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曹宏伟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曹宏伟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煤矿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矿开采越来越多。
        陕西省子长县洪水沟煤矿  陕西省延安市  716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煤矿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矿开采越来越多。当前我国的煤矿行业迈入了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对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安全生产标准化成为煤矿企业的重点工作。煤矿生产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各项生产作业中存在各种安全风险,作业流程的繁多性、要素的多样性加大了煤矿安全管理的难度。煤矿行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下,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构建为煤矿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煤矿安全管理;价值
        引言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能够对煤炭企业生产环节、运营环节等存在的危险源、风险性因素进行有效管理、控制和预防,同时还能科学合理的处理这些风险,确保企业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该体系的核心要点是风险预控,不仅能够对危险行为予以有效管理控制,还能够对煤炭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源予以预测评估,并利用相关管控标准和措施,合理配置工作人员、施工机器、生产环境、安全管理等方面,通过实时监测、管控风险源以及风险预警等方法,保证危险源能够维持在受控状态下,从而真正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稳定生产。
        1风险的概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中,都潜存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但是这些风险出现的几率和产生的破坏强度是各不相同的。而我们讲到的安全生产风险则重点指的是,在公司运营生产期间潜存的危险因素与破坏性的物质等,其中不但包含人为操作导致的风险,还包含机械设施中潜存的风险。风险的类别是多种多样的,最为多见的当属人为风险,而自然风险也是风险中的一种。其中的人为风险重点指的是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由于操作上的不规范而引起的风险。而自然风险则重点指的是因为自然的变化而带来的风险,例如:泥石流、地震、洪灾等。另外,环境风险与事物风险也同样属于安全生产风险中的重要部分,其中的事物风险指的是生产所用设施、部件、仪器以及工具等事物带来的风险。同时,也会根据风险的出现几率、破坏力的大小等来将风险划分成不同的级别,主要为三种,包括:低级风险、中级风险和高级风险。
        2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
        2.1安全管理流于形式
        煤矿行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几乎都面临着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问题。在煤矿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在安全管理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但很多煤矿企业的发展水平有限,依旧受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制约,安全管理比较混乱甚至无从下手。安全管理流于形式的问题非常突出,制定的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在实施中存在很多的问题,煤矿生产作业中的各种安全风险并未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此外,部分煤矿企业的发展思路受限,依旧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并没有在煤矿生产规模扩大、产能提升的同时进行安全管理的优化,也就难以使得整体的安全管理效果达到预期。
        2.2对风险技术方式进行总结
        综合相应的管理企业,对研究风险的技术方式进行总结,从微观的角度来讲可对管理学和教学的方式进行利用,同时结合工程学制定出评价风险的方式,将风险管理工作做到更好。对煤矿风险管理形式的分析探究并不多,一些煤矿公司为了制定出和自身发展相符的风险管理方式进行了研究,但制定出的风险管理方式都不够切实可行,均无法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所以,需要综合煤矿公司风险管理的实际需求,利用合理的风险管理模式进行监管工作。
        2.3风险评估
        首先根据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科学辨别,其次对风险级别予以预测评估,也就是对这些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发生之后带来的伤害和损失进行评断,然后对风险级别进行准确断定。最后根据风险级别以及风险管理对象去重新制定煤矿生产管理制度、准则、措施等,同时还应当编制煤矿企业风险管理文件,并呈交给风险小组,针对该文件内容信息展开深入研究。


        3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构建
        3.1强化风险预控管理的宣传与培训
        由于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煤矿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就需要从根本上构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日常的工作中,强化风险预控管理的宣传与教育,通过宣传、培训在企业内部构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提高煤矿企业内部全体人员参与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行为,提高各项生产作业的规范性。因为矿井内存在很多的安全风险,为实现安全管理,可以在井下各个巷道、工作面的相关位置,进行危险源辨识牌的设置;积极开展安全专项培训,且在培训的过程中普及安全风险预控的相关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利用井下广播不断宣传风险预控的相关内容。此外,煤矿企业还应该尽可能将风险预控管理作为年度安全培训计划中的重点,从思想上重视风险预控管理的培训。
        3.2建立风险源识别机制
        根据海因里希法则进行分析,放置安全事故出现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对风险源进行良好管控,这需要相关人员将风险的识别工作与管控工作落实到位,对机械设备、生产环境与管理方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管控,为煤矿公司制定出安全风险控制管控中的核心工作,对风险源进行良好的辨识与监管。第一,需要煤矿公司编制出统一的安全风险辨识方案,需要具备全员参加安全风险鉴别工作的观念,让每位员工均能自主对危险源的鉴别工作出一份力。第二,对统一的管控模式进行运用,对风险源鉴别调查表进行设置,引导相关工作者在到岗工作以前去填写表格,强化对于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把相关的安全常识应用到工作中。
        3.3项目的动态管理
        鉴于煤矿生产现场的动态特征,对工作日常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紧急课题,实行动态管理。各单位可根据需要随时申报,其资金计划在年度技术创新计划费用中调配,按照计划项目管理应变,调配的资金为条件变化不再开展的计划项目资金,这样不仅满足了现场的需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项目计划的执行率。在项目立项时,充分吸纳专家委员会不同专家的意见,对涉及到煤矿井下的、可变性大的项目,在项目名称、研究内容、预期成果等适当放宽内容,以方便资金计划的调整与项目名称的基本一致性。
        3.4完善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
        针对当前有关安全生产的制度规范进行优化,让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逐渐变得规范化和标准化,给安全生产带来重要的参照依据。我国有关的监管单位必须对煤矿公司开展相应的检验和管理工作,确保煤矿公司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能够达到国家标准,如果发现违规操作的企业,必须追究其责任,充分确保煤矿公司安全生产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煤矿行业发展中,安全管理已然成为重点性的工作。只有做好了安全管理,才能够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与安全管理息息相关,各个煤矿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加强对风险预控管理方面的制度、技术和人才支持,保障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军.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当代化工研究,2020,(07):92-93.
        [2]王姝玥.探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9,(28):31-32.
        [3]芦志刚.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探究[J].石化技术,2019,26(03):271.
        [4]段彦刚.浅析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技术与市场,2017,24(07):369+371.
        [5]李永军.探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