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角下的工程机械设备采购管理 黄炎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黄炎
[导读] 摘要:机械设备的采购成本与工程建设的成本密切相关,高效的采购管理可以节约工程建设成本,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021
        摘要:机械设备的采购成本与工程建设的成本密切相关,高效的采购管理可以节约工程建设成本,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新时代的到来,工程机械设备采购管理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探讨了信息化视角下,工程机械设备采购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明确了工程机械设备信息化采购管理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信息化平台运行模式的构想。
        关键词:信息化;工程机械设备;采购
        引言
        工程机械设备采购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企业节约采购成本,提升工程机械设备的采购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各项建设项目都进入信息化时代。为了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的政策要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清洁化以及集中化的处理要求日渐严格,因而加强设备之间的联系十分必要。但是设备之间的密切联系就会造成大量的数据处理压力以及设备管理维护压力,尤其是在机械设备的采购过程中。信息化时代下,机械设备的分类及性能分化管理更加复杂,因而对于其管理过程进行信息化改革十分迫切。在众多实践经验下进行改进升级,新阶段的信息化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模式已经较为成熟,拥有较多采购管理优势。
        1工程机械设备的信息化采购管理模式
        1.1采购管理内涵
        为了确保企业能够高效率运转,采购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是对获取外部资源以及服务的过程进行管理,借助采购方案以及采购计划等管理措施提升采购效率,强化采购工作开展科学合理性。采购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企业获取需求的物料和服务,以合适的价格获取性价比高的物料以及服务,最终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
        1.2采购管理任务
        采购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证采购需求物资的采购质量,因此,需要对供应商进行组织和评价。通过建立合格的供应商名单,对采购物资的进货、出货以及存储行为进行管理,对供应商提供物资的合格质量情况建立相应的记录文件,确保物资采购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1.3工程机械设备的信息化采购管理模式
        所谓工程机械设备的信息化采购管理模式,即在传统的机械设备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的改进升级,以满足时代发展对于工程机械设备采购管理的新要求。信息化的设备采购管理,可以实现采购管理的高效化、设备规格的标准化、设备管理的集中化以及专业化,进而达到提高工程建设效率、节约工程建设成本、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等目标。信息化的机械设备采购管理模式是一个独立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该平台是由标准化数据管理、寻源及供应商管理、计划与财务结算、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以及电子商务采购平台等相对独立的部分构成。在该平台中,对于所储存的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处理,进而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关设备有直观的了解。同时,可以在该平台中对于所采购的机械设备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性价比分析,进而更加便捷地选择出更适合的机械设备,以节约人力以及设备购买成本。
        2影响工程机械设备的信息化采购管理质量的因素
        在前文中已经有所提及,机械设备采购质量对于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成本控制至关重要,因而在其采购过程中的质量把控十分重要。对于机械设备的采购质量而言,其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内部影响因素以及外部影响因素。内部因素简单而言,就是指采购人员的主观因素对于机械设备采购质量的影响。在采购过程中,由于采购人员对于产品质量的把控不严格、单纯考虑成本价格因素以及存在贪污腐败和滥用职权等行为所导致的产品不合格问题,都会对于采购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停工、返工等不良后果。外部因素简单而言,就是人为不可控制的、导致机械设备质量不合格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当前国内市场对于工程机械设备的管控机制不够完善,一些生产厂家利用政策漏洞,降低产品的质量控制底线,造成市场中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进而对于工程机械设备的采购质量产生影响。
        3工程机械设备的信息化采购管理的基本原则
        尽管工程机械设备采购过程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众多,但是必须遵循适地、适量、适价、适时的原则。严格遵循四项采购原则,是确保工程质量以及优化成本量的重中之重。
        3.1适地原则
        所谓适地,即在采购时,需要选择距离施工地点较近的供应商。在工程项目真正开展之后,为了最大限度节约建筑成本,除了在设备质量上严格把控外,也需要在原材料的运输工程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尽可能减少运输过程的成本消耗。此外,施工方与材料设备供应商的距离较近时,也可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交流,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备问题,及时解决,避免耽误工程进度,进而确保工程质量。


        3.2适量原则
        所谓适量,即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的机械设备数量有明确的了解,既要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也要尽可能控制所需要的机械设备的数量。数量过多,会造成前期成本投入过大,增加后期的管理工作量,影响工程回报;数量过少,则不能满足建设所需,耽误工程进度,也会对于工程回报产生不良影响。
        3.3适价原则
        所谓适价,即对于机械设备的采购价格严格把控,这也正是信息化技术应用之后改进效果最明显的环节。通过应用信息化的采购平台,可以对于设备的市场价格有更加明确的了解,同时,对于不同供应商的设备性价比有更加系统的认知,以选择出更加符合工程需要且价格合理的机械设备。
        3.4适时原则
        所谓适时,即对于设备的采购时间有严格的把控,在最恰当的时间完成设备的采购工作,避免由于采购时间过早而造成对于需要量的不明确控制,进而导致设备的堆积,抑或由于采购时间过晚,导致耽误工程进度等问题的出现。
        4实施工程机械设备的信息化采购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各项建设工程发展的基础力量,因而在工程机械设备采购管理过程中引入信息化手段,进行采购管理的升级改进十分必要。
        4.1实现采购过程的集中化,缩短采购周期
        在现代工程的建造中,所涉及的设备种类及数量繁多,信息量巨大,同时,后期的管理任务也会十分繁重。如果仅依靠传统的采购管理模式,无疑会为采购人员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同时,还会影响工程的进度。相比之下,信息化的采购管理模式,可以实现机械设备采购的集中管理,同时,实现采购任务的标准化,建立起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便于后期的管理。此外,可以确保各项设备之间的密切联系,减少设备采购过程中的信息筛选过程,进而缩短采购周期,提高工程效率。
        4.2提高采购管理能力,节约采购成本
        利用信息化的采购平台,可以实现设备数据的集中化管理、采购管理业务的标准化,可以极大地提高采购的效率,降低人为因素对于采购质量造成的影响,保证机械设备的采购质量。此外,大数据也为了解设备相关数据提供了便捷的途径,节约了为实现优质设备采购而消耗的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节约采购成本。
        4.3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
        在整个采购过程中,包括采购计划管理、采购供应商、寻求资源、采购合同定制、物流管理等部分,是一个完整的设备供应流程。在传统的采购过程中,所有的环节都需要人工现场确认,但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该过程的系统化管理,增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提高采购过程的管理效率,同时,实现采购过程中各部分之间的集中化管理以及规范化管理,建立起完善的供应链信息化连接过程。
        4.4提高采购的安全性与公平性
        在采购过程中,由于涉及工程的建设成本,再加上采购过程监管力度不够,因而存在许多漏洞。但是信息化技术在采购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极大提高采购过程的透明度,保证采购过程的公平性。此外,近年来,由于信息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而对于信息安全的管控在采购管理过程中也得到高度重视,同时,相关管理政策的颁布也为信息化技术在采购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此外,认证机构提供的数字证书也为确保交易双方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保密性提供了可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在工程机械设备采购管理中的应用十分必要。无论是为了改进传统采购管理模式中的不足之处,还是为了提高采购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都是采购管理发展必然的选择方向,因而对于采购管理过程中信息化手段,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实现优质的工程建设效果。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支持,更好地实现科学的采购过程,保证采购过程的公平性以及透明性,进而确保工程建设的效率及效益。
        参考文献:
        [1]魏广铭.建筑企业物资采购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应用[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9,14(7):45-46.
        [2]杨永军.解析工程机械设备的采购管理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0):188-189.
        [3]李强,全闵,李娜.基于采购平台信息化的物资采购新方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