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管道防腐施工技术探究 赵强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赵强
[导读] 摘要:在给排水工程中,管道为运载水资源的主要载体,使用频繁、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载状态下,加之所处环境恶劣,管道本体易出现损坏、内外表面腐蚀问题也频繁发生,影响管道的运载效果与工程稳定性。
        身份证号码:21142119920407XXXX
        摘要:在给排水工程中,管道为运载水资源的主要载体,使用频繁、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载状态下,加之所处环境恶劣,管道本体易出现损坏、内外表面腐蚀问题也频繁发生,影响管道的运载效果与工程稳定性。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给排水管道防腐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给排水;管道防腐;施工技术
        引言
        给排水管道是市政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组成部分,与城市水资源循环息息相关,也关系到防洪、排涝、水污染等问题的治理,市政给排水工程是保障现代城市居民的基础民生工程,关系到广大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因此,要积极地从材料、工艺两方面对给排水管道防腐施工技术进行科学探究。
        一、给水管道腐蚀的原因
        1.1管道的材质
        调查数据显示金属管道是给水管道应用最多的材质,金属管道有着较高的金属含量,材质通常为铁,在水分和氧气共同作用下会产生铁锈,腐蚀速度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加速,管道在此环境下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腐蚀。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管道材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耐腐蚀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都得到了显著改善,有利于减少管道腐蚀的发生。
        1.2防腐技术不合理
        在给排水管道安装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防腐技术施工作为重要的一环,但是,许多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中并没有选择合理的防腐技术,他们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节约成本,导致许多防腐技术并未达到施工标准,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发挥真正的作用。通常来说,防腐技术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防腐层受损;②管道保护措施不到位。
        1.3外部环境的影响
        管道所处的环境对管道防腐工作的影响非常大,也是引起管道腐蚀的主要原因,比如,管道所处环境的温度、土壤湿度、土壤成分,以及气候变化,降水、降雪等,都会对管道的外部造成一定的腐蚀。因此,在管道施工过程中,对管道进行了一定的防腐处理,像深埋管道、检测土壤pH,在管道外部使用防腐材料等,增强管道的抗腐蚀能力。但是管道的长期运行,各项防腐措施会遭到周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破坏,使其失去了防护作用,而引起了管道的腐蚀问题。
        二、给排水管道防腐蚀材料技术
        2.1调整金属内部组织构造
        金属自身的理化性质关系到金属腐蚀的速度,减少金属中活泼金属成分,增加金属中耐腐蚀金属成分,制成理化性质稳定的合金元素,可以增强金属抗腐蚀的能力。例如,在钢材中添加铬生产不锈钢材料,或者添加其他如镍、钼、钛、铌等稀有金属,进一步改变金属内部的金相组织结构来提高不锈钢的防腐蚀性能,一般应用于市政、消防等供水管道。
        2.2涂层防腐技术
        (1)涂层相当于管道的“保护衣”,其中无机金属防腐是一种具有高抗氧化性能、耐腐蚀、耐高温、表面平整的新型防腐材料,可将其涂抹于管道外层进行防腐;(2)PU聚氨酯材料,其为一种稳定性高、不易与周围物质反应的合成材料,可提高管道的自我防腐能力;(3)纳米改性材料,是一种新型防腐材料,纳米为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微观科技,将纳米改性材料涂抹于管道外部,可与管道表面发生反应,提升管道稳定性以及耐腐蚀性,并可辅助发挥提升管道使用寿命、抗老化的作用。
        2.3电化学保护技术
        电化学保护技术在管道防腐技术中应用较为成熟,其又被分为两种保护技术,一种是阳极保护,使用外加电源或者是氧化剂的方法,形成对管道表面金属物质的保护作用,使其处于稳定状态,不与环境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以达到防腐的目的;另一种是阴极保护,通过外加电源,在管道表面产生阴极电流,运用阴极极化的原理,形成管道的抗腐蚀作用。

