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分析 董萍1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董萍1 梁晨2
[导读] 摘要:电力工程施工现场有许多临时性的设备,这无疑是为施工和现场安全管控增添了难度。
        1身份证号码:22030319930317XXXX;2身份证号码:15042919940527XXXX
        摘要:电力工程施工现场有许多临时性的设备,这无疑是为施工和现场安全管控增添了难度。因此,为了能够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施工单位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质量。基于此,以下对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引言
        为了保障电力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质量,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在整合分析影响施工进度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施工场地上容易产生的各类安全问题做出预测,同时参照不同阶段的工程施工目标,设计编制出实效性强的施工管理方案,以此防止或降低施工问题产生的几率,确保电力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应加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力度,以此强化其安全责任意识,从而提升工作行为的规范性,这样才能保证施工品质达到预期目标。
        1开展电力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受到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当前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因此电力生产企业所需承受的供电压力相对较大。正如上文所述,电力生产不同于其他行业,其本身技术性较强,危险性较高,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我国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针对电力安全生产相继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改善了当前我国电力生产企业的安全性问题,但是随着近些年我国电力生产企业在生产技术、使用设备等方面的不断革新,原有的安全保障技术很多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尤其是在近些年新能源技术不断发展,电力生产也不再仅仅依赖于以往燃烧化石能源。但是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也在不断变化。电力生产的环节较为复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要保障电力生产安全性的提高,就必须从整个流程入手,关注每一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安全管理,才能实现良好的安全保障,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因此,对于电力生产企业而言,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解决当前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2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2.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不同行业对电力工程需求大不相同,工程建设规模也有着很大的差别,而现有的规章条例经常出现不够完善的问题,导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些安全管理工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规章条例支持。此外,考虑到电力工程施工企业自身施工特点及施工环境等诸多因素,使得电力企业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没有相关规范和制度依靠,大多是依靠行业内安全管理经验操作,这无疑增加了发生安全事故和出现安全隐患的概率,降低质量管理水平。
        2.2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是所有行业都需要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电力生产而言,由于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实际开展过程更要加以注意。但是,具体到实际操作人员而言,很多电力生产企业的实际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在这一情况存在的影响下,一些企业实际操作人员往往会出现违规操作等情况。这就使得其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电力企业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保障安全生产,很多都建立了针对性较强的操作标准和操作规范,但是违章操作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在对一些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操作不规范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甚至在一些企业中,违规操作和不遵守规章制度的情况极为普遍。因此,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2.3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没有条理性
        优质的管理方式,是确保工程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的前提保障,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因为管理工作缺少条理性而诱发各类施工问题的情况经常可见,施工进度管控力度不够、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等,都会拖慢工程项目的进展速度,从而影响到施工品质,乃至产生不可修复的安全事故。可见,做好电力工程施工进度、施工安全管控工作很有必要。


        3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策略
        3.1严格把控施工技术
        施工管理中,要对施工技术严格把控,全面有效地解决施工技术导致的安全问题。应加强施工技术方案的审查。施工前,要对技术方案予以审查,借助BIM技术建立施工模型,对施工方案中的电力线路铺设、电气设备安装等技术方案进行审查,确保技术合理有效。要做好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环节,要掌握施工人员的技术情况,通过抽查明确其技术水平,确保施工人员切实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做好施工技术控制。实际施工中,要对施工人员的现场操作进行管理,安排专人对现场施工进行监督,确保施工操作按照技术规程合理进行。
        3.2提高安全意识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会同时有好多工人在作业,工人缺乏安全意识也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能够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对工人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让他们树立起良好的安全责任意识可以切实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在实际的安全培训中,不仅要加强对工人的技术应用和实践操作的培训,还需要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并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另外,对于企业来说,还需要定期组织工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对相关的行业标准进行学习和研讨,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定期向工人开展讲座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仅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负担,还可以更有效地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3优化电力施工环境
        电力施工中,要注意对施工环境的控制,把控环境因素,避免其对施工活动造成影响。如天气因素,一定要关注天气预测。可以与气象局合作,构建专项气象服务,针对电力施工展开精准天气预测,为施工活动安排与管理提供保障。施工开始前,应做好施工场地环境检查,尽早发现并排除场地中的安全隐患。如果施工场地存在坑洞沟渠,要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避免人员掉落。带电设施设备要设置带电标志,避免施工人员不小心触碰。现场电力施工材料的堆放要固定,避免出现垮落引发安全事故。对于其他存在安全隐患的环境因素,要做好相应的处理,为电力施工的开展构建良好的环境。
        3.4注重监督考核
        除了要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保障制度和完善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电力企业还需要注重对工作的监督考核,这样才能使完善的保障体系不再是一纸空谈。在发现施工现场出现安全漏洞的时候需要及时地进行处理,对于施工人员的违规操作行为,不仅要进行及时地制止,还需要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严肃的批评或者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此外,监督部门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不仅要在监督中做到认真负责,还要坚持公平公正。
        4结束语
        总之,建设的过程中应当贯彻落实安全管理,通过各种策略的应用有效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应当全面化,有关人员应当注重进行安全管理路径探索,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开展员工培训提高电力工程安全管理质量。除此以外,还应当积极学习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从中获得更具现实意义的启发。
        参考文献:
        [1]李婷.电力工程施工安全与管理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0):178+180.
        [2]王浩.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04):147-148.
        [3]邓启兵.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9):137-138.
        [4]祝国春.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有效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7(25):117-118.
        [5]郭宏然.对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17):224-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