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拓维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宣城 242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食品检测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液相色谱技术分析速度快、分离效能高,而成为食品检测领域较为常用的检验检测技术。因此,本文将着重对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验检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展开论述。
关键词:液相色谱;食品检验检测;实际应用
引言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是一种以经典液相色谱为根基,结合气相色谱理论及相关技术发展起来的食品检测新技术,该技术在应用中有着高效、快速、检测灵敏度高等优势,可对高沸点物质实施有效分析和检测,因此非常适合于食品检测,借助该技术的运用,可及时发现食品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安全饮食保驾护航。
1食品检测与液相色谱技术理论定义
食品主要是由水、蛋白质以及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构成,可以为进食者提供满足其营养需求的物质,确保身体具备足够的能量。此外,食品也可以为人体供给满足自身需求的物质,为人类带来身心的愉悦。伴随大众对食品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以及大众保健意识的不断提升,其对食品质量和安全要求更为严格。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性,避免食物中遗留有害物质,应做好食品生产以及食品加工生产检测工作,确保食品质量过关,保证食品食用安全性。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分析技术,其中流动相为固体,固定相可以是纸、纸和填充床等多种形式。在我国色谱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研究者们根据固定相的不同形式开发了不同的色谱方法,如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和柱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检测技术。它由3个部分组成。①流动相罐,主要用于食品检验中的洗脱,可以防止检测过程中气泡的产生,避免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②高压泵。为了满足工作要求,高压泵必须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和抗压性,以保证工作过程的连续工作,提高工作效率。③检测器。检测器主要用于检测色谱柱分离后的浓度变化,可用于定量和定性分析。为了在我国食品检测企业广泛推广液相色谱检测技术,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掌握和了解相关知识,充分发挥其优势。另一方面,要从企业职工和相关管理部门入手,提高检测人员素质,完善检测部门检测设施,建立健全企业工作制度,提高对液相色谱的认识水平。
2液相色谱在食品检验检测中的应用
2.1食品甜味剂的检测
甜味剂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添加剂,在食品中添加能够提升食品的甜度以及鲜度,甜味剂属于蔗糖的替代品,本身含有较少的能量,或者不含能量,多为人工合成。其中,糖精钠是一种使用的较为广泛,同时人工合成历史比较长的甜味剂。对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相对简单,一般来说应用反相色谱柱就能进行测定,将0.02mol/L的甲酸以及5∶95的乙酸铵作为流动相,并设定紫外线检测波长,一般来说,可以将波长设置为230nm,这是目前比较简单的检测方法,同时也是我国通行的一种检测方法。另外在检测中应用反相离子对分配型HPLC法能同时测定食品中的甘草苷和糖精钠,也能较为简单便捷的进行检测。
2.2在氨基酸检测中的应用
氨基酸为人的生长、生存提供了重要基础。氨基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易变性,因此检测工作面临着很大难度。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检测的范围广,对这些物质的提取效果较好。
2.3维生素类食品检测
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可以有效检测出其中的涵盖维生素类物质。应用液相色谱检测技术,需要优先把食物内的维生素提取出来,通过对提取物质的检测,分析食品中维生素的具体含量,判断食品中的维生素含量是否适合,解决食物中维生素不均衡问题。
2.4在霉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最为常见的霉菌毒素是黄曲霉素,这种有毒物致癌风险高,毒性强,能够对人体与动物肝脏造成破坏,严重的还可能致死。因此,世卫组织于1993年,将黄曲霉毒素划定为1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一般潜藏于花生等坚果类,以及玉米、大米、小麦、豆类以及乳制品当中。为了确定食品中黄曲霉素的含量,一般运用液相色谱技术对其进行检验检测。比如在检测乳制品中的黄曲霉素含量时,首先将乙腈溶液作为提取剂,对黄曲霉素样品进行提取和净化处理,然后利用荧光检测法进行测定,最后得到的检测结果是,线性范围为0.01~40mg•kg-1,回收率大于85%,小于95%,相对标准偏差低于5.00%,检测结果未超标。
2.5在乳制品与肉制品检测中的应用
乳制品含有蛋白质、维生素与葡萄糖等物质,不仅可以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同时还对提升机体免疫力具有明显效果。但是近年来一些人为了谋求私利,会将一些物质如皮革水解蛋白等添加到乳制品中,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对乳制品中的多种营养组分进行有效检验,从而确定乳制品是否合格。对于肉质食品而言,检测的目的在于明确其中的食品添加剂是否过量,比如亚硝酸盐是否过量,究其原因,主要是如果添加剂添加过量,将会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肉制品进行有效检测,确保肉制品符合国家标准后再流入市场。
2.6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伴随消费者生活水平与品质的提升,人们逐渐提高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例如对于食品中所含添加剂与农药残留的问题。因此,分析人员需要采用灵活、快速的食品安全检测方式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与农药残留,这使得现阶段食品中所含农药残留的检测方式逐渐趋向多元,也对检测技术提出更多的要求。化学计量学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不仅可以通过多组分析方式解决食品中农药残留问题,还有助于提高检测精准度,拓宽色谱法、电化学法等传统方法的应用范围。
2.7食品防腐剂的检测
食品销售面临着运输流转,以及商品货架期的压力,因此对食品的保质期有比较高的要求,目前对于一般性的食品通过采取添加食品防腐剂的方式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食品防腐剂的添加需要严格按照GB2760—2014的标准来执行。对于苯甲酸以及山梨酸这类防腐剂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检测的过程中,一般选择C18色谱柱进行检测,在检测的过程中可以将甲醇、乙酸铵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紫外线检测器的波长同样可以设置在230nm,在针对不同的样品进行检测时,需要采取不同的前处理方法,保证分离和检测效果。在检测的过程中一般将乙酸锌溶液与亚铁氰化钾溶液作为沉淀剂对检测的样品进行预处理。严格按照相关的流程进行食品检测能够较为准确的测定中食品中的防腐剂。
结语
综上所述,液相色谱法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尤其是HPLC技术可以高效完成食品营养成分、添加剂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工作,检测灵敏度较高。考虑到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是一项长期性和专业性的工作,因而后续要进一步加大相关技术的研究力度,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提升检测技术的应用效能,提升检测的便利性和结果的准确性,以此来满足食品安全检测工作需求。
参考文献:
[1]赵梦芸,陈艳,袁婷婷.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探讨[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5):76-77.
[2]吉喆.气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粮食与食品工业,2019,26(4):62-63,66.
[3]张敏敏.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乳业科学与技术,2019,42(3):51-56.
[4]阮雁春.气相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2):77-78.
[5]邓卿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进展[J].现代食品,2018(20):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