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京密引水李家史山管理所 北京市怀柔区 101400
摘要:近年来,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更加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建设成果。但很多地区过于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对于后期的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导致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相关地区水文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因此,水文水资源管理人员应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丰富管理形式,进而提高管理工作效果。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在社会声音不断高涨,以及社会意见不断提出和创新的背景下,水资源管理部门基于人民群众的需求以及全新的环境发展理念做出了深入的解读和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和办法,通过对水文管理体制改革思路的探索和挖掘,构建了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监督和水资源利用的结构体系。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工作的开展将重点论述水文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如何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监督工作开展,同时会提出现阶段水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应用水文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设和发展思路,对相关问题做深入的处理和解决,保障后续水资源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1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常见问题
1.1节水制度不完善,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我国是一个工业大国,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由于过度使用,水资源生成量小于使用量,导致水资源不断减少,甚至有些地方的水资源已经枯竭。由于节水制度不完善,没有全面的节水计划,导致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等方面存在严重的用水资源浪费问题。由于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节水效果不明显,使得水文水资源管理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1.2水文水资源数字化、信息化不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水文资源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但是,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我国水资源管理体系中应用较少,没有构建系统的水资源信息系统,对水资源数据收集不够全面,无法为水资源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2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优化对策
2.1构建完善水文水资源管理制度
完善的水文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促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避免出现管理混乱等不良情况。一般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为此要做好事前的水文水资源资料收集工作,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使水文水资源管理得以有效进行。同时,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对水文水资源管理进行强化,帮助工作人员对工程建设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及时找出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好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促进水文水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2.2保护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
洪涝灾害频发的根本原因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要保护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洪涝灾害。应打造生态文明城市,强化环境保护措施,严禁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加强对生产企业、生活废水的管理,严禁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废水排入河道中,有效保护水资源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要提升人们的节水意识,制订完善的节水制度和节水计划,使居民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有效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加快恢复我国水文生态环境,实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3加强数字水文站网建设
水文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不可或缺的资源,其与各项生产生活作业都有着紧密的关系,农业、工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资源。地质、自然因素将会使得区域存在非常大的水灾威胁,因此,加强水文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省区要通过完整、全面的水文监测资料和数据,来开展有效的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防洪减灾工作。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很多地区都在积极尝试数字水文站网的建设,当数字水文站网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以后,就可以在水文、水质、水位等信息整合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数字水文站网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先进技术的依赖性非常高,需要在多种现代化技术的配合下来完成。数字水文站网建设需从以下方面来开展:一是由专业人员来建设完善的水文遥测点,根据遥感测绘,来及时掌握雨量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周边河流动态监测的重要依据。三是加强对水文信息自动化采集技术的应用,这些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在水文、水质等各类信息的采集过程中发挥技术优势,帮助构建水文资源信息处理体系,保障信息采集的效率和质量,使得有关部门可以在此基础上将所采集到的信息加以整理、分析和利用,实现区域内的信息共享,为防汛抗灾工作提供切实的指导。
2.4建设防洪预警系统
随着技术的进步,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防洪减灾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同样需要加大防洪预警系统的建设,一旦发现存在洪水威胁,相关部门就需要立即启动应急机制,针对洪水预警的相关信息,来保障防洪工作的有效性,在洪水到来之前就开展防洪工作。防洪预警系统内的信息源主要以水情、工情、旱情和灾情为主,在防洪预警系统中的相关模块,需要自动进行水情、雨情的信息采集,由系统内的信息采集设备来自动完成相应的信息采集,并保障系统内通信的便捷性,使得系统相关设备所采集的信息可以被及时传输,进而指导相关部门的实际工作。防洪预警系统中所实时接收到的各种信息,必须要及时整合和处理,通过中间件技术,将全部的异构数据全面集成,形成专门的综合数据库,在该数据库内,要包含云图库、气象信息库、水雨情信息库、工情信息库、历史洪水库等多种信息,有关部门在开展防洪预警和减灾实践的过程中,要积极应用这些信息,对这些信息加以全面分析。防洪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同样是防洪预警系统中的重要构成,这一子系统的存在是为了使得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基础信息和综合信息资源,进而为实际的防洪减灾工作提供有效服务,为防洪减灾工作的决策提供切实依据。由于洪水具有突发性、严重性,提前的防洪预警可以为防洪减灾工作争取必要的时间,使得有关部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立即根据洪水的具体情况,来与其他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与联系,保障防洪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大程度上通过前期的预警和应急工作来减小洪水来临时的危害性。
2.5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培训
首先,需要提高管理人员对水文水资源管理的认识,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水文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对水文水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及技术手段进行学习,从而促进水文水资源管理的顺利开展。其次,需要充分了解水文水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针对水文水资源管理人员的不足之处进行培训,不断优化水文水资源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水文水资源管理的专业性,促进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最后,需要加强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管理人员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对水文水资源管理进行合理优化,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
结语
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是重要内容,水务管理部门应重视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军,陈同磊.浅谈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7):2216.
[2]周海东.大兴安岭地区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措施[J].科学与财富,2019(5):93.
[3]王佐,刘玲玲.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J].水能经济,2017(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