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21140219781129XXXX;2.身份证号:21012319860626XXXX
摘要: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猛,同时促进了也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水利水电工程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话题。水利水电与人们的生活、工农业的发展关系都十分密切,它解决的是人们基本的生活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因此,水利水电施工现场必须要重视危险防控,否则可能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识别进行了简单概述,然后分析了水利水电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模型建构及在水利水电施工现场中进行危险源识别的必要性,最后提出水利水电施工现场中进行危险源识别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现场;危险识别;防控对策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水利水电行业在发展规模上和发展速度上都呈现良好的态势,人们对水利水电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国家对水利水电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水利水电在施工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其中质量方面的问题最让人堪忧。因此,相关部门已经高度重视水利水电施工的安全问题,对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后,识别能够导致产生安全事故的危险源,各施工团队也是积极寻求防控的措施。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识别概述
(一)水利水电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的具体分析
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来说,危险源能够造成巨大的潜在威胁,尤其是在受到某一特定因素的触发之后,危险源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对于水利水电这种工程来说,危险源主要指现场的设备及装置、元器部件等发生了故障,或者是它们处于一种不安全的状态。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对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往经验、管理水平,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安全管理机制、设备性能等,都有可能诱发安全事故。具体的如:炸药库和油库的货物运输及存储、载人设备和起重吊笼的磨损、施工过程中的不可抗力因素、施工现场搭造的临时生活区安全管理等。
二、水利水电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模型建构
首先,模型的构建是要遵循许多原则的。先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系统分类,同一系统中还有不同的子系统,子系统中的危险源分类也是不容忽视的。然后在初步识别危险源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二次辨析,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进一步的识别;其次,构建危险源识别模型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工作人员要根据危险源的分类和水利水电工程团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辨析方法,比较常见的有定量评价方法和定性评价方法。
三、在水利水电施工现场中进行危险源识别的必要性
(一)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
首先,控制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我国防洪安全的需要。我国各地的气候变化各异,不管是洪涝还是旱灾,都会对工农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危害。但是科学的水利水电工程可以防洪防旱,满足人们一年四季的用水需求;其次,控制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有利于更好地改善生态环境。许多地方的水利水电工程与国家的退耕政策实现了完美配合,在促进国家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也满足了生态建设的要求;最后,科学有效地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能够促进我国一些落后地区的开发,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二)有利于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与养护工作
首先,如果想要管理好水利水电工程,就要注意从经营方面、经济方面和技术方面去进行管理。
对水利工程管理到位,有利于增强整个工程的系统性,使得水利工程在为其他事业发展做贡献时能够更加顺利。而危险源识别工作是否到位,关系着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保障是否充足;其次,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养护主要分为对水库修建工程的养护和对堤坝的养护。其中,在养护水库工程时,要严格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对危险源的识别和防控是不可缺少的养护环节,这也有利于后续对堤坝的养护。在对堤坝进行养护时也还要注意及时检查各类水利水电设施,对于老化或者是出现故障的设施要及时报备维修。总之,水利水电是一项大工程,必须重视平常的养护和管理工作,而危险源识别和防控又是管理和养护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危险源识别模型。
四、水利水电施工现场中进行危险源识别措施
(一)加强危险源分析
依据新版标准中危险源的定义,将其概括为可能对人员健康和身体产生损害或伤害的行为、根源、状态及其各种形式组合。危险源的构成具有触发因素、存在条件、潜在危险性三个要素,一定的触发因素总是与相应的危险源相关联。一般水利施工现场危险源是指各类装置、元器部件、机械设备等物件所处的不安全状态或发生故障,并且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操作人员的经验与熟练程度、设备的防护条件及性能、施工材料的储存条件与理化性能等因素均可诱发安全事故。水电工程中较为常见的危险源类型有:(1)施工现场涉及临空临边、起重设备、载人吊笼等场所及高空作业设备因素;(2)施工现场涉及炸药库、油库等相关供给、运输、存储设备及施工场所因素;(3)施工现场涉及临时生活区和居住区的放射性物质、传染病、中毒、大型活动、消防安全因素;(4)水电工程设计涉及爆破工程、地下工程、深窄基坑、高边坡等特殊作业环节;(5)施工过程中遭遇森 林火灾、雷电、暴雨、台风、地震等自然不可抗灾害。虽然管理状态中危险源可能不存在或存在事故隐患,但必须实行有效的防控措施及时整改存在的危险源,以防止甚至消除安全隐患。水电工程复杂的危险源与施工安全管理的实施有关,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的特殊性,充分辨识危险源及评价风险等级,可为形成完善的危险预警体系和加强重大危险源管控提供指导。
(二)建模原则
通过对系统的分类与划分初步辨析危险源,明确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各子系统的危险源类型,并进一步辨析潜在危险源及识别各类风险因素。文章综合考虑引发事故的基本因素、国内外类似事故工程经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企业职工伤亡分类等资料,以设施因素、材料因素、人为因素、施工环境和安全管理五大风险项构成危险源识别建模原则。
(三)模型的构建
目前,定量评价和定性分析为危险源辨识的两类常用方法。其中,定量评价进一步划分为定量化与半定量化评价,而半定量化法是以评价标准为基准,考虑辨识结果给出定量指标的评分,并对各项指标利用计算方式、规则和方法给予评价,从而确定相应的危险等级。将定量化与定性化方法有效结合在一起的改进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由于存在简单易行、原理清晰等特点,普遍适用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程度或风险性评估。
五、结语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现在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危险源识别与防控已经刻不容缓,只有加强危险源识别,最终才能保障我国水利行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芝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及防控对策研究[J].安徽建筑,2021,28(05):191-192.
[2]吕光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及防控对策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1(04):169-170.
[3]佟艳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及防控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11):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