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赵雨1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赵雨1 崔海平2
[导读] 摘要:在对水利水电项目进行施工时,很多情况下因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工程建设中容易发生渗漏现象,为了有效解决此类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应用防渗墙技术,在提高建筑结构承重与抗洪能力的同时,延长了使用的寿命。
        1身份证号码:21122419880419XXXX;2身份证号码:21032319910211XXXX
        摘要:在对水利水电项目进行施工时,很多情况下因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工程建设中容易发生渗漏现象,为了有效解决此类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应用防渗墙技术,在提高建筑结构承重与抗洪能力的同时,延长了使用的寿命。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引言
        在对水利水电项目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防渗墙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水利建设的安全性。目前防渗墙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那些问题,正是大多数项目使用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强化监管力度,尽可能将各项问题扼杀在摇篮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防渗工程施工的质量,还能增强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性能,从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指的是水工建筑及水利设施和水电站等大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人为的调控水能和水资源,包括一些大坝、水闸、围堰、水电站等,这些设施可以合理的利用水资源,部分水利水电工程需要临时阻断水源,所以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对于防渗性能要求较高。在实际的施工中,一旦出现渗漏质量问题,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功能性,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例如大坝和防水围堰的主体结构出现了渗水质量问题,会危及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在长时间的渗漏作用下最终可能导致结构损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质量,掌握防渗施工技术要点,实现带水作业,这样可以解决很多大型项目的技术难点,提升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平.
        2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钢板桩灌输式混凝土防渗墙,对于一些小型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如果施工的周期较短,涉及到的项目深度不大,可以采用钢板桩灌输式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显著的节约了成本,在进行临时导流施工时,应用打桩机施工钢板桩,钢板桩的内部接入了注射混凝土的管道,当钢板桩施工至指定的深度,进行拔桩时,可以通过混凝土灌输管道进行混凝土施工,这样混凝土会充盈整个钢板桩桩孔,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防渗墙,用来阻挡施工范围外的水流。由于我国目前的钢板桩深度最深为24米左右,并且这种施工技术整体的强度比不上第一种防渗墙施工技术,但是其成本较低,在一些中小型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应用较为广泛。
        3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根据工程施工方案要求,工程分为20个槽段,采取2期分布施工,槽段的长度控制在8m左右,根据坝基砂卵石层分布情况采取2个合龙段,这样可以减少水流对墙体的冲刷力。泥浆采取粘度较高的材质,并且在其中加入碱粉。这样可以保证其胶体率和稳定性。在成槽时则要按照预定的工程要求,上部的黏土心墙由抓斗进行,余下的砂卵石的凿除工程由冲击钻完成。具体的成槽方案为,保证每个8m的槽段设置为11个单孔,形成连续的槽孔。并且采取110cm\50cm\100cm的样框进行检查。完成上述操作后,需要对其进行清孔换浆。具体措施就是利用空压机将孔底内含沙量较高的泥浆抽出地面,同时将经过处理的泥浆输入到槽底。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需要对其进行二次清孔。保证槽底沉渣的厚度小于10cm。第三,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整个工程的关键,在浇筑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按照相关要求对预埋管等进行预埋。具体就是预埋管线需要在地面焊接成L型,上口固定在槽孔内,下端可间隔设置导向圈,并且利用套环进行固定。根据防渗墙的要求设置混凝土结构,例如,墙体上部采取C15塑性混凝土。下部采取C15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时采取强制式搅拌机,采取导管法灌注,导管内径为250mm,长度为8mm的槽孔内放置3个导管,导管间距为3m左右,导管距槽底15cm,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需要保证连续浇筑,当下部混凝土的高度上升到黏土心墙底部12m时需要及时拆除导管,并且要让混凝土充分的埋住导管,然后继续浇筑,保证槽口充满混凝土。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对整个浇筑过程进行监测,具体设置3个观察侧面,出于施工安全需要将观测仪器放在两根混凝土浇筑导管的中间。第四,特殊情况处理。其一,预防漏浆或者塌孔。由于砂卵石层的渗漏现象较为突出,在施工中可能会出现漏浆现象,因此对于该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优化混凝土的结构,选择高标号的混凝土,在施工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尤其是准备相应数量的堵漏材料;其二,预防接头事故。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卡管等现象,因此施工人员需要保证导墙施工的质量,提高其支撑力,尤其是要在接头部位涂抹适当的脱模剂,这样可以减少摩擦力。
        4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要点
        4.1混凝土防渗墙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除了钢板桩灌输式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以外,其他的都需要控制好墙体的施工质量。主要是要保证墙体的竖直作业,并且墙体的连接位置要可靠,防渗处理要到位,连接质量要稳固,满足防渗性能和刚度的要求。
        4.2灌浆技术
        第一,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本种技术利用钻杆固定喷水,实施定位喷浆处理。技术运用过程中,按照规定比例混合浆液与土质,能够显著加固坝体结构,促使坝体硬度、使用性能等得到改善。目前,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类型众多,应用较为广泛的为旋喷技术。为保证灌浆效果,实施灌浆施工之前,作业人员需将前期勘探与测试工作深入落实下去。部分坝体的石块、杂质较大,更是要重视提前测试工作的实施。相较于其他灌浆技术,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可控制性能较强,操作难度较小,但对应用地点具有较高要求。因此,要做好可行性探究工作,提高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运用成效。第二,坝体劈裂灌浆技术。本种技术将水利水电工程坝体的应力分布规律利用起来,通过优化布置轴线孔洞,向孔洞内灌注浆液。通过坝体劈裂灌浆技术的运用,能够增强坝体、浆液之间的挤压作用,缝隙问题得到控制,有助于坝体强度、稳固性的提升[2]。在具体运用过程中,作业人员需做好勘探工作,对坝体设计方案、应力分布情况等充分掌握,科学设计灌注点与灌注方案,促使坝体劈裂灌浆技术的运用效果得到保证。若坝体裂缝状态较为均匀,可将本项技术运用于裂缝所在区域,完成局部修复任务。若裂缝问题出现于坝体全线,则要于坝体全线运用本项技术,以便全面修复裂缝。第三,帷幕灌浆技术。本种技术主要混合水泥与黏土,修复坝体裂缝。其中,卵砾石层因具备较大硬度,得到广泛应用。在具体实践中,一般会采取套阀、打管等技术,钻孔难以高效实施。此外,地层因素容易影响到本项技术的运用效果,限制到技术的应用范围。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渗漏问题一旦出现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将会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不利于水利事业的整体发展。针对这种情况,要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与应用防渗技术,促使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韩佳梅.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6):115-116.
        [2]杨得萍.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某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48(05):47-48.
        [3]练松涛.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构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3):141-143.
        [4]赵祥.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
        [5]陈灯霞.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4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