件的过程当中,要时时刻刻追求执法的正确和结果公正,保证执法程序的公开,让被执法者能够了解全过程。消防行政并不只是简单地打击行为,而是对消防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的矛盾进行调和,从而实现现实矛盾的和谐化。所以,消防执法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需要工作人员树立起公平正义的理念。提高自己的法律观念,做到就事论事,用法治手段来解决社会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真正地实现民意和公平正义的一枝花。其次,充分树立起执法规范化理念。文明和规范化体现在了执法细节当中,这就需要执法人员们能够在工作当中不断地更新自己的工作方式,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并进行创新。最后,还要在自发工作中树立起人性化理念[2]。一般群众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不了解法律的规定,才会出现违法行为,和传统意义上的坏人不同。工作过程中,要让被执法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识到法律的权威性,还要让他们感受到法律当中具有的人文精神,让他们能够真正的懂法守法,完成社会消防管理的工作。
        2.3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制度保障
        规范消防救援机构的日常执法行为,从监督员们的言行举止、服装等最基础的要求开始,真正的解决执法违规的情况,明确规范监督员的行为。从形式解决管理者形式的问题,朝着服务者的方向转变,树立起良好规范的执法人员形象。监督人员需要自由行使裁量权,严格根据相关规定行使裁量权,根据裁量等级作出明确的规定,防止个人滥用职权任意进行处理,从而保证执法行为的正当性。
        2.4创新监督机制
        及时有效的监督机制,是保证文明执法的重要基础,要始终坚持多方面进行,保证消防监督形式的权力落实到位。创新监督机制,定期分析执法情况,对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执法问题及时发出预警,要求他们进行整改[3]。加强事中监督,以此为基础,健全违法问题信息,监督部门要做好民主监督工作。通过人才库建设,建立由执法人员们共同组成的考核评估小组,随机选择考核监督人员来保证考试的客观公正,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完成监督工作,将规范化建设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身上,完成消防执法的规范化建设。
        2.5强化领导,建立制度,提高责任意识
        首先,公安机关要积极指导、督促、考核派出所日常消防监督工作,定期开展培训总结会,更好地适应执法改革,加强消防监督工作,这是减少和预防火灾事故的重要措施,也是积极实施监督管理的法律保障[4]。其次,派出所主管领导和专兼职消防民警要转变观念,端正工作态度,从法、责的角度积极开展消防工作。最后,基层派出所需要建立明确的责任制,确定监督管理模式,实行分工负责制,在社区和警务室设置专兼职民警,主要负责日常消防监督任务。消防监督工作与评估和日常管理相结合,可以促进消防工作,提高消防监督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结束语
        总之,消防工作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消防工作,特别是要实现消防法制和消防执法规范化的建设,及时准确地发现当前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消防法制建设和监督管理工作中,以新的理念,不断反思,不断完善,才能保障消防工作及后续工作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毛福元.新时期下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思考与探索[J].法制与社会,2020(31):135-136.
        [2]刘含亮.推进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20,6(13):76-77.
        [3]张滢.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完善策略[J].法制与社会,2019(18):213-214.
        [4]陈力,杜孝勇.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的初步探讨[J].法制博览,2017(30):219.
        作者简介:
        董宁(1987.07.14——),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大学本科学历,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二级指挥员),主要从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现就职北京市昌平区消防救援支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