该项技术在埋地管道中的应用,需联合使用阴极保护技术和防腐层技术,这种操作模式在管道防腐施工中应用较为普遍,并取得了良好的防腐效果。阴极保护技术又可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牺牲阳极法,依据电化学腐蚀原理,将氧化还原反应集中在阳极,使管道腐蚀集中在一个金属构件上,以形成对阴极的保护;第二种,外加电流法,管道的阳极和阴极之间,是由土壤和水作为导体,在管道上施加电流,将氧化反应进一步的集中在阳极,并将电流传递给阴极,使阴极极化,电位向负向移动,形成免蚀电位,促使整个管道处于被保护的状态。
        2.4缓蚀剂的应用
        缓蚀剂的作用是防止或减缓管道腐蚀,将其应用于防腐施工中,能够极大地降低管道腐蚀率。缓蚀剂种类众多,不同缓蚀剂的应用条件和效果也是不同的,技术人员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量温度、介质、湿度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缓蚀剂,从而达到真正防腐的目的。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缓蚀剂主要有3种,即氧化膜型缓蚀剂、沉淀膜型缓蚀剂和吸附膜型缓蚀剂,这3种缓蚀剂的成分和防腐原理均不同,因此在使用之前,技术人员必须要全面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能和适用条件,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防腐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缓蚀剂既可以单独使用,同时也可以混合使用,选择类型需要根据腐蚀介质来确定。
        三、针对管道防腐问题的建议
        3.1优化施工设计
        为了避免外部介质环境影响给排水管道施加不利影响,因此,在给排水管线综合系统设计中,一定要注重地质结构和管线理化性质等内容。例如,勘察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埋设区环境、水文状况、地质状况,作为管线综合设计的客观依据,技术人员根据基础条件设计管网长度、布置方向、材料材质、保护方案等因素,尽量使管线设计符合实际情况,避免客观因素对管线的较大影响,有效降低自然环境对给排水管道的腐蚀作用。
        3.2选择合理的管道材料
        ①在选择管道材料时,必须要对管道整体环境进行综合考量,结合管道铺设方式选择合理的管道材料。比如,如果是水下铺设方式,就应该选择防水性较强的管道材料;如果是地下铺设方式,就应该选择那些具有较强耐土壤腐蚀性的管道材料。②必须要选择综合性强的管道材料,既要具备良好的黏着力和透气性,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电绝缘性和牢固性,这样才能提高储运管道的整体质量,从而为减少管道腐蚀的发生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3.3加强管道施工质量的控制
        ①管道本身的性能和材质对其抗腐蚀能力影响较大,在管道材料选择时,应选择抗腐蚀性、抗磨损性好的管材,在施工中应严把管道质量关,进行专业化的质量检测,以避免管道质量出现问题;②给排水管道如果是深埋地下,在实际的施工中,首先是开沟作业,然后再下放管道,在下放之前,要彻底清理沟中的大颗粒物,防止破坏管道上的保护层;③实施管道施工的全过程监管,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施工质量检验,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施工设计的要求,比如,在焊接环节,焊接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会使焊缝的密封性不够,水会渗入缝中,侵蚀焊缝位置的钢管,形成腐蚀问题,应在这一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以避免出现腐蚀问题。
        四、结束语
        总之,当前我国给排水管道基础工程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未来这些给排水基础设施的翻新扩建,会成为未来20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方向,因而给排水管道防腐蚀技术必须不断采用新技术,使用新材料,在涂层工艺创新和施工技术变革方面大量应用创新,从而提高我国给排水工程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吉永.给排水管道防腐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0(10):172-173.
        [2]梁兆鑫.浅析市政给排水管道防腐施工技术运用[J].全面腐蚀控制,2020,34(09):87-88.
        [3]张思野.给排水管道防腐施工新技术[J].全面腐蚀控制,2020,34(07):32-33.
        [4]高明.给排水管道防腐新技术应用与质量控制[J].全面腐蚀控制,2020,34(05):90-91.
        [5]陈波.给排水管道防腐施工新技术分析[J].全面腐蚀控制,2020,34(05):98-